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8-01-16张洁
张洁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小学美术在进行改革的同时,也推动了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美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应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美术教师应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让小学生深入体验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97
美术教学的本质是为了让小学生在感悟美的基础上,可以创造美。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就需要美术教师在平常教学中注重提高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确保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丰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小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好地学习美术。
一、 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美术作品都有其背后的含义,很多时候,这些背后的含义要比单纯欣赏作品更有吸引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度拓展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鉴赏美术作品,而是需要着重讲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样既能够集中学生听课注意力,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知识层面,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度的认知,了解创作者的个人背景,而不是简单随意地理解作品。以前的美术课堂中,教师过度重视展示最后的成果,整堂课程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开展,对于一些有着美术天赋或者思维较为开放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内向型,特别是缺乏想象力的学生而言,只结合这一个美术主题来画出一幅作品,实属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教师能够对故事巧用,引导学生开展美术绘画。例如,在以画一幅“小动物”为题的美术课堂中,对于一些没有想法的小学生而言,美术教师可通过讲述一些寓言故事来刺激学生作画的灵感,使学生能够将自身所表达的故事完整的画出来。这样学生既可以完成美术作品,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
二、 运用表演形式,提高小学生创作水平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以点、线、面等绘画方式,利用各种工具材料,构成了一幅美术作品,在视觉感官作用下直接将作品信息传递给人脑中,并作用在心灵中。小学美术课这一特征,要求我们要有多种样式的教学方法,其中表演方法广受人们喜爱与青睐。小学生都喜欢看魔术表演,例如,在学习《百变团花》这节课程中,我说:“同学,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学生们一听到我说要变“魔术”,一下子注意力就被击中了。我拿出了一张彩色卡纸,说:“我要将这张纸变成一朵雪花,你们要认真观察。”我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用剪纸方法完成了一朵美麗的雪花,当我打开手中卡纸后,所有学生都为我的魔术鼓掌。这时候,我结合本课程的难点以及重点知识针对性讲解,然后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学生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了作业。可以说,表演是一门综合型艺术,很多时候要借助于动作、道具以及语言来创造角色。例如,在学习《面具》这节课程中,我让小学生回到家中后,与爸爸妈妈共同制作面具,在上课时开展话剧表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表演中,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与小学生积极交流和沟通。这样既能够让小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也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小学生的个性,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运用游戏方式,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想要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有趣性与生动性,教师应运用游戏教学方法。由于游戏是一项适合儿童参与的活动,也是学生如痴如狂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美术游戏教学,大大提高美术欣赏教育教学的趣味性与丰富性,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美术多方面能力。例如,在教学《画汽车》这节课时,我结合学生性格特点,组织学生将自身喜欢的汽车画出来,之后组织小学生来开展赛车比赛,小学生普遍都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大多数小学生都会讲到自身设计的车最好看、最棒,这时我应客观评价每位小学生的作品,对作画水平高的小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
四、 以组织竞赛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美术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结合自身职业素养,转变传统观念意识,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开展作品竞赛式活动,大大提高小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吊饰》这节课程中,我让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创作,并给每个小组命名,看看哪个小组吊饰做得最好、变化最多。在这些作品中能够充分展现出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欲望以及拓展了学生创作思维,这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注重课外活动,提高美术教学实用性
人们的审美能力就是判断与评价现实事物中出现的心理感应能力。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在教学《大树的故事》这节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如:树根、树干、树洞,树冠,树枝、树叶等,并通过想象创作一幅有关大树的画。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到户外观察探究,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自然生活。只有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提供更多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提高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确保欣赏作品的内容能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进而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针对性,并选择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当的作品,全面激发学生美术知识学习的欲望,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和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施红英.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
[2] 沈卫华.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2011(3).
[3] 石宝艳,杨广文,张永权.从“童话——童画”引发小学美术教师培训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