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渑池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与实践

2018-01-17

河南农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一、渑池县职业农民培育情况

2014年,渑池县被农业部确定为2014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家级示范县,全县全年开展职业农民培育40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200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200人。2015年,全县全年开展职业农民培育604人,其中生产经营类新型职业农民304人,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300人。2016年,全县全年开展职业农民培育200人,全部是生产经营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二、主要做法

(一)政府牵头,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相关行业间人员的交流学习

近年来,渑池县政府积极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引进优质品种,保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渑池县通过协会形式,增加相关行业人员间的学习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全县经常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邀请省农科院及农业高校的专家、教授来传授种植和防病知识,使农民不但增加了收入,也学到了实用农技知识。

(二)创新培训模式,抓好培训质量

一是各培训基地均将培育该项目列入重大议事日程,抽调骨干人员,安排精干教师,创新培训方式,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坚持“四个结合”,狠抓培训质量。“四个结合”即坚持集中办班与下乡培训相结合,坚持理论教学与基地实训现场指导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学员互动相结合,外出考察与跟踪服务相结合。二是精心选置培训专业。依据渑池县实际,经调查摸底,我们选取当前比较突出的特色产业进行培训,比如,2014年选择种植业(食用菌、中药材)、养殖业(生猪生产)、林果业(梨树栽培)进行培训;2015年选择柿子栽培、尖椒种植专业进行培训;2016年选择养羊、花椒等产业作为渑池县的生产经营性主导培训专业,重点以培训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骨干、家庭农场主为主。三是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并逐步形成渑池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校企协作,共谋发展”。各培育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培训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

(三)积极打造信息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技术服务手段

一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树立典型示范等形式,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宣传,着力打造适宜实用人才成长和创业的氛围。二是渑池县大力实施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积极发展农村远程网络教育,开通12316热线服务电话和短信群发,打造综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三、渑池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现状不合理

根据调查分析,一是渑池县现有职业农民队伍存在“一高两低”的问题,即高龄老化、文化素质低、职业资格获证率低等问题。二是职业农民之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很不平衡。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较高,可以说他们已经真正成为职业农民。而大多数农(林、渔)业种养大户只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经营水平较低,距高标准要求的职业农民还有很大差距。

(二)培养机制需优化

对农村资源的开发缺少相应的优惠政策,缺乏教育、培训和开发等专项资金及投入渠道,用于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在农民培训中组织面还不够宽,潜在人才资源有待挖掘。受人员、技术水平、培训资源等因素影响,一些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手段不先进、培训内容不够系统。

(三)管理服务待完善

现行的农村实用人才制度、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制度不完善,“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不浓厚。职业农民再培育和追踪服务机制不健全。获得先进技术和提升管理水平不协调,与现代职业农民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距离。

(四)培训资源整合不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单位涉及农业、畜牧、科技、教育、扶贫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出现了政出多门、资金分散、各自为营的局面,甚至出现相互扯皮现象,无法从全局上统一安排部署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导致培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大。

四、加快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对策和措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培育现代职业农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做好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主要领导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农业、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民培训工程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实施,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县农业畜牧局具体牵头承办相关培训。

2.完善机制建设。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对各单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之一,进一步强化农民培训工作的目标考核。

3.强化跟踪服务。我们要把职业农民培育纳入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职业农民发展成长和创业兴业的良好氛围。

(二)统筹规划,不断拓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职业农民队伍的素质

1.深入调研,实施精准培训。培育职业农民,应从调查研究入手,全面了解职业农民在农业产业的分布和构成情况,了解农民培训需求、市场需求,精准选择培训专业,精准遴选参训农民,精准遴选培训教材、师资、基地,精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加强宣传,建立充实的教育师资力量。充实和调整专家师资队伍,组建专家讲师团巡回开展科技培训。

3.精心实施,努力提高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质量。根据渑池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发展精品农业的需要,职业农民培育要注重培训过程中的工作创新,突出重点培训对象,突出对20~40岁的青壮年农民以及非农专业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的培训。

(三)加大投入,积极营造农民创业环境,推进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和发展壮大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渑池县政府经过调查研究出台了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奖励办法:一是长期实行职业农民免费教育与培训。包括学历教育、农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培训;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三是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政府财政资金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扶持。

2.高度重视创业扶持。逐步提高职业农民队伍的文化结构,实现职业农民的高智化;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乡创办农业产业,特别是在创业初期的资金投入上重点加以扶持。

3.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一是认真总结渑池县以往农业保险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完善政策,为职业农民创业提供保障。二是鼓励农户、大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险。三是树立样板,让农业科技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保险。

(四)继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参训积极性

1.创新培训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是开办好“田间课堂”。培训单位组织师资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畜禽校舍等地开展科技培训,在田间农民与培训教师和专家现场“一对一”解答。二是开办好“流动课堂”。坚持方便农民、就近培训的原则,培训单位要利用科技直通车在农闲时节和农事关键季节,在农民方便的地点进村入户设置课堂,进行生动形象的培训。

2.抓好“四点”,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一是抓好“兴奋点”。针对农民关心、关注的行业类别组织培训班。二是选对“切入点”。将培训宣传融入招聘会,通过在乡镇举办招聘会,农民可在培训项目类别上现场报名。三是找准“结合点”。结合农民劳作时间,利用晚上、农闲和节日的时间进行培训。四是把握“着力点”。重视开展“培训进村”和“讲课入户”活动。要依据方便农民的原则,尽量深入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面对面开展系统化技术培训,拓宽培训渠道。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