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有效对话中构建历史生态课堂

2018-01-16王晓洁

关键词:有效对话生态课堂高中历史

王晓洁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激扬生命,生态课堂对话教学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历史对话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以“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谈在有效对话中构建历史生态课堂应把握的五个“度”。

关键词:有效对话;生态课堂;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3-035-2

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呼唤激扬生命。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话教学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与生成、多元评价等对话形式,促成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知识与能力的互补、情感的交融,呈现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中,生态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

1.对话偏离文本、游离主旨。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甚至偏离文本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还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删减或更换。一味追求对话的数量和课堂气氛的热闹,忽视了实际教学效果。

2.对话预设专制、忽略生成。在有些对话教学中,教师表面上似乎在鼓励学生发表各自见解,其实是早已预设好了问题模式和答案,一步步“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为避免“节外生枝”,不给学生创设发问和质疑的机会,课堂话题生成常被教师在不经意中“格式化”,导致对话的僵硬或固化。教学忽视学生的灵动性和鲜活性,制约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话不断走向形式化和浅层化。

3.对话缺失教师引导、评价贬值。在对学生课堂对话评价时,有些教师语言单调空洞,一概以“好”、“很好”、“不错”做笼统评价,至于好在哪里,不错在哪里,怎样才能更好,教师缺乏点拨、归纳和发表自己的感悟等手段,起不到“授业解惑”作用。

4.對话匮乏生生交流、精英独霸。有时教师提出对话话题时,答案很快从个别学生口中说出,教师也兴奋地忙着表扬。这背后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大部分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感悟过程的机会,思路就已被同化了过去。课堂成为精英生们演练空间,大多学生被动接受别人“对话”的成果,对话机会严重失衡。

那么,如何提高生态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呢?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2《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谈在有效对话中构建历史生态课堂应把握好五个“度”。

一、寻找好角度

对话话题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寻找最能体现核心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角度,并力求采用新颖的方法,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使话题富有启发性、新颖性和灵活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讲授“罗斯福新政背景”时,如从常规角度提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什么?”这样的话题易使学生感到索然寡味,难以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可以设计如下的话题:模拟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

两位学生扮演候选人(胡佛和罗斯福)发表竞选演讲,学习小组成员为助选团队成员。全班同学扮演选民,进行投票。老师扮演记者采访选民,访问内容是投票对象及理由。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二、把握好精度

要把握话题的精度,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现状,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生成的疑点,并设计出逐层递进的对话话题。

重点和难点话题往往是预设性的,起着导引对话的进行和推动对话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作用。疑点话题则是生成性的,引导学生主动地质疑,并以疑点问题为对话话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疑、解疑能力以及科学的探究和创造精神。

例如,对课程标准详细解读下,确定“罗斯福新政”一课的重点是新政的内容和影响,难点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行了如下的话题设计:

上台伊始,罗斯福心中并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的蓝图,……从后来实践的新政主要内容来看,可以用“三R”来概括,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和改革(Reform)。

——《世界通史·现代卷》

(1)如果你是罗斯福的“智囊团”,你会如何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福利方面为罗斯福出谋划策?

(2)新政超市: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把新政内容放入相应的“篮子”,并阐述理由。

(3)穿越时空桌边闲话: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学生对这段对话可能产生疑点:为什么马克思对新政“心动”“心忧”“心灰”。

(4)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

将学生的疑点问题作为对话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三、设计好难度

在话题设计时要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把话题的难度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青少年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例如:在分析罗斯福新政内容时,可以设计如下话题:(1)“新政”首先从哪个生产部门开始的?为什么?(2)“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3)有人说罗斯福是“赤色分子”,你同意吗?(4)“新政”在工农业上如何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5)“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有什么特点?endprint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了解新政的主要内容后,进一步设计话题:(1)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什么显著不同?(2)各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措施对于缓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3)罗斯福新政的理念是什么?

四、处理好广度

话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以中等生为主体进行话题设计,在关注主体的基础上,引领优等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学困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使他们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示,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所以话题设计时可以选择人人都有话说的、答案不显山露水的、有争议性和挑战性的话题。

例如:在进行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话题(1)现在请和罗斯福医生一起给30年代生病中的美国开新药方,并向民众解释这些药方的针对性和疗效。(2)以专家身份对罗斯福新政药方进行鉴定。

另外,延伸拓展话题在初步达成目标后,进一步拓展思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开放心态和科学精神方面。

例如:在总结本节课内容后,设计如下话题:

新政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开设了工厂,创造了工作机会,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国家崛起当走和平发展之路,战争挽救了罗斯福新政,产生冲突,启发学生课后进行继续探讨。

五、运用好“尺度”

这里的“尺度”是指课堂对话评价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科学评价,及时反馈。一是坚持发展性评价,正确的回答要肯定、鼓励,错误的回答要点拨、引导。二是坚持开放式评价,带动学生一起参与课堂对话评价活动,通过师生、生生的多边参与、交流,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三是坚持总结性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之后,教师要做好小结,对课堂教学对话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

生态课堂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一種追求,或者说是一种理想。对话教学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和理念。生态课堂有效对话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历史教育教学路径。在新课程改革中,千万不能停止我们的理想,更不能失去我们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02).

[2]邱美琴.对话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

[3]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学报,2004(03).

[5]刘波.走出教学误区,打造高效课堂.中国教师报,201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对话生态课堂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有效对话——让儿童的灵性在课堂上飞扬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有效对话,构建灵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