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面故事

2018-01-16李馨

大众摄影 2018年12期
关键词:布列创刊号题字

李馨

2018,《大众摄影》创刊60周年,我们特别推出“封面故事”栏目,希望借以重提、梳理那些由封面延展开来的摄影往事与现象。在《大众摄影》即将迈入新的一年之际,我们再次回到原点,将目光落在了1958年7月创刊号的封面上。

这张不大的封面照片,首先进入读者视线的是一个沸腾的工地场景——北京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工地。从1958年年初开始,数十万建设者日夜奋战,用了半年的时间修建了十三陵水库。这项浩大的工程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注,也成为文艺界创作采风的基地,黄永玉、李可染、吴作人等大家都曾在工地上进行创作。摄影界也安排了50多名会员,加入到采风创作的队伍中。封面照片上正在创作过程中的两位摄影家是来自香港的薛子江、上海的杨子颐,而记录下这一画面的,正是参与筹建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并担任驻会副秘书长的摄影家陈勃。

1958年筹备创刊之际,《大众摄影》首任主编、时任中国摄影学会秘书长的吴群,找陈勃商量创刊号封面和稿件事宜,谈及陈勃在十三陵的拍摄时,在大量的照片中选定了这张帶有摄影家形象的照片作封面。而同样由陈勃拍摄自十三陵水库工地的另一张代表作《雨越大干劲越大》则刊发在同年的《中国摄影》杂志上。

后来的回忆文章中,陈勃还提到了一个人——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一布列松。曾在1948年底作为《生活》杂志特派记者来中国拍摄的布列松,1958年应邀再次来到中国。恰逢十三陵水库工程进入尾期,布列松在中国摄影学会安排下,由陈勃陪同到现场拍摄。一看到热火朝天、宏大雄伟的劳动场面,布列松便直呼“太了不起了!”。在谢绝了水库领导的好意“安排”后,他直奔工地,不停地按动快门,就像是“机枪射手”,而中国同行则因胶卷紧缺等原因要思忖再三才会按下一次快门。为了不让被摄者注意,他还特意躲进工地帐篷从底部缝隙抓拍。布列松的拍摄方法,完全不同于“宣传”“摆拍”等当时中国摄影界占主导的摄影规则与理念,那次拍摄,给陈勃留下了深刻印象。

创刊号上的刊名题字,由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题写。1959年7月,毛主席特别为《大众摄影》题写刊名,后因得知已使用郭老手书,主席遂批示不要再更换题字。现在,每期杂志的版权页上呈现的,就是毛主席当年的题字。创刊号封面上的徽志,是由著名邮票设计家邵柏林在1956年为中国摄影学会设计的会徽,照相机快门打开时的裂隙构成的“人”字,象征摄影是为人民服务,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小花。

猜你喜欢

布列创刊号题字
《青年》杂志创刊号封面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
为《历史教学问题》创刊60周年题字
亨利在英国
被遗忘的仪仗队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初航》
庆祝本刊创刊二十周年纪念题字选登
《孙子学刊》创刊号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