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叶黄素的测定
2018-01-17杜明花殷东东山东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田 芸 杜明花 殷东东 山东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叶黄素又被称为植物黄体素,是一种经溶剂萃取等工艺制得的黄色至暗黄色的浸膏,目前尚未有人工合成单一异构体的叶黄素成功的报告,大多数叶黄素均是从万寿菊花朵等天然植物中提取获得,因此,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然后将其作为饲料着色剂和添加剂添加到蛋鸡、肉鸡、鸭、鱼饲料中,不仅能使蛋心变红、动物皮肤脂肪变黄,还能提升商品肉蛋品质和促进其营养含量增加[1]。本文主要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饲料添加剂中的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石英比色皿(1 cm)。
叶黄素浸膏、甲醇、正己烷、无水乙醇、甲苯、丙酮、萃取剂HEAT(无水乙醇+甲苯+丙酮+正己烷=6∶7∶7 ∶10)、10%硫酸钠水溶液(取100 g无水硫酸钠,加纯净水溶解,再移入100 mL容量瓶中)、4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取40 g纯氢氧化钾,加入20 mL纯净水迅速搅拌溶解,再加入50 mL甲醇,搅拌至澄清,再移入100 mL容量瓶中)。
1.2 方法
将样品用56 ℃的水浴加热,保持样品全部溶解,混合均匀样品准确称取约0.03 g(准确到0.1 mg)于100 mL容量瓶中。移取30 mL萃取剂HEAT入容量瓶中。塞上塞子,平摇1 min,超声溶解。然后,在容量瓶中加入4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 mL加盖摇匀,置入(56±1)℃水浴上加热皂化,取出容量瓶置于冷水中冷却,待液温与室温相同时,将30 mL正己烷溶剂加入到容量瓶中轻摇1 min,然后加入10%硫酸钠水溶液定容猛烈振摇2 min,完成上述操作后,将容量瓶存储在避光处1 h,进行色层分离,上层液体积为50 mL(在整个色层分离期间,刻度线会下降,这是正常的,不必调整)。静置完毕后,用移液管吸取1 mL上层清液至50 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摇匀、待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在波长(445±1)nm、(474±1)nm处,叶黄素有最大吸收峰,取(474±1)nm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此处波长对叶黄素的吸收度和含量进行测定。
叶黄素含量X=A474×K/(M×236)
其中,X表示试样中叶黄素含量的质量分数(g/kg),A474表示吸光度,K表示样品稀释倍数,M表示样品质量(g)。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称取5份试样制备试样溶液,再计算。另外,再按照上述方法,取测定准确度试验的溶液连续测定6次,测定叶黄素含量精密度。
2 结果
通过测定5份试样的叶黄素含量,测得叶黄素含量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54.7、152.7、153.1、151.5、154.9、150.6、150.1、148.1、154.4 g/kg和152.1 g/kg,平均值为152.2 g/kg,RSD为1.4%;通过测定6份准确度试验的溶液,测得叶黄素精密度含量分别为152.7、153.7、153.4、152.7、152.4 g/kg和152.7 g/kg,平均值为152.9 g/kg,RSD为0.3%。
3 讨论
叶黄素别名万寿菊花素及植物叶黄素、核黄体、类胡萝卜素等,是一种不溶于水,溶于己烷等有机溶剂的橙黄色粉末或浆状浸膏,分子式为C40H56O2,相对分子量568.85。叶黄素本身属于抗氧化物,对人体和动物均有一定的益处,如改善老年人群的眼视网膜、消化系统功能,改善动物皮肤脂肪外形和肉蛋品质等,其中,叶黄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最为广泛[2]。然而,仍有不少饲养人员采用工业色素(一般为黄色化学合成染料)代替叶黄素添加到饲料中,从而易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为此,为保证食品安全,就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叶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本次研究通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饲料添加剂叶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5个叶黄素样品含量平均值为152.2 g/kg,平行测定同一样品平均值为152.9 g/kg,这些测定结果与国家规定的饲料添加剂叶黄素标示含量150 g/kg均较为接近,说明该样品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良好。另外,准确度及精密度试验测定结果RSD也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测定饲料添加剂中叶黄素含量的准确性良好,能有效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