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8-01-16马建敏

学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建敏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教育、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教育是我国用宪法规定的强制执行的国民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同时,教育的本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态度,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0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42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学习数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还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开拓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理解能力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主动。

一、 建立“生本课堂”,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应试教育下教师和家长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生本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人,应该能够积极地发现数学问题,通过探究与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自己的主动性。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掌握该部分的解题技巧,为学生设置问题:“一套衣服打完7折后,价钱为280元,问原价是多少?”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运用数学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爱好。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派一个代表将自己小组内讨论出来的答案写在黑板上,然后集体讨论解题步骤和方法。这道题的正确解法是“280÷70%=400(元)”,有很多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没有跳出惯性思维,用70%乘以折扣后的280,结果当然不对。

学生通过独立解题和思考,避免了惰性思维的产生,能够积极发现题目中的问题,使用探究方式,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教师应该避免使用填鸭式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巧用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适合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在课堂上踊跃表现自己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性格内向、解题出错的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打破学生的定式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1]。

二、 设置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一半,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定义、公式和解题思路,还学会了与人合作、探究观察、推理判断等能力。学生将来都会走向社会,在学习活动中掌握一些生存技能和学习技巧对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教学情境中探究和思考,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室外,到操场上去为学生讲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传授学生辨别方向的方法,使学生在游戏式活动中对方位会有更深的认识和体验。在教学情境中,创设自由、活跃的探究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2]。

三、 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将数学教学材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利用有趣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在动手操作中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3]。例如,在求圆柱、圆锥和圆台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制作这些图形,然后拆開图形,观察这些图形拆分后的图形,探究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设置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使用观察、分析、试验、归纳等思想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评价,考虑到学生在认知发展阶段中差异性、互补性和不平衡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合法利益[4]。

四、结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动力。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正处在对所有的事物产生好奇,探知欲和模仿心理比较强的时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自主学到的知识点,比教师强制要求和命令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要好。教师要想保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纯金.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几点做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4(7).

[2] 石彩霞.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学周刊,2017(6):124.

[3] 谭群.论初中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J].魅力中国,2014(27):113.

[4] 张玉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9):191.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