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大气环境部分的教学研究

2018-01-16谢玲莉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气环境高中地理效率

谢玲莉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地理课堂大气环境教学策略,提出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对比各个大气环境因素基本概念、做好知识与实践的融合等措施,以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大气环境相关内容,全面提高地理知识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 效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B-0130-02

大气环境作为近年来考试的热点,频繁出现在高考的题目中。出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大气环境的认识,加强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现阶段,我国大气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如雾霾、干热风、台风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因而,大气环境的教学应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大气环境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大气环境问题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地理教学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的考查形式往往采用“题—图结合”方式,通过给学生一张气象图来剖析隐藏其中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形成敏锐的图像观察力。当下,学生在接触气象图后,往往不能立刻判断气象图所考察的内容,思考过程中容易出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一)掌握图像中所包含的地理知识。在地理大气环境部分中,学生需要识记大量的气象图。例如气压带图、风带图、大气环流图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灵活掌握,能够清晰画出各个气象图的基本结构。笔者在培养学生读图技巧时,首先会给学生抛出疑问,引导学生去分析气象图的基本原理。笔者在讲解三圈环流时,首先会让学生去观察气象图的特征,然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该图像中,三圈环流究竟是哪三圈?”这时,学生通过分析三圈环流图得出:“三圈环流分别为赤道与北纬(南纬)30°带形成第一圈环流;第二圈环流为北纬(南纬)30°与北纬(南纬)60°左右形成的环流;第三圈环流为北纬(南纬)60°与极地形成的环流”。接着,笔者会让学生去分析各个环流形成的导因,实现对知识原理的把握。在这个时候,笔者会引导学生道:“在分析大气环流时,大家一定要结合地转偏向力和气压带去分析”。首先,学生在分析气流从赤道向两极运动时,通过左右手定则,分析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靠右,气流在向北运动时受到向右的力,在北纬 30°时气流下沉。这个时候,笔者会问学生:“气流大量聚集时该地的气压怎么变化呢?”学生立刻可以分析出该地的高压带。接着,笔者会引导学生道:“赤道气流减少气压下降,而北纬 30°地区气压升高,气流应该怎样运动呢?”此时,学生立刻理解第一圈环流的导因,并将该处气流运动围成一圈。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第二圈环流和第三圈环流,明确其中的基本内涵。

(二)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敏锐能力。在学生充分掌握各个气象图的基本原理后,需要学生形成对图像的敏锐能力。学生在看到气象图后,立刻可以断定该图考查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做题效率,实现问题又好又快地解决。笔者在讲解气象图时,首先会问学生:“各个气象图是否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呢?如果存在說明其特殊之处。”此时学生通过对比各个气象图,得出各个气象图有自我独特之处。例如,大气环流图显著的特征是“一圈环流”和“三圈环流”;气压带独特之处为随着太阳运动而不断变化;风带的独特之处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线”。通过这几个独特之处,将它们区分开来。一旦有类似的图像,学生立刻可以断定此处所考查的知识点,快速地将这部分知识从脑海中抽出来,提高对问题的解决效率。

二、对比各个大气环境因素基本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大气环境教学中,大气因素概念是需要学生深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出现概念认识的偏差影响最终的结果。例如,在大气环境组成因素中,包括气旋、反气旋、冷锋、暖锋、高压带、低压带,等等。这些内容如果不加以区分,学生很容易在考试中出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对比着来学习知识。

笔者在对大气概念教学时,首先会结合具体案例来理解大气环境。例如,在讲解锋面雨时,笔者会问学生:“大家是否了解长江地区的梅雨季节呢?”此时,有的学生回答道:“梅雨季节是发生在梅子成熟时期,该阶段天气持续下雨。”这个时候,笔者会问学生:“梅雨是怎么产生的呢?属于哪一类气象概念?”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后回答:“梅雨属于锋面雨,它是暖气团和冷气团形成准静止峰。”此时,笔者让学生去解释冷锋、暖锋的概念,并且将降雨特征和气温气压变化列举出来,通过对比来实现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这时,学生通过分析冷锋、暖锋的气象图,将它们之间的区别列出来。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上升降雨发生在锋后降雨。由于冷气团属于下沉气流,锋面移动过后地区的气压上升、气温降低。而暖锋恰恰与之相反,暖锋为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降雨发生在锋前。暖气团为上升气流,暖锋过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这时笔者给学生总结两者的区别为:“降雨发生位置、锋面过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够灵活掌握各自的特征。

大气环境因素的概念复杂多变,很多内容相似程度极高。为充分掌握各自的独特之处,需要学生对比着来学习,掌握各不同知识的核心内容,实现对知识的把握。

三、做好知识与实践的融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可度

大气环境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解答书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对知识的认可度。当下,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解决,实现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笔者在讲解完大气环境相关知识后,会让学生去分析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气象问题,将这些内容详细地列举出来。这时学生纷纷列举:“地形雨、寒潮、台风和冰雹等。”这时,笔者会让学生去分析台风的成因。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分析。笔者在这个时候会引导学生结合气旋和气压带去分析,学生通过之前的知识得出,台风是热带气旋产生的,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此时,该处气压显著下降,与陆地高压形成环流,从而形成高温高湿的气象环境。笔者此时对学生说:“天气预报正是研究热带气旋的运动规律,通过预判其运动轨迹来提前预防。”这时,学生对大气环境知识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认识到大气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突出作用。接着,笔者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例如,夏季海边早晨风是从海面吹向陆地,而到晚上风却是从陆地吹向大海,笔者会给学生提示要考虑温度变化。学生综合陆地和海面比热容的差距,得出早晨陆地气温升高较快形成上升气流,该处气压下降;而海面气温升高较慢气压比陆地高,形成海风吹向陆地;而晚上陆地气温下降的快,而海面气温下降的慢,陆地的气压高于海面,形成陆风吹向大海。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融合。

高中地理中大气环境部分,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需要学生灵活掌握。只有做好大气环境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策略,从引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对比各个大气环境因素基本概念和做好知识与实践的融合三个方面出发,全面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水平,真正使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赵红超.对地理读图启发式教学的认识及运用[J].才智,2011(33)

[2]赵守拙.三圈环流中的“非常6+1”[J].地理教育,2007(5)

(责编 周伟琳)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气环境高中地理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大气环境监测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Android平台下的空气质量和天气情况查询应用设计与实现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