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偃师市2017年小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2018-01-17

河南农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植保示范区

2017年,偃师市在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中,认真贯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的理念,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发挥村组、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统防统治的优势,示范推广小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7年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概况

2016—2017年,偃师市小麦种植面积2.27万hm2。小麦病虫草害中度发生,累计发生面积17.27万hm2次,防治面积21.8万hm2次,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0.8万hm2次,推广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0.33万hm2次,共计挽回损失 103325t,为偃师小麦安全稳定生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小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按照偃师市小麦生产管理水平、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要求,主要示范技术为:

(一)播种期

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拌种、统一播种。

1.品种。选择目前偃师市生产上主推的代表性小麦品种周麦22,每 667m2播种量 14kg,播种时间为10月17—20日。示范区为种子繁育基地,种子纯度高,管理水平领先。

2.统一处理。对示范区内的种子进行统一包衣处理,采用“苯醚甲环唑+吡虫啉”配方处理种子。

苯醚甲环唑由洛阳市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吡虫啉由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播种方式。采取宽窄行播种方式。

(二)秋苗期

针对麦田长期使用苯磺隆,导致部分麦田杂草产生抗药性,杂草优势种群发生变化的特点,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采取冬前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选择晴天开展化学除草。防治阔叶杂草,每667m2用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乳剂40 mL,对水 30~40kg,均匀喷雾;对部分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的区域每667m2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50~70mL 或 15% 炔草酸可湿性粉剂 20g,对水 30~40kg,均匀喷雾;在节节麦发生严重区域,每667m2用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30mL,对水 30kg 喷雾。

在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地块,将两类除草剂各计各量,分别二次稀释,混合使用。

(三)返青拔节期

此期主要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等,每667m2用5%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 100~150g,对水 50kg喷浇。

防治麦蜘蛛,每667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 20mL 对水 30~40kg喷雾。尽量挑治,推迟第一次大面积使用杀虫剂的时间。

(四)抽穗灌浆期

此期重点做好小麦赤霉病、锈病、蚜虫、吸浆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预报,于小麦齐穗期(4月26日),每667m2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g+3%苦参碱可溶液剂40~50mL+ 碧护 4g,对水 40kg,混合均匀喷雾,可防治小麦后期多种病虫害,预防干热风,防早衰。为达到减量使用农药的目标,每次施药时加“激健”15g/667m2,同时减少农药施用量的20%~30%,以保证防控效果和达到减量用药的目标。

三、积极开展小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充分发挥统防统治的作用

2017年,偃师市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植保部门严密监控,强化宣传,认真示范,积极推进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工作,大力倡导统防统治,有效控制了麦田杂草、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等重大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

(一)提供病虫害预测预报服务

植保站技术人员坚持深入田间做好调查,掌握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科学研判,准确分析,及时发布病虫草害情报信息,提出病虫草害防治方案,并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农业信息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和植保合作社、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之间的沟通,确保病虫草害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及时传送到农民手中,及时组织开展防治。2017年,全市共发布小麦病虫草害预报及防治技术信息10期,发放技术明白纸3万份,培训农民3500人次。

(二)积极推进统防统治

为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解决病虫草害防治中组织化低、社会化低、一家一户防治效果差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植保服务组织,积极做好统防统治工作。一是继续开展“偃师市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使群众切身感受到统防统治的效果优势,并利用高产创建示范方、种子生产基地、种粮大户等为实施载体开展全程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二是在2017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中,重点推广先进的植保器械,利用植保无人机、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弥雾机等植保机械,促进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电视台宣传报道,扩大影响面,辐射带动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全面开展。

(三)以示范为带动,及时有效地组织开展小麦重大病虫害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工作

2017年,偃师市植保站与洛阳偃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协作,在首阳山街道办事处羊二庄村开展了“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区”建设项目,示范面积66.67 hm2,辐射面积0.2万hm2,并于4月21日开展了“2017年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工作启动”仪式,在偃师市电视台、偃师手机报等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宣传,有力地促进了偃师市小麦重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的开展。

四、工作成效

根据工作安排,偃师市植保站在首阳山镇羊二庄村进行了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示范区面积66.67hm2,辐射面积0.2万hm2。市植保站分别设立了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区、农民自防区和完全不防治区,植保站全程负责病虫草害监测、防治指导工作。经洛阳市植保站、偃师市植保站技术人员5月28日实地测产验收,66.67hm2核心示范区防治效果达95%,平均每 667m2产量为 538.1 kg,较完全不防治区每667m2增产149kg,增长率 27.69%,每 667m2增值351.6元(小麦按当前市场价2.36元/kg计算),投入产出比1:2.6,增产效果比较明显。农民自防区平均每 667m2产量为 446.6kg,示范区比自防区每 667m2增产 91.5kg,增长率17%,每667m2增值215.9元,投入产出比1:1.7,防控效果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辐射带动作用也比较明显,有力地推进了偃师市小麦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的持续发展。

五、建议

(一)给予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大的支持力度

以种粮大户为主体的服务组织,起点低,基础薄,管理松散,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致使服务水平发展不一,缺乏大型植保机械,工作效率低,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水平,发展壮大比较困难。建议以更大力度支持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政府支持使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能更快地普及应用

以农资企业为主体的服务组织人员往往有限,在签订全程防治合同后,要想提高效率,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才能开展工作。例如,洛阳偃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要购进2台植保无人机,在无人机作业时必须要配备至少3名无人机操作员。操作员进行工作时工资容易发放,但绝大多数时间操作员是休闲时间,工资如何计算发放成了问题。由于植保无人机价格较高,每年的作业时间集中,作业面积有限,收益偏低,要养活几个操作员十分困难。另外,粮食价格走低,大大降低了种植大户购买大型植保机械的积极性。如果政府支持,出台政策,支持补贴种植大户、专业化合作社应用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鼓励开展无人机承包防治,那么,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就可以迅速普及,小麦重大病虫草害可以及时有效得到控制的同时,也为“双减”目标的如期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植保示范区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荷兰科伯特与加拿大Ecoation合作改进病虫草害智能检测技术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