APP下载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观察

2018-01-17田亚文李巧李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卧床下肢血栓

田亚文,李巧,李萍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长期卧床骨科患者的一种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因于下肢深静脉系统中血液发生不正常凝结以及堵塞管腔进而促使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1],血栓一般处于制动状态下,特别是下肢骨折长期卧床患者,现对该次诊治的7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结果予以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该院分析的70例研究样本均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选取,所有患者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临床症状分析均已经确诊,排除心肺功能不健全、心脑血管异常、精神异常等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患者予以组别均分,参照组(n=35)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55岁,中位年龄(69.65±6.37)岁,15例外伤后长期卧床患者,20例陈旧脑血管病患者;实验组(n=35)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54岁,中位年龄(68.87±5.69)岁,16例外伤后长期卧床患者,19例陈旧脑血管病患者。利用统计学软件检验对比该次收治的7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日常生命体征,给予患者专科护理与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下肢护理,患者卧床过程中需要对皮肤进行定期清洁,避免发生压疮。给予患者易消化、低脂肪、低盐类食物,使用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对腹部进行定期按摩,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的时候在医嘱下予以通便药物,降低患者腹压。给予患者下肢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按摩患者关节,促使肢体血液循环与肌肉活动,将下肢适当抬高,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每天按摩患者下肢肌肉,从远端到近端进行按摩,按摩15~20 min/次,进行4~6次/d。对于可进行活动患者需要予以主动屈伸下肢活动,同时进行内外翻足踝、跖屈、背屈等运动。提升输液管理力度,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大约是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采血以及静脉输液过程中尽可能不进行股静脉穿刺,也不可进行股静脉置管。降低脱水药物与止血药的使用时间,对出入量进行注意,注意入量不足的现象,防止发生血液高凝状态。给予患者家属予以正确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与家属对患者实施正确下肢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等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该院诊治的7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所有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率[n(%)]的形式表示两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2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

实验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例数为1例,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85%,参照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例数为7例,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 6,P=0.024 1<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一种并发症[2],外伤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报道相对比较多,创伤骨折发生之后因损伤血管内膜,释放炎性介质,促使凝聚血小板与形成凝血激活酶,上述因素是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患者发生骨折之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可显著降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淤积血液,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特别是术后较为特殊的部位,局部发生肿胀,且出现疼痛现象,降低四肢活动程度,此外因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长期卧床之后可降低血液速度,十分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之后患肢肿胀、疼痛、增加皮肤温度、改变皮肤颜色等为主要特点,同时患肢也呈现出非凹陷性水肿,股静脉、腘静脉、髂静脉为血管常见发病部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过程中肝素钠是常用的药物,经资料显示患者长期卧床休息之后在做好基础护理基础下予以气压泵治疗,对血液循环进行被动促进,避免由于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此外医护人员也需要鼓励患者尽早开展早期锻炼,如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指导患者正确开展肌肉收缩锻炼,促进血液静脉回流,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过程中需要以患者自身情况来确定活动程度,需缓慢增加患者活动量,确保循序渐进,最适宜力度为不感到疲劳,坚持10~15 min/次持续动作,每天进行 2~3组动作[5-6]。

综上所述,将下肢护理干预应用在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中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功能锻炼、有效预防措施来准确用药、细致护理等措施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

[1]刘青青,闵燕丽.气压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高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6):92-93.

[2]李琳琳.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4):459-462.

[3]黄凌,江君,陈玉琴,等.气压治疗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42-143.

[4]冯波.老年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4(z2):327-329.

[5]唐培亚.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9):186-187.

[6]尤明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19):209,210.

猜你喜欢

卧床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