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困惑与对策
2018-01-17李一婷江苏权正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 李一婷 江苏权正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人口众多,近年来正努力发展农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但是,仍然要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世界上第一大产业即食品产业,食品学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包含工、农业学、医学、社会、生物学等多个学科,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保障了公共食品的安全,促进了民生经济的发展[1]。
1 食品科学与工程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多种类食品发展受主观或客观因素的限制
按技术进行分类,当今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主要包括方便食品、发酵食品、人造食品、冷藏食品、辐照食品和生态食品。这些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保障人体的健康。食品经过发酵可以产生各种调味料和不同的食材,这些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且经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一些发达的城市或者旅游业中,方便食品因其经济便捷的特点而受到欢迎。冷藏食品则可以保证人们吃到来自不同地方的新鲜食材[2]。
1.2 学科教育中存在的困惑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并不乐观,人才比较短缺,虽然多数高校都设置了食品工程的学科,但是课程教学方面并不理想。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学生的食品科学能力普遍低下,根本满足不了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学科设置中,极度缺乏工程类的课程,学生接受的培训时间短,无法将工程类课程与过去的食品学科进行关联,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思维受到限制;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验室的动手能力不足[3]。一旦实验设备或教学设施缺乏,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之后,不能将其付诸于实践,只停留在理论知识方面,必然导致在科研过程中不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
2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2.1 研发及推广新型食品技术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技术,这也是我国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应对现存的食品问题的主要对策。现在,我国的大多数家庭已经过上了从温饱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更加关注和重视食品的营养和质量,这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未来发展的方向。一些合成类食品、变态食品、昆虫食品等也将是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中不断完善的。一般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饮食,通常将食品变成液态,用吸管和瓶子进食,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新形式的快餐。合成类食品通常来源于酵母菌和真菌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所谓的人造食品。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会食用昆虫类食品,比如常见的蚕蛹、蝉等,在中医的药方里也会用昆虫浸泡药酒。昆虫类食品大多都是高蛋白类食品,药用价值非常高,但是,大多数人还不能习惯将昆虫作为日常的菜品,而且,在药用方面的使用还不是很规范,所以,作为食品还未得到推广[4]。
2.2 优化学科教育,培养实践性人才
对学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增设如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设计基础、食品工程原理、工程制图之类的工程类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性,或者在现有的工程类学科中增设更多的食品类学科,在教学中不断引入食品科学的概念,强化食品专业的学习。食品科学类与工程类的学生培养模式相比,食品工程类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知识,又能够顺利进行食品工程方面的科研活动,很好地补充了我国食品工程类人才的不足。学校也可以多与外界的食品企业进行沟通与合作,鼓励企业为学校的食品工程教学和实验投入资金,为食品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进行食品开发和研制的专业性人才。
3 结语
对于国家而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发展,而且是关乎人类日常饮食的科学,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越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学科。因此,不断加强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投入与建设,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不断对现有的发展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在现有基础上,研发和推广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概念,运用新的科技来减少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还要对学校的学科设置进行优化,对实践类和工程类课程投入大量的资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我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培养出更多实践性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