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2018-01-17李华慧刘晓利奎丽梅谭春艳王建军卢义宣辜琼瑶
李华慧,刘晓利,涂 建,黄 平,奎丽梅,谭春艳,王建军,卢义宣,辜琼瑶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650205; 2.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昆明650205)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研究的核心目标。20世纪50年代,粮食生产主要通过整理改良地方农家品种,提高单季稻的单产;60年代,主要通过系统选择和品种间杂交改良本地高秆品种,获得矮秆新品种,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使我国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长期大面积连续种植单一胞质及单一抗性基因组合,导致病原菌致病性变异和种群结构的变化。到80年代中后期,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成为杂交稻生产中发生最频繁、破坏性最强的两大病害。水稻不育系选育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感病的不育系配组的组合,F1代多表现为不抗病。杂交稻抗病性研究逐渐引起水稻工作者广泛关注。
李宣铿等对杂交稻三系资源及组合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选育的几个类型的不育系对白叶枯病抗性均较弱,而恢复系中,抗性在3级以上的仅占试验材料总数的10%,杂交组合抗性1~3级的19份材料均不是生产推广的组合[5];王国平等对杂交稻稻瘟菌的抗性谱及亲本抗性研究表明,供测恢复系抗谱较广,不育系抗谱狭窄,亲本抗性对杂种F1代的遗传80.83%为显性[4];周少川等[67]利用稻瘟病持久性载体品种与感病不育系配组,F1代抗性频率在80%以上,验证了杂交稻持久抗性育种的可能。前人研究结果显示,水稻不育系选育是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感病的不育系配组的组合,F1代多表现为不抗病,可见对不育系进行抗性改良至关重要[3]。
云南种稻历史悠久,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因海拔高度不同具有从热带到寒带各气候带的立体气候,且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栽培方式各有不同,长久以来的自然选择与人类驯化选择,丰富的水稻资源长期广泛种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复杂多样,抗病种质经过与病害的长期协同进化,很有可能蕴藏着新的抗病基因和持久抗瘟资源。本研究利用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金23 A/858 B)与自主选育的新品系(Ⅱ32 B/金23 B)进一步杂交,聚合不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以丰富遗传背景,最终获得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
1 亲本来源
金23 A、B是由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选育的不育系,Ⅱ32 B是由湖南杂优中心选育较抗纹枯病和白叶枯病的保持系。858 B是国际水稻所交换材料;(金23A/858 B)和(Ⅱ32 B/金23 B)都是由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杂交改良的低世代材料。
2 选育过程
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2005年用具有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选育的不育系金23 A血缘的株系(金23 A/858 B)低世代材料与(Ⅱ32 B/金23 B)杂交的低世代材料进一步杂交,对杂交后代不育株(系)采取云南元江早稻、晚稻两季育种、同时通过接种诱发和稻瘟病区增压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抗病单株,经6年10代回交育成的质核互作新不育系。于2011年育成了稻米品质优良、异交率高、配合力好和抗病性较强的水稻质核不育系锦319 A,201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组合为(金23 A/858 B)×(Ⅱ32 B/金23 B)。
3 特征特性
3.1 植株形态及穗粒结构
锦319 A在云南省元江县早稻种植,1月23日播种,3月10日移栽,4月18日始穗,播始历期86 d,全生育期124 d。株高62.8 cm,保持64.5 cm;株型紧凑,剑叶直立,生长清秀。主茎总叶片数14.4片,籽粒长。分蘖力较强,单株成穗13.4个。穗包颈,平均穗长19.88 cm,颖花数130.01/穗,保持系结实率90%以上,熟期表现好。
3.2 育性表现
不同年份回交世代间的花粉败育时期相对稳定。花药瘦小,呈白色,花粉败育度好,不同年份观察田间无散粉现象。2015年早稻套袋及设施隔离鉴定,套袋自交不育率99.9%,花粉不育度99.7%以上,镜检花粉败育彻底,表现为完全典败和圆败,败育时期为单核至双核期。
3.3 开花习性
锦319 A花时相对比较集中,10:00时左右始花,花时高峰期集中在12:30~13:30时之间,颖花开放数占全天颖花开放数的70.5%,单颖开颖历时90~100 min,开颖角度20~25°,柱头外露率较高,达50%左右。锦319 A较锦319 B抽穗期晚1~2 d。单穗花期为3~5 d,单株花期为7~9 d,单株开花高峰期5~6 d,高峰期内的开花量占全株总颖花量的70%以上。日开花观察,无论是晴天或阴天,锦319 B盛花时只比锦319 A晚20 min左右,花时差异小,有利传粉授精。
3.4 配组表现
锦319 A套袋手配杂交时母本异交结实率为30%~40%,最高达60%。锦319 A有较好的配合力和异交特性,异交结实率在50%以上。通过用云恢168、云恢310、云恢16、锦恢902、锦恢906等多个强恢复系与之进行测配,杂种F1代在弥勒朋普、蒙自、元江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杂种F1代产量均超父本7%以上,其中锦319 A/锦恢902产量较父本锦恢902增产10%以上。
3.5 抗性表现
锦319 A 2015—2016年在云南德宏、曲靖、玉溪等多点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各试点苗瘟抗性鉴定结果均达3级以上。2年在玉溪、德宏均达1级,在曲靖2年均为3级。穗颈瘟抗性鉴定结果各试点表现均达5级以上,在玉溪地区2年抗性均达3级;在曲靖2年均达5级,在德宏2015年达3级,2016年达5级。锦319 A在整个选育过程中,大田生长期间表现清秀,对白叶枯病表现中抗水平,为选育抗病杂交稻提供了抗性亲本材料。
锦319 A选育系谱图
表1 锦319 A 2015—2016年苗瘟、穗颈瘟抗性鉴定结果
3.6 籽粒外观
锦319 B谷粒长,颖壳黄色,无芒;保持系糙米白色。出糙率79%,精米率88%,整精米率21%,垩白粒率92.5%,垩白度14.8%,米粒长6.4 mm,米粒宽2.2 mm,长宽比2.9,糊化温度等级2级,胶稠度41 mm,直链淀粉含量为26.6%。该不育系属于优质米类型不育系,它的育成为软米杂交稻选育提供了亲本。
4 繁种技术要点
4.1 选择适宜田块,确保隔离条件
选择隔离条件好、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田块,天然的地形隔离条件最佳,严格遵循500 m以内不能种植其它水稻品种的原则,否则应以高秆作物或用其它屏障隔离。不选早稻田作秧田,最好选择单季种植田块。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田块。
4.2 培育带蘖壮秧,科学肥水管理
秧田宜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较肥沃,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合理氮磷钾匹配使用。稀播培育带蘖壮秧,秧苗带蘖2~3个;促进个体早生快发。采用半旱育秧、湿润育秧,做到均匀稀播,下塌半粒谷。水田土壤粘性适中,保水保肥;集中连片便于管理。管水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达分蘖盛期排水搁田,搁田程度以控制无效分蘖、确保有效分蘖成穗为佳。中期湿润壮胎,浅水杨花,后期干湿交替,不能太早断水。
4.3 化控调节,合理提高异交结实率
提高产量其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提高异交结实率。花期相遇、花时吻合,才能有效提高异交结实率。锦319 A花时相对比较集中,柱头外露率比较高。单株开花高峰期5~6 d,高峰期内的开花量占全株总颖花量的70%以上,每天有明显的花时高峰,10:00时左右始花,花时高峰期集中在12:30~13:30时之间,颖花开放数占全天颖花开放数的70.5%,单颖开颖历时90~100 min,开颖角度20~25°,柱头外露率50%左右。日开花观察,无论是晴天或阴天,保持系盛花时只比不育系晚20 min左右,花时差异小,有利于传粉授精。通过化控调节,喷施“920”,总施用量150~225 g/hm2。在见穗5%时喷“920”,一般喷3次,采取轻、重、轻的喷法。父母本扬花期间,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天3~4次即可。
4.4 保纯去杂,确保繁种质量
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间及时拔除形态和生育期有差异的杂株、变异株。田间去杂至关重要,特别在授粉前彻底清除1次杂株,杂株率在0.05%以下再进行收获。去杂保纯是确保制种纯度的关键。
4.5 适时防治病虫害,确保丰收
在做好科学肥水管理、改善耕作制度等稳健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抓住防治关键节点,及时防治病虫害。
[1]章琦.我国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利用及策略[J].植物保护学报,1995,22(3):241246.
[2]Xu X.M.,Zhang S.G.,and Liang K.J.Progress and discussion in breeding of Indica rice CMS lines in China[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7,23(3):176180.
[3]李桂菊.三系杂交稻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研究及利用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0,6.
[4]王国平,罗宽.杂交水稻对稻瘟菌的抗性谱及亲本抗性的遗传研究[J].杂交水稻,1990(3):4246.
[5]李宣铿,黄河清,柏连阳,等.杂交稻三系资源及组合抗白叶枯病鉴定[J].杂交水稻,1992(1):3536.
[6]周少川,朱小源,江雁芳,等.稻瘟病持久抗性在三系杂交稻上的导入[J].中国水稻科学,1999,13(2):6972.
[7]周少川,朱小源,江雁芳,等.稻瘟病持久抗性在三系杂交稻上的导入续报[J].中国水稻科学,2000,14(2):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