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班集体建设研究

2018-01-16丁俊

成才之路 2018年35期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班集体建设现代学徒制

丁俊

摘 要: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班集体建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就业和工作学习生活能力。整合有利于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的各种资源,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有效举措。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遵循一定的班集体建设原则,精心组建班级管理队伍,根据被管理者的学徒身份进行有效的班集体建设,最终达到提升学徒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班集体建设;中职学校;综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5-0023-02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本文作者所在学校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就相关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背景下的班级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现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班集体建设工作进行探讨。

一、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班集体建设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的师傅传帮带徒弟与现代职业教育教师知识、技能传授的结合,也是校企协同教育的新思路。班集体则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中职学校班集体,是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在协同育人理念下对多种资源加以整合,以期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是在企业生产环境中让学生自己了解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明白职业素养的养成不是学校的要求,而是企业的需求,进而产生学习动力,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拥有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工作岗位能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就业和工作学习生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原则

在学校和用人企业这两个教育管理主体谋求协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应该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管理主体要坚持在一些原则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据此,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需要重点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1.体验式原则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是在体验企业生活的基础上建设的,班集体建设的过程是学生能够真实体验企业需求的过程。在体验企业实际需求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日渐形成基本的职业素养,为接下来进入企业后适应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基础。

2.递进式原则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是在学校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企业育人模式,能够逐步让学生适应企业的生活。学生从进校时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到进入企业实践时执行企业规章管理制度,能够循序渐进地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企主校辅式原则

作为供给侧的中职学校必须让自己的教育与教学对应企业的用工需求,想当然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而现代学徒制倡导招生、招工一体化,直接对应企业的岗位需求,并且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和考核制度,開展教学研究等。可见,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是在企业具体需求引领下进行的建设,是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并辅以学校教育的建设。

三、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路径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学校班集体既具有学校属性,又具有企业属性。因此,班集体的建设应以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点制定对应的培养方案,并应遵循校企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

1.精心组建班级管理队伍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是在班主任领导、任课教师和师傅共同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既是班集体建设的执行者,又是具体的班级管理责任人。因此,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师傅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他们需要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和企业生产实践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班集体建设中实现学生基本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学校人才观与企业需求的有机融合,真正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带路人。因此,校企双方需要共同协商,精心挑选班级管理人员,对他们的工作质量考核采取企校联合考评制度。这样,校企联合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有效地执行和落实。例如,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通常采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教学需要学生有时在企业工作,接受岗位技能培训,有时在学校集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教育应该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精通教学、精通生产且富有责任心,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不能因为教学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可见,班级管理队伍是班集体建设的基石,需要校企双方精心组建。

2.根据被管理者的学徒身份进行班集体建设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学生是通过校企联合招生而进入学校的,进校前他们跟企业、学校之间有一定的约定。跟企业约定的主要内容是他们是以企业生产为本位的带薪学习的劳动者,跟学校约定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三年学习、工作的交替后能够顺利通过对应领域的从业资格认证,逐步成为能够胜任企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员工。由此可见,他们的身份既是生产者又是学习者,他们是带着企业要求到学校学习的,他们的学习目标是让自己成长为企业需要的生产者,所以准确地讲,他们的身份是学徒。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中职教育主要是让学徒逐步适应企业生活,毕业后就能顶岗生产为企业服务。因此,班集体建设的主要功能应该是培养学徒的职业素养,帮助学徒尽快适应企业生活。对此,班集体建设需要立足于企业文化,从企业生产管理入手。例如,制定班级常规管理制度时,应将学习和工作要求、课堂学习与企业工作纪律、教室环境与车间工作环境等具体要求结合起来。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就是学生适应企业生活的过程。因此,根据被管理者的学徒身份进行班集体建设,是实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有力保障。

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成效

近两年,江苏省姜堰中等专业学校一直在围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班集体建设开展工作,将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于班集体建设的始终。如今,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斐然,这些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融入企业。据调查,合作企业对学生的能力极为肯定。现通过表1对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实施前、后各5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加以说明。

五、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中职学校班集体建设需要在校企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通过精心组建班级管理队伍,根据被管理者的学徒身份进行有效的班集体建设。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把企业所需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入学校教育过程中,激发学徒的学习动机,为提升学徒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1).

[2]崔陵.现代学徒制试点 中职学校亟待走出的五大误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7).

[3]马国峰,张立场,袁春季.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1).

[4]于跃忠.校企合作下构建实训教学学情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

猜你喜欢

综合职业能力班集体建设现代学徒制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忽视也是一种爱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温暖童心,让孩子恋上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