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柑桔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8-01-17李勋兰杨海健张云贵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疏果柑桔区县

文/杨 蕾,洪 林,李勋兰,杨海健,张云贵

近年来,重庆柑桔产业发展迅猛、收效显著,跃居全市七大特色产业之首,但在产业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掌握重庆市柑桔产业发展最新情况,找到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柑桔研究团队对全市柑桔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2018年1月至4月,团队深入重庆江津、长寿、垫江、涪陵、忠县、万州、云阳、开州、奉节、巫山、潼南等多个柑桔主产区,走访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了解柑桔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抽样检测了部分标准化柑桔生产基地的200余份鲜果样品。通过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市柑桔产业的发展情况,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认识,对破解柑桔产业发展困局有了新思路。

一、产业规模与布局

产业规模。2008年以来,重庆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错季发展晚熟柑桔,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栽培面积实现十连增。重庆三峡库区正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熟鲜食柑桔基地,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区。截至2017年底全市柑桔种植面积达到21.27万hm2,产量突破300万t,总产值达280亿元,其中晚熟柑桔接近100亿元。全市有开州、忠县、万州、奉节、云阳、长寿等6个区县柑桔面积超1.67万hm2,梁平、潼南、涪陵、丰都、渝北、巫山、垫江等7个区县柑桔面积超0.67万hm2,秀山、合川、永川、江津、武隆等5个区县柑桔面积超0.33万hm2,璧山、酉阳、巫溪、巴南、铜梁等5个区县面积超0.27万hm2,其余区县柑桔基地分散、规模较小。

区域布局。按照“大基地、多主体、小单元、集群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全市初步形成5个区域性柑桔产业带,即:万州、开州、云阳、奉节、巫山等地5.33万hm2晚熟鲜销生产基地;以忠县为主,万州、开州、长寿为辅的3.96万hm2加工柑桔基地;以潼南为中心的1.41万hm2柠檬生产基地;以梁平、长寿为中心的3.21万hm2优质柚产业基地;环长寿湖1.33万hm2晚熟柑桔生产与景观基地。

品种结构。通过良种补贴、标准建园、老果园改造等政策引导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优化熟期比例。2017年底早中晚熟品种比例已调优至24∶34∶42,基本实现库区柑桔成熟上市期从9月到翌年7月的周年覆盖。精简品种类型,主栽类型有甜橙、宽皮柑桔、杂柑、柠檬、柚等5类。甜橙种类主要有脐橙、锦橙、血橙等,其中脐橙主要分布在奉节、云阳、开州、忠县和长寿等区县,面积11.59万 hm2,年产量170.3万 t;宽皮柑桔包括温州蜜柑、椪柑和红桔等常规品种,主要分布在万州、云阳和巫山等区县,面积2.51万hm2,年产量36.5万t;杂柑类有 W·默科特、沃柑、春见和不知火等,主要分布在江津、长寿、垫江、涪陵、忠县和开州等地,面积2.30万hm2,年产量30万t;柠檬类主要为尤力克,主要分布在潼南、铜梁和万州等区县,面积约1.33万hm2,年产量约25万t;柚类主要有琯溪蜜柚、沙田柚、垫江白柚、梁平柚和丰都红心柚等,主要分布在长寿、垫江、梁平和丰都等地,面积3.51 万 hm2,年产量 39.2 万 t。

二、果园管理技术现状

增施有机肥,提升品质。调研发现,一方面,重庆仍有30%左右的柑桔园处于肥水失管状态。还有很大一部分果农为了追求高产而偏施化肥,特别是尿素,不注重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造成柑桔园土壤板结、酸化,果实品质差。另一方面,随着农药、化肥“双减行动计划”的实施,许多主产区加大了有机肥的施用。一些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普遍达到年施肥3次及以上,成年结果树(株产50 kg左右)分别在1月施用商品有机肥、油饼、鸡粪、牛粪、羊粪或沼液等有机肥 5~10 kg/株,3月施用高钾型复合肥 1~2.5 kg/株+尿素0.25 kg/株,9月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 kg/株;少数果园施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果品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增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复合肥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

营养诊断,平衡树体养分。2008年全市开始大面积应用推广柑桔营养诊断与高效施肥技术,至今覆盖示范柑桔园面积超过2万hm2。营养诊断技术结合土壤增施有机肥、钾肥以及锌镁等追肥,有效地提高了全市柑桔产量以及果实品质。

病虫害绿色防控,保护生态环境。调研发现,重庆地区柑桔的主要病虫害有砂皮病、黑星病、炭疽病、青苔病、褐斑病、黄脉病、红黄蜘蛛、粉虱、星天牛、潜叶蛾和蜗牛等。黄脉病作为新发病毒性重大病害在潼南等柠檬产区发病较重;在长寿、垫江、江津、忠县、涪陵等地区青苔发生较为严重;忠县天牛为害率较高,尤其以枳橙砧发生较普遍;今年柑桔潜叶甲在重庆及国内很多柑桔主产区大暴发。在春梢抽发、现蕾现花期、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和节点,密切关注病症及虫口密度等特征,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目前重庆地区常用的化学农药有:杀菌类的代森锰锌、多菌灵、丙森锌、安泰森、克菌丹、乙蒜素、代森铵等,杀虫杀螨类的噻虫啉、乙螨唑、螺螨酯、唑螨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啶虫脒等,清园药物有机油乳剂、松脂酸钠、矿物油和石硫合剂等。近年来,物理防控措施在重庆柑桔园中应用得当。新建和改建的果园黄板使用率高,对于粉虱、蛾类等害虫的防治效果较好;各式变频杀虫灯也得到广泛应用,单盏杀虫灯的覆盖面积一般在3.33 hm2左右,效果得到种植者一致认可。生物防治策略相对较少,仅少数示范园释放捕食螨来控制螨类害虫,而针对各种病害的生物农药几乎未见使用。

树体整形,疏果控产。调研发现,果农对栽培技术的总体掌握情况仍然较差。晚熟柑桔大多丰产性好,如W·默科特每667 m2产量可达3 t左右,但如果产量过高会增加树体的营养负荷,易造成树体营养失衡、果实较小、品质劣变、商品性变差等问题,抑制次年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导致树体大小年现象明显。在垫江、涪陵、忠县等地,部分经营理念较为先进的果农或企业会对春见、不知火等晚熟杂柑品种进行人工疏果。而W·默科特、沃柑等品种,着果率极高,载果量极大,疏果措施却不到位。柑桔疏果应从第二次生理落果基本完成时开始,通常分3~4次进行,9月时基本完成疏果工作。此外,还可以先疏花再疏果。疏花时间依据各品种花期不同而定,一般在4—5月进行。

冬季防冻,及时清园。近年来,随着气候异常以及极端天气增多,如冬季极端低温期间会导致果实大量脱落以及枝、果冻坏,尤其地处低洼谷地的晚熟柑桔园更易受冻。因此,必须在冬季采取一定的防冻保果措施。重庆地区采用的防冻措施有烟熏、连株拱棚覆膜、单株覆膜等。覆膜材料有无纺布、透明塑料布、塑料彩条布等。采果两周后可以开始进行清园工作,大致时间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已采收完果实的柑桔园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果树枝梢上病枝、弱枝、徒长枝和干枯枝等,迅速清理出果园并集中烧毁,然后用石灰等进行树干涂白。此外还需全园喷洒石硫合剂、松脂合剂、机油乳剂等清园药物。

三、果园生产投入及销售情况

生产投入。柑桔种植投入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人工费用等方面。直接费用包括苗木费、肥料费、农药费、机械使用费、灌溉费用、燃料费等;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土地承包费、管理费、销售费用等;人工费用包括雇工费用、自家用工折价费等。重庆各区县不同土质的园地土地租金差异很大,每667 m2从400~1 200元不等。柑桔苗木的价格因品种、质量等不同差异也很大,一些比较成熟的优良品种,如纽荷尔、W·默科特、塔罗科血橙等从正规有资质的育苗机构购买的容器苗一般8元/株,而爱媛38号、沃柑、春见、不知火、大雅柑等品种的苗木价格一般为15~25元/株。肥料和农药方面,杂柑类每667 m2肥料、农药投入一般为2 000~3 000 元,甜橙、柚、柠檬类一般为 1 000~2 000元。管理方面,除大肥大水外,杂柑类大多需要进行疏花、疏果、套袋、覆膜等措施,产生巨大的人工费。忠县、开州、云阳等地沃柑果园每年人工疏果3~6次,且疏果工作效率极低,平均每人每天仅能完成20株左右,每667 m2人工疏果成本超过400元;套袋成本为每人每天100元,一人每天套袋约2 000个;覆膜成本每667 m2为500~800元。总体而言,需要精细管理的杂柑类柑桔每667 m2的生产投入成本约为3 500~6 000元,其他柑桔品种的生产投入成本约为1 500~2 500元。

销售情况。2016—2017产季,江西、广西等柑桔主产区受黄龙病的影响大量减产,重庆柑桔的销售行情很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果农收益颇丰。较高的利润激发了全国范围的种植面积增长,由于很多新增果园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导致一些鲜果品质不佳。因此,2017—2018产季,重庆地区各品种柑桔供大于求、价格下滑。2018年1月,纽荷尔、福本等脐橙,果园销售价格为 4~8元/kg,塔罗科血橙 4元/kg,W·默科特 4~7 元/kg,春见 10~16 元/kg,不知火 10~16元/kg,沙糖桔8元/kg。从收益率来看,大投入与大收益呈正比关系。如品种选择合理,管理技术有效,重庆柑桔每667 m2收益完全可以达到1万元以上。

四、冷藏保鲜及加工处理

冷藏保鲜。柑桔的采后贮藏与加工处理是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增效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柑桔企业1 09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区(县)级龙头企业251家。按企业的性质分,有橙汁加工企业6家,柚子加工企业4家,柠檬加工企业5家,鲜果商品化处理企业32家,种植企业852家,流通企业143家,种苗企业47家,柑桔农资及社会化服务企业5家;年产值超5 000万元企业32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7家。

加工能力。已建有柑桔商品化处理设施32条,每小时处理能力200 t以上,建有30个单元产地预贮预冷设施,能力达6 000 t,建有5万t大型果品中转冷库。橙汁加工及果实商品化年处理能力达到200万t。全市冷鲜橙汁产品影响力逐步扩大,派森百NFC橙汁成为国宴指定产品,天邦NFC橙汁出口香港。

五、存在的问题

产业布局不合理,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目前重庆柑桔种植主要分布在16个区县,90%集中在库区,但除奉节、万州、潼南、开州等区县外,大多数区县基地布局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品种杂乱,单一品种没有充足的商业批量,制约了果品的销售。产业发展的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产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不够完善,没有完全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老果园基础设施老旧,栽植行间距偏小,灌溉排水不畅,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低,导致部分果园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

技术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不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导致劳动力数量和素质逐渐减少和弱化。专业技术人员受管理体制、条件建设、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培训不成体系,懂技术的农技人员少,科技推广力量薄弱,新型职业农民少,技术服务不成体系。专业服务队伍社会化建设刚刚起步,力量不强。柑桔生产环节社会化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植保机防队、修剪队、采果队等社会化服务队伍力量较弱。在对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队伍的孵化培育过程中,缺乏引导、培训、管理的工作机制和措施。

安全形势严峻,绿色发展不足。近几年柑桔重大病虫害和疫病有蔓延趋势。长寿夏橙的黑斑病、万州红桔的褐斑病没有得到根本性控制,库区部分区县的柑桔大实蝇仍存在较大风险,局部地区的柑桔溃疡病未得到彻底铲除并有进一步蔓延趋势,新发的柠檬黄脉病风险巨大。部分地区柑桔种苗乱调滥引,存在潜在疫病风险。对于各种病虫害的防控措施主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的方法,有的地方甚至违规使用违禁农药,农产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在肥料施用方面,果农片面追求化肥的速效丰产性,致使桔园土质退化,果实品质下降。部分地区老果园改造,盲目推进,贪大求快,品种杂乱,存在产业风险。

贮运加工研发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够。在鲜果冷藏保鲜、产品加工方面,缺乏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同时加工企业少,加工能力弱,与生产发展不匹配,加工产品缺乏创新开发和统一的质量标准,增加了产业发展风险。柑桔产品市场开发缺乏系统研究和整体推进,产品种类虽多,但叫得响、有实力的品牌少,品牌增值效应、辐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不强。柑桔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市场体系不完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还处于低端发展阶段。运销半径小,流通环节多,交易成本高,还未形成快速、便捷、高效的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农超对接、基地直销还处于起步阶段。

支撑投入力度不够,金融服务能力薄弱。近年来,国家和主产区县政府都加大了对柑桔产业的支持力度,还吸纳了不少社会资本投入,但从实际需求看,要构建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的高产出、高效益、高水平的产业体系,目前的投入水平还难以办到。金融服务在柑桔生产上严重缺失,农村资金互助合作规模小、发展慢、能力弱。近几年,重庆市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担保贷款,抵押少、变现弱。社会资本投入少,对产前、产后介入不多,对产业推动力不强。

猜你喜欢

疏果柑桔区县
泸州市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全球:2020/2021年柑桔产量预计增长4%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不再靠农药 一只小螨化身柑桔守护神
融媒体时代区县台主持人转型升级与能力提升
美国:佛州柑桔种植者面临新威胁
桃树的疏花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