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补贴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2018-01-17魏紫嫣刘玉梅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魏紫嫣,王 璇,刘玉梅

(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0;2.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北京 100080;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引言

农业是立国之本,深受各国重视。在各国政府多样化补贴政策支持下,农业机械化得到较快发展。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支持各国政府制定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制度。各国政府有效利用该协议,在“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的框架范围内,尽力支持农机化发展。各国因此成立了农机方面的专门机构,并对农产品生产者进行价格上的支持,并提出在WTO农业协定框架内,将农业补贴变为一项经常性财政政策来施行。

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40至60年代便实现了农业机械化,60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70年代开始农业现代化。日本的农机化发展相较于美国等国家来说,要晚了将近10年左右。20世纪50年代,日本率先针对水稻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韩国的农机化生产在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日韩两国的农机化发展程度达到90%以上,已实现农业机械化[1-2]。发达国家基本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的提高,得益于察觉了农机发展的关键期,把握住了发展时机,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购机补贴政策,还有其他支持政策以及与金融相关的贷款政策等促进农机发展的政策。

1 各国农机补贴政策

1.1 美国农机补贴政策

美国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该国家农业生产阶段包括农作物的生产和收获,一部分难度较高的经济类作物如葡萄和坚果等,也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计算机、声控、激光等现代化高新技术大量被应用,并且向低碳农机化方向快速发展。

美国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措施如下:

1)不断研究制定新标准,及时更新并且保证具备严格的执行力,有力地支持了农机产业的发展。

2)开展农业信贷工作。美国农户虽然不能直接获得财政补贴,但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来筹集资金购买农机。美国的信贷渠道较多,保证给予农户低息和较长贷款期限的政策优惠。

3)减免税费。美国农户购买农业机械,消费税可以直接减免。农户可以根据当年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经营情况,自主决定农机的折旧,在缴纳所得税时,农户可以将折旧换算成对应金额来抵扣。基于该政策,老旧农机具的更新换代进程得以加快,活跃了农机市场。

4)逐年增加农业科研经费。为支持农业科研,美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并设立专项资金作为农业推广经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公共科研体系。

1.2 日本农机补贴政策

日本农机政策的特点是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与日本农机融资与租赁的联合,从而促进了农机化的长足发展。1947年,日本通过了《农业协同组合法》,其中的第三条强调加强对先进农业机械的购买,实现农机作业共同化等。1953年,日本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多种农业机械都能够享受补贴政策带来的福利,补贴高达50%,这个折扣力度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农机化繁荣发展。

1961年,日本《农业基本法》颁布,其中,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完善相关的农业配套设施是主要目的之一。大型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使日本战后20年间每1 000平方米农田上的劳动时间平均缩短了3倍[3],加速了“离农政策”的实施。同时,农机数量和种类快速发展,实现了全方位普及。同年,日本又颁布了《关于建立农业现代化资助资金的法律》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以拓宽农机资金渠道。

20世纪70至80年代,日本继续推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基础设施完备化建设。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平均每100家农户就拥有112台拖拉机、53台插秧机、30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和52辆农用汽车。插秧、施肥、收割、脱壳、包装和装车就已实现全面机械化。为应对农户老龄化的趋势,还由机械化逐渐向自动化发展。另外,专门设立农业指导员,农协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改良部门合作,共同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日本政府推行的农机融资和租赁政策为农机和技术研发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提供了保障。日本租赁业较为发达,是世界第二大租赁国。日本农机融资主要有农业机械化基金和农业改革基金两种方式。前者设立于1961年,为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规定年息为6.5%,期限为7年,贷款额度为农协5 000万日元,农户600万日元(温信祥,2014);农业改革基金为农户提供无息贷款,偿还期限一般在10年以内,冻结期限在3年以内,贷款额度为农协1.5亿日元,农户5 000万日元。建立了“农业机械银行”,农民集体购买农机,农机使用者向农机所有者支付租金。由于农机投入少,使用率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普遍提高,“农业机械银行”受到农户的广泛欢迎[4]。

1.3 韩国农机补贴政策

韩国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重点农机化阶段发展目标为核心进行补贴。20世纪70年代提出韩国农机化发展5年计划,每5年会根据之前政策的执行情况以及对来年农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会修订出新的5年计划,促进了水田全过程机械化生产的进程。从1975年开始,韩国政府便对农户购置农机实行优惠政策,实行50%左右的补贴政策,并提供40%的长期无息贷款。同时,为避免过度投资,降低农机使用费用,提高农机利用率,政府对农机共同利用组织也进行了补贴。

2)补贴资金力度大,受政府、社会机构多方面保障支持。一方面,农户可获得来自中央以及地方的财政补贴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得到来自国内、国外的金融机构的贷款优惠。贷款只需首付20%~30%,剩下的70%~80%可以用耕地抵押,并且农业贷款的利率比非农业贷款利率要低得多。

3)农机补贴种类繁多。韩国政府对农业机械以及配套农机具均提供补贴,例如农机具用油、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机修理等。不仅让农民买得起农机具,还要保障用得起。

1.4 法国农机补贴政策

20世纪50年代,法国开始对农业立法,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土地集中为农业立法的重点。政府组织建立可以管理土地集中与流转的企业,收购农民自己愿意售卖的分散或小规模土地,以较为优惠的价格卖出。政府对农机的支持采取补贴与优惠贷款双管齐下的方式。该做法增加了法国农场的平均规模。虽然造成了农场数量的减少,但规模效应能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农户增收。

为促进农业发展,法国还成立了农业专业化合作社,由农户自发组织起来,集体购买农机并共同使用,由此逐步形成一种新型合作社,称为“居马”。“居马”合作社可获得优惠贷款,在赋税方面实行减免政策。此外,可获得15%的补贴,特别贫困地区和山区,获得的政府补贴更多,高达40%~50%。当合作社购置新的农机具,能得到20%~40%的补贴。购买农机零件可获得优惠贷款,免交一切赋税,并获得20%的补贴。合作社的经费和设备购买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根据地区、作业内容和服务类型的差异设定不同利率。

1.5 德国农机补贴政策

20世纪80年代,德国对农业立法,有关农机方面的政策如下:

1)土地集中。德国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一项有关治理土地的政策,名为“土地整治法”。截止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共整理约700万公顷土地。农业结构调整充分考虑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让土地集中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在土地集中过程中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和全面综合考量,有效推动了农机规模化的发展。

2)重视农机技术的研究。德国有四类农机科研机构:一是由政府成立;二是综合性大学设立;三是农机具企业设立的、专门为企业自身服务的研究机构;四是社会化公益组织。这些组织内部也设立专门的研发机构,各组织间通过信息及时传递,组织农民参加农机培训以及出版农机方面的报刊杂志,以促进农机化发展。

3)德国政府对农机柴油购买者给予50%以内的补贴支持;对农户购买的农机施行利息极低的贷款优惠甚至是无息;对农户修建的用以放置农机具的仓库、储物间等建筑物、构筑物建设提供补助。农机厂商为吸引农户,对使用现金支付或者在淡季购买进行差别定价,也可通过赊销和分期付款方式购买。

4)德国政府规定,操作人员在使用农机前必须就近到专业的农机学校学习,获得结业证书后方可操作农机。农机厂商生产的新产品在进入市场流通之前,需要事先在当地学校作教学用途试用,而且国家规定一切费用全免[5]。

2 国外农机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各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一方面促进了农户对农机的需求,活跃了农机市场;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激励农机生产企业研发高新技术农机具,从而可以增加农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机产品质量和性能。已有经验对我国实施相关补贴政策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1)购机补贴具有普遍性。为促进农机化发展,几乎每个国家都采取了购机补贴政策,而且是国家财政政策的一种,通过公共性支出来支持农业机械总量的增长。对实施阶段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是在城市化发展蓬勃阶段产生,这时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转移速度加快,发挥了农机对劳动的替代效应。

2)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户是各国政府的主要补贴主体。农机合作组织是各国政府补贴的重点,补贴比例在20%~30%左右。购机补贴主体都能够平等享受优惠政策带来的福利,而且政策惠及对象众多,具有普惠性。

3)各国政府除了购机政策,还制定了多项配套措施,以辅助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并使之达到预计效果,辅之以银行贷款优惠、免费的技术培训以及农机用油优惠等多种扶植方式。补贴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套,资金来源渠道广泛,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优惠贷款也是农机资金来源[6-7]。

3 总结

通过比较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和德国的农机补贴政策,得出国外农机政策对我国的启示是:各国将购机补贴作为一种公共性的财政支持政策;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户是各国政府的主要补贴主体,农机合作组织是各国政府补贴的重点;各国政府除了购机政策,还制定了多项配套措施,以辅助该政策的顺利实施,并使之达到预计效果,同时进行银行信贷扶助、用油补助、免费培训等多项支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支持农机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2022全国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天津市“三秋”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在天津举办
沃得农机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