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2018-01-17曹德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后遗症脑病缺血性

曹德梅

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甘肃武威 733000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部病变,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治疗后通常会出现后遗症,对新生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智力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减少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以及家庭的影响,治疗后一般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护理逐渐不被患儿接受,早期康复护理是对患儿疾病尽早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的病情[1]。该文中对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经诊断均符合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2],排除遗传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中男10例,女6例,胎龄34~40周,平均胎龄(37.2±2.6)周,出生平均体重(3.0±0.6)kg,5 min Apgar评分12例0~3分,4例为4~7分;观察组患儿中男11 例,女 5 例,胎龄 35~40 周,平均胎龄(37.4±2.5)周,出生平均体重(3.1±0.7)kg,5 min Apgar评分 13 例 0-3分,3例为4~7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家属简单护理常识,同时给家属讲解育儿知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①视觉刺激:利用大红色球在患儿眼前逗弄引起患儿的注意,移动红球使患儿的眼睛素随着红球的移动而转动;②触觉刺激:对患儿的四肢进行被动屈曲,并不断变换姿势,同时对患儿进行抚摸,用奶嘴接触患儿的口唇,使患儿做出吸吮的动作,动作轻柔的对患儿的全身皮肤进行按摩,按照先俯后仰、先上后下的顺序,3次/d,每次时间为10~15 min;③听觉刺激:给患儿播放轻快的、好听的儿歌,尽量选择同一首歌,3次/d,时间为15~30 min/次,多给患儿讲故事,多和患儿说话;④婴儿操:给婴儿进行被动运动训练,轻轻握住患儿的手脚,使患儿的四肢伸屈,同时给予按摩,反复性有节奏性的运动,3次/d,时间为3~5 min/次。

1.3 评价指标

对患儿出生后3、6个月以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采用CDCC婴儿智能发育检查表对婴儿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3]进行测定,记录婴儿出现后遗症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展开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PDI和MDI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的PDI和M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儿的PDI和MD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PDI和MDI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PDI和MDI比较(s)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t P MDI PDI 3个月6个月1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71.8±12.4 86.3±14.3 92.4±15.3 72.5±12.9 79.8±13.5 85.3±14.3 70.5±11.7 75.2±12.8 84.3±14.9 71.7±11.8 74.5±12.4 76.2±12.8 13.56 10.02 9.51 14.38 8.12 7.41>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儿智力低下1例,后遗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儿智力低下3例,脑瘫1例,共济失调1例,后遗症发生率为3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引起患儿脑组织永久性的损伤,从而导致患儿神经功能发育迟缓以及运动功能障碍,对患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4]。目前,该病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一般在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儿各个功能的发育。早期康复护理是以患儿为中心,对患儿进行神经组织功能和运动功能方面的训练和护理措施,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简单的护理,给患儿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情况以及注意事项,叮嘱家属密切注意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5]。该文中对该院收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儿的PDI和MD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可以改善患儿的症状,促进患儿智力和运动方面的发展,使患儿恢复正常生活。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6.3%,对照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31.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可以减少患儿后遗症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因此,临床上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治疗后需要及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减少患者后遗症的情况。

综上所述,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和智力的正常发育,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王亦君,胡文辉.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改善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2(11):1513-1514.

[2]赵俊文.早期康复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95-97,100.

[3]王亚珠,贾少军.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运动功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J].内科,2015,10(1):50-51,40.

[4]余丹.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运动功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8):1534-1535.

[5]李海蓉.综合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与预防分析[J].医学信息,2015,9(34):143.

猜你喜欢

后遗症脑病缺血性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