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分析

2018-01-17朱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出血神经功能

朱艳

庄浪县人民医院内一科,甘肃平凉 744699

出血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传统护理虽能够配合临床治疗同时保障各项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不是很明显。该次择取2011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脑出血患者于不同阶段接受康复治疗,重点对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临床效果展开探究,分析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源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脑出血患者。将之分为3组。其中A组24例(发病后立即介入康复治疗),男患者10例,女患者14例,平均年龄(62.3±4.2)岁。B组24例(脑出血1个月后介入康复治疗),男患者14例,女患者10例,平均年龄(63.5±4.1)岁。C组(脑出血发病3个月后介入康复治疗),男患者女患者各有12例,均值年龄(62.4±2.6)岁,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但差异在于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康复治疗内容:健康肢体锻炼、床上运动以及体位转移、针灸和推拿、心理护理等。①健康肢体锻炼:主要通过锻炼健康肢体,帮助患肢恢复。②床上功能训练,先开展简单的翻身运动,预防患肢压迫时间过长,适当帮助患者按摩,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③针灸和推拿治疗:主要由专业针灸、推拿医师为患者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活化肌肉。④心理护理:由于脑出血病情较为危急,且发展较快,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负担,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抑郁、抵触等情绪,甚至使患者丧失生活的信心。因此,医护人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适度的心理康复治疗,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减小由于突然偏瘫、躯体障碍、失语等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要不断鼓励患者,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增加治疗配合度。⑤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即:在康复训练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开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如穿脱衣服、刷牙等。

1.3 评价指标分析

①对3组患者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②患者神经功能的残损程度,则可通过FugI-Meyer运动功能评测法进行评价,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通过巴氏指数(MBI)展开有效评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3组患者护理治疗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情况

3组康复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日常生活能力分析[(x±s),分]

2.2 神经功能缺损与MBI评分比较

3组患者治疗前,其神经功能缺损、M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2±7.03)分明显低于B组(18.6±8.02)和 C 组(19.3±8.05)分;且 MBI评分(56.0±10.24)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 [(23.8±9.76)分,(20.3±7.61)分],(P<0.05),具体如表2 所示。

表2 3 组神经功能缺损与 MBI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急危重症疾病,其主要指的是非外伤性脑动脉破裂导致的脑实质出血,具有患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以及致残率与病死率双高的特点。因此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临床上,为患者开展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对患者各个部分的神经细胞进行刺激。有研究表示,常规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康复,但是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当中加以肢体康复训练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同时对其康复的程度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2-3]。因此,在不同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该次研究中根据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分组,其中A组患者发病后立即介入康复治疗;B组脑出血1个月后介入康复治疗;C组脑出血发病3个月后介入康复治疗。从研究结果明显得知:3组康复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康复训练介入治疗前,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M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在实行康复训练介入治疗护,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而MBI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力证明,脑出血临床效果与康复治疗介入时间有密切联系,结果显示越早为脑出血患者开展康复治疗,患者恢复的效果就越好。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患者建议尽早为患者开展介入康复治疗,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1]唐秋发.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和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277-278.

[2]魏强.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8):37-38.

[3]黄远秋.脑出血康复治疗介入时间和治疗效果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1):198-201.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脑出血神经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