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流程性评价提升教学效率

2018-01-16卢婕妤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后测学情

卢婕妤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应该利用流程性评价有效地组织教学,包括找准关键目标,明确教学的着力点;巧设“前测”,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随机“中测”,掌握学生对关键内容的学习实况;精准“后测”,确定作业布置与否。

【关键词】流程性评价 前测 中测 后测 学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35-02

在现实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是按照教学设计把课上完,对于学生学得怎样却关注不够。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也一样,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基于学情调整优化教学策略,科学组织教学,才能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基于学情科学组织教学呢?笔者认为,流程性评价不失为一剂良方。

流程性评价是在教学流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检测、诊断,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流程性评价分为前测、中测、后测。前测主要是为实现关键目标,一般在课的前半部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掌握情况和对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检测;中测主要是在课中对学生把握本节课关键内容的状况进行检测;后测主要是在课的后半部分对本节课的关键内容的强化次数进行统计,以确定课后该不该布置作业或布置多少作业。

下面,笔者以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鲸》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流程性评价有效地组织教学。

一、找准关键目标,明确教学的着力点

一节课的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要找准关键目标,围绕关键目标展开教学,才能重难点突出,教学主线清晰。《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关键目标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了解鲸的特点”。

二、巧设“前测”,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学习要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學生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在课前就围绕关键目标,对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教师如果发现有80%的学生掌握了,就可以往新内容推进;如果发现少于70%—80%的学生没有掌握,就要对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点拨和讲解。这样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为下边关键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鲸》第二课时的前测,笔者主要是围绕关键目标“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了解鲸的特点”进行检测:

1.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你还记得有哪些说明方法吗?把你想到的写在微卡上。

2.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小学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3.同桌两人互相检测。

4.教师通过约定快速检测:能说出1种、2种、3种、4种……说明方法的请用手势告诉老师。(检测结果:60%左右说出1—2种,30%左右说出3种及以上。基于前测结果,教师发现大多数人对说明方法记不清了,这时教师就要进行点拨和讲解)

5.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小学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点拨和讲解。

6.再次检测:听明白这几种说明方法的请用OK的手势告知老师。(检测结果:90%的学生用OK的手势表示听明白。基于这样的检测结果,教师可以往下一个教学环节推进)

三、随机“中测”,掌握学生对关键内容的学习实况

在一节课里,学生对于关键内容学得怎样,教师要知道,要检测,并且要照顾80%以上学生,这样,才能知道关键目标的达成度。这就是流程性评价的中测。例如,《鲸》的第二课时关键内容的教学与中测为:

1.自读课文,划出并标注文中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语句,想一想分别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

2.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互读划出的语句,并交流、判断所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3.教师随机进行中测:抽查3个小组汇报刚才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用打“OK”的手势判断小组汇报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鲸的特点的正误。(检测结果:三个小组汇报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和鲸的特点基本正确,80%以上的学生对小组汇报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鲸的特点判断正确,所以教学可以继续往前推进)

4.全班同学朗读刚才小组汇报的相关的语句。

5.个人选择“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中的1—2种方法,说或写一两段话。

6.在四人小组里说或读给大家听,然后小组内选出一个说或写得好的在班上讲。

7.随机进行中测:抽5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说或读自己准备好的语段。其他同学判断小组代表所讲语段的说明方法。(检测结果:5个小组代表有3个代表能用2种说明方法介绍某种事物的特点,有2个代表用1种说明方法介绍某种事物的特点。但5个代表中0人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检测全班同学,只有1人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掌握不佳,教师应适时地讲解)

8.请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点的那一名学生上台读他写的语段,教师进行点评,再次强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9.快速流程性检测:现在,理解这几种基本说明方法的请用“OK”的手势表示。(检测结果:全班同学都用“OK”的手势表示理解掌握了)

四、精准“后测”,确定作业布置与否

上完一节课或学习完一篇课文,一般都会布置课后作业,但相当多的教师对课后该不该布置作业或布置作业多少,没有依据,因而对作业的布置是比较随意的。其实,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布置,以统计学生对关键内容的强化次数为依据,从而决定课后该不该布置作业或布置多少作业。

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需要的强化次数不同,如强化记忆和背诵要17—32次,多要素调控要9—12次,做中学要5—7次,情景故事中学要3—5次。

如《鲸》的第二课时阅读教学的强化次数的标注与统计:

1.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你还记得有哪些说明方法吗?请写在微卡上。(强化次数:1次)

2.教师出示小学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强化次数:1次)

3.同桌两人互相检测。(强化次数:1次)

4.教师通过约定快速检测:能说出1种、2种、3种、4种……说明方法的请用手势告诉老师。(60%左右说出1—2种,30%左右说出3种及以上)

5.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小学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讲解。(强化次数:1次)

6.再次检测:听明白这几种说明方法的请用“OK”的手势告知老师。(90%的学生表示听明白)

7.自读课文,划出并标注文中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语句,想一想分別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强化次数:1次)

8.四人小组交流,互读划出的语句,判断所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强化次数:4次)

9.随机中测:抽查3个小组汇报刚才的学习成果,并让其他同学用打“OK”的手势判断小组汇报的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鲸的特点的正误。(强化次数:3次)

10.全班同学朗读刚才小组汇报的相关的语句。(强化次数:1次)

11.个人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中的1—2种方法,说或写一两段话。(强化次数:1次)

12.随机进行中测:在四人小组里说或读给大家听,然后小组内选出一个说或写得好的在班上讲。(强化次数:4次)

13.抽5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说或读自己准备好的语段。本组内的同学判断小组代表所讲语段的说明方法。(强化次数:5次)

14.请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特点的那一名学生上台读他写的语段,教师进行点讲,再次强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化次数:2次)

15.快速流程性检测:理解这几种基本说明方法的请用“OK”的手势表示。(全班同学都表示理解掌握了)

本节课是“听、看、讲、想、做、动、静”多要素调控的课,围绕关键目标“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了解事物的特点”,总共有25次左右强化次数,学生已达到了足够量的强化次数,可以不布置课后作业。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

由此可见,利用流程性评价,扎实做好前测、中测、后测,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真实学情、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和突破学习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后测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探析“前测后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以“测”论“教” 寻找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基于前后测的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