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品种川凉芋1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7杨绍江徐成勇

中国种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鲜薯米拉凉山州

杨绍江 徐成勇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昭觉 616150)

马铃薯是四川省第四大粮食作物,对粮食安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意义。马铃薯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稳产高产、耐贮藏等特点,是四川省贫困山区主要粮食和经济来源,也是该类地区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因此进行马铃薯育种研究,选育出优质、高产、特色、专用型的马铃薯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川凉芋12号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育过程

川凉芋12号是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凉山州顺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用从中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引进的NS880407作母本、四川省农科院引进的Serena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4年5月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实生籽,2005年培育实生苗,2006年选种圃进行单株选择建立株系,系统编号为川LS-13-01,2006年进入鉴定圃,后经品系鉴定、品比试验、多点试验,2013-2015年通过四川省区域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性鉴定、品质鉴定和田间技术鉴定,完成育种程序。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6006[1]。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川凉芋12号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82d左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4cm左右,茎绿色,平均单株主茎数3.7个,叶绿色,顶小叶椭圆形,侧小叶4对、着生密集度疏;花冠大小中、浅蓝色、近五边形、无重瓣,花柄节有色,花柱长,柱头无裂,花繁茂;薯块椭圆型,黄皮白肉,芽眼少、浅,耐贮藏;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平均单株重433.6g;出苗率94%以上,植株生长整齐。

2.2 品质2015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干物质20.5%,淀粉70.4mg/100g(干基),还原糖0.88mg/100g(干基),Vc含量5.53mg/100g(鲜薯),蛋白质2.06%,属于鲜食型品系。

2.3 抗性2013-2015年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田间、室内接种鉴定:该品系抗晚疫病,中抗病毒病。

2.4 田间技术鉴定2015年5月21日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川凉芋12号进行了田间技术鉴定:川凉芋12号选育过程清楚,遗传性状稳定,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与现有栽培品种有明显区别,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马铃薯新品系。

3 产量表现

2010-2011年在四川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试验地进行品比试验,2010年每hm2鲜薯产量为28110.0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20.67%;2011年鲜薯产量30150.0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16.52%;2年平均鲜薯产量29130.0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18.6%。

2013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预备试验,7个试点,每hm2平均鲜薯产量21793.5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20.0%,增产点次100%。2014年参加四川省马铃薯区域试验,6个试点,3增3减,每hm2平均鲜薯产量22689.0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17.1%;2015年续试,5个试点,4增1减,平均鲜薯产量27052.5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24.8%;2年11点平均鲜薯产量24870.75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21.0%。

201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在四川昭觉、喜德、通江、泸定4个试点进行,3增1减,每hm2平均鲜薯产量27693.0kg,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11.7%。

2016年在四川昭觉县城北乡、日哈乡、洒拉地坡乡示范推广0.6hm2,每hm2平均鲜薯产量23674.5kg;2017年在四川昭觉、美姑、布拖县示范推广2hm2,平均鲜薯产量24843.0kg。

4 高产栽培技术

4.1 种植地的选择川凉芋12号适宜在四川盆周山区、二半山区种植。选择土质疏松、易于排水、肥力中上的沙壤土地块,忌连作,选前作是茄子、烟草等茄科作物的地块,播种前深松土壤,碎土整地。

4.2 种薯准备选用脱毒薯1~3代薯作种,100g以下的薯块整薯播种,100g以上的薯块应切块处理,每块应有2~3个芽眼且重量不少于50g,切块应在播种前1~2d进行,切薯时切刀应用70%~75%的酒精或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切块后喷施农用链霉素和甲基托布津并使用滑石粉拌种摊放,拌药要求在切块后30min内完成。

4.3 播种开沟点播,1m开厢,双行垄作,厢宽66.7cm,行距33.3cm,错窝种植,种植密度60000~67500株/hm2,播种后施复合肥作底肥,并施腐熟有机肥,再覆土起垄,地下害虫可用5%毒死蜱颗粒拌土防治。

4.4 施肥每hm2施复合肥900kg(无机肥应注意与种薯隔离)、腐熟农家肥22500kg作底肥;齐苗后,视苗情结合中耕除草可追施尿素提苗(施肥要避免接触根部),花期可适当喷施以P、K为主的叶面肥。

4.5 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时结合追肥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培土,现蕾期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土,初花期进行第3次培土,播种时可以是平厢或低垄,在田间管理时实行多次培土起垄,到初花期形成深沟双行垄[2]。在现蕾期有徒长迹象时,采用烯效唑或马铃薯专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匀喷雾控制徒长。注意排水防旱,种薯田在苗期、盛花期、收获期去除病、杂株。

4.6 病虫害防治根据田间情况,预防为主,用代森锰锌、甲霜锰锌、银发利等防治早、晚疫病,防治蚜虫用啶虫脒、吡虫啉等按叶茎、叶背、叶面的顺序交替喷施,每隔7~10d喷施1次,连喷2~3次。

4.7 收获储藏地上茎叶枯黄时即可收获,收挖前10d把植株地上部分割掉,选择晴朗天气,田间土壤较干燥时挖收,剔出小薯、烂薯、破损薯、病薯,将商品薯在田间晾干水气后分级装袋销售,或选择干燥、通风、遮荫的地方摊放储藏。

猜你喜欢

鲜薯米拉凉山州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凉山州果叶兼用桑间套作马铃薯技术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米拉的豁口
米拉的豁口
论传统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以凉山州为例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贵州鲜薯走向大江南北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