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节约理念在三峡坝区西园的具体体现

2018-01-16李家芬

现代园艺 2017年8期
关键词:西园花木兰三峡

李家芬

摘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定义,就是用最少的土地、水资源以及资金,同时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极少干扰的园林景观。本文以三峡坝区西园为案例,详细分析了生态节约理念的体现形式。

关键词:生态节约理念;三峡坝区西园;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节约理念具体体现

宜昌市三峡坝区西园占地78hm2,位于宜昌市三峡坝区左岸,原为三峡工程施工区左岸砂石料弃渣场,2008~2010年完成地形调整、排水系统、园林生态修复等全部施工。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渣场地形调整、场地平整、种植土摊铺、边坡处理、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园路等;植物有乔灌木栽植、片植地被植物、宿根花卉等。西园建成后,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修复,现在各种植物生长茂盛,植物群落已经非常稳定。

西园建设从景观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各个阶段都贯穿和践行着生态节约理念,是具有较高资源使用率和较少资源消耗的公园绿地。

1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的概念

生态节约型的园林景观,就是用最少的土地、水资源以及资金,同时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极少干扰的园林景观。基于生态节约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统筹全局,借助科学的方法和高水平的管理手段,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最终创造美好的城市生活环境。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园林景观的施工及养护管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循环,使公园绿地景观增值。

2生态节约理念在三峡坝区西园建设各阶段的具体体现

2.1因地制宜进行地形改造

现在的西园原为三峡施工区左岸砂石料弃渣场,为修复弃渣场的生态环境,在设计中,充分融合生态恢复的工程技术,低成本地营造生态景观(图1)。

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纵向高差从丘陵山体向江边平台过渡,横向沟壑、山脊自然呈现,营造峡谷、山丘、沟渠及水塘、自然林等多样的园林空间。进行地形改造设计时,根据原有地貌,不进行大的工程土方挖、转运和回填,合理解决现场土方平衡。

2.2陡峭高边坡使用生态加筋土挡墙+混播灌木籽

全园无钢筋混凝土挡墙结构,几处陡峭边坡用生态加筋土挡墙+混播灌木籽进行垂直绿化(图2),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生态效益,节约了施工成本和养护成本。

加筋土挡墙结构是一种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形成的复合体,即在土体中按一定的方向铺设具有较高拉伸模量和抗拉强度的筋材,从而增强土体的稳定性,提高土体强度和抵抗不均匀沉降以及限制水平位移的能力。具有结构轻、刚度大、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加筋土挡墙与传统的混凝土挡土墙相比较,可以节约20%~50%工程造价。

根据本工程的景观特点要求,即早期覆盖和后期生态稳定的要求,选用狗牙根和多花木兰。具体为狗牙根10g/m2,多花木兰10g/m2。将草种、改良土拌合后装入网眼袋中约10cm左右,然后装入耕植土至40~50cm,将网眼袋封口。按模架及拉线控制网眼袋位

雨水收集塘能蓄积雨水,当暴雨来临,塘内水面超过溢流管道口,溢流管道是与市政排水管网连通的,多余的雨水就顺市政管网排走(图4)。全园有4个雨水收集水塘,最大的有近8000m2,形成了自然水塘湿地景观,有的水塘边种植有池杉,有的在可能淹没区种植极耐水湿的池杉、柳树,在水湿区生长有水生植物。

2.4植物选择以适地适树为主

用丰富多样的植物造景体现绿色生态景观,在乔木品种的选择上,按照适地适树原则,绝大多数选择具有三峡地域特色且生长表现良好的品种进行栽植,按照高低错落、大小搭配、层次丰富的原则,同一品种控制在2~3种规格。主要乔木树种有桂花、枇杷、雪松、栾树、银杏、香樟、白玉兰、广玉兰、柚子树、柿树、乌桕、乐昌含笑等品种。山坡上种植耐旱耐贫瘠的杜鹃和火棘等灌木。乔木林缘成片自然式种植花灌木,主要有梅花、桃花、紫薇、红叶李、碧桃等,花开时节色彩斑斓,提升了园区景观效果。

边坡播种的灌木选用多花木兰+盐肤木。多花木兰植株高1.2~2.4m,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枝叶茂密、覆盖度大、寿命长,能有效截留水滴,发达的根系能固土保水,防止土壤冲刷,是一种抗性强的水土保持树种;多花木兰花序大,小花多,颜色淡红,花期长,也是很好的绿化植物;多花木兰的根系上有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

注重利用当地乡土材料制造特色景观,边坡植物以多花木兰为主、间植有秋色叶的乡土植物盐肤木和早春开黄花的乡土植物千里光。空旷的区域适当片植乡土植物丝茅草,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而且可以降低维护和运输等成本,充分体现了节约的理念。

总之,全园在植物组合配置上,尽量模拟本地的自然植物群落系统特征,形成疏密有致的自然片林,开阔区域地被喷播适应性强,自繁能力强的狗牙根和白三叶草籽及野花组合,非开阔区域的乔木种植,每2个相邻的片林以1~2个品种为主,其他品种为辅,形成特色植物丛林景观。

2.5保护名木古树和保留江底清理上来的大块花岗岩用作景观石

陈家冲渣场区域原本有当地居民居住,因建三峡工程迁居,但现场留有一些大树、古树,在三峡工程施工和本工程施工期间,对这些大树、古树进行了移植或就地保护(图5)。

另外,三峡工程施工时,从江底清理上来不少大型花岗岩石,形状各异,具有较好观赏价值。在地形改造施工时,对这些花岗岩石不进行破解和挖坑深埋处理,而是就地摆置,既降低施工成本,又增添綠地景观。

2.6绿化种植选择合适的栽植季节,节约种植成本

宜昌市辖区的三峡坝区,受三峡峡谷地带的影响,气候呈冬暖、春早、夏热、秋雨、湿度大、云雾多、风力小、霜雪少等气候特征。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及工程施工进度要求,以及多年在三峡坝区植物种植的经验,合理安排不同植物种植的时间,不为赶工期而一味在非栽植季节进行苗木种植,在当年的5~9月不进行苗木种植,种植施工避开这段时间,降低植物种植成活期间的管护成本,如高温季节的遮阳、灌溉和常绿植物适当增加土球、落叶植物需带土球、生长活力素及抗蒸腾剂应用的施工成本等。

2.7科学管理,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主要有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清除杂草、中耕松土、排渍等内容。

工程竣工移交后,应尽快恢复移栽苗木的生长,使其达到苗木应有的观赏效果,稳定本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养护管理的重要责任。只有重视生态节约理念,合理运用人力、物力资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实现植物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循环。

在绿地杂草清除工作中,为防止本地侵占性强的芭芒草和构树等,要求对其除早除小,连根挖除,严禁这2种植物在公园内生长超过1年,降低后续养护成本。除了地被花灌木安排人工清除杂草外,大面积的草坪地被用割灌机进行割除。植物和草坪修剪下来的嫩枝叶和草屑集中进行堆沤,沤制好后洒到乔木树盘周围,既能保墒又能增加土壤肥力,实现循环利用。花灌木冬季施基肥挖沟槽时,每年逐渐往外扩,诱导根系向四周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全园分布有大小集水塘,再加上植物本身涵养水分的功能,基本上不需进行灌溉浇水。遇到大旱天气,抗旱浇水浇则浇透,节约浇水次数。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防,在最好的防治时期进行农药喷洒,既能起到防治效果,又能减少喷施次数。通过上述经济合理的管护措施,既实现了园区的绿化美化,又减少了管护成本。

3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节约理念虽然在设计阶段体现很重要,但在施工阶段及养护管理阶段同样重要。三峡坝区西园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维护的各个阶段,始终以节约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与本土特色相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实现了生态修复、美化环境和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完美结合。

(收稿:2017-03-14)

猜你喜欢

西园花木兰三峡
王春艳:战“疫”场上的“花木兰”
从儿童的审美角度赏析经典人物形象
游西园
花木兰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
公子家
题小松
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
花木兰从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