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鲜活
2018-01-16宋亮
宋亮
某网站曾经进行了一项有关中华历史文明的调查,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历史知识严重匮乏。一张满分为100分的问卷,平均得分仅为27.69分,只有1.5%的人取得了及格的成绩。如此成绩,让我们这些历史教学工作者汗颜。但调查同时显示,青少年历史知识欠缺并非“不想学”或“认为历史知识不重要”,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中国历史有较高兴趣,九成以上的认为了解中华文明史极为重要。那么,为什么被调查者的成绩如此令人大跌眼镜?我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把“活”的历史教“死”了。
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情况,历史教学工作者责无旁贷。如何让历史教学鲜活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呢?笔者将自己在课改中的一些做法、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准确定位
初中历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国民的基本素质,并不是培养史学专家的。因此,我们在从事历史教学的时候,首先应准确定位。
记得开学第一节课,在讲解我们为何学历史的时候,我曾经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将来准备做什么样的工作?学生们畅所欲言,答案很多。然后,我接着问:“做这些工作还要学历史吗?”刚才很活跃的课堂一下变得安静了很多。因为刚才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中有科学家、有音乐家等,但没有一位想成为考古学家或历史学家的。同学们都在暗暗地问自己:“还有必要学历史吗?”我首先请刚才回答将来希望能成为演员的同学起来回答,他羞羞答答地回答:“好像……不用。”我没有过多地解释演员为什么要学历史,而是举了一个某知名演员身着太阳旗的例子。同学们一下都露出了笑容。虽然我没有过多地解释,然而每一位同学都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因为它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我想只有让学生明白了这一道理,历史这门科目才不是负担,学习起来才能轻松。
二、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爱学、乐学、会学,学习对他来说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的《百家争鸣》一课,这篇课文没什么故事性,都是一些学派观点,对于十二三岁的学生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整个课堂一改以往活跃的气氛,显得很闷。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兴趣呢?在我按课文顺序讲解到儒、道、法三家在治理国家问题上的区别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该班有位同学因为在校园内破坏公物被政教处处分。能不能以此为突破口呢?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下了这么一道题目:请你用儒、道、法三家中你所欣赏的学派观点说一说针对校园内出现的破坏公物的行为应如何处置。因为本班有位同学刚刚被处分,所以一下子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了起来。
有同学用儒家的观点主张应该教育,如果一味地只是处罚的话,也许会给他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对其成长非常不利。
有同学用法家的观点主张应该惩罚,认为只是对该同学进行教育不进行处罚的话不能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从而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我认识到了只有让学生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挖掘。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善于发现,做一个细心人,充分考虑所教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充分联系生活,就不难得到启发。
三、积极对话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业。”这是一种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是听众。在教学中,教师常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对自己绝对听从。有人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之为“独白式”教育。这种教育虽然进行着表演,却没有观众。在“独白式”教育中,一方面,教师更关注的是自己的表演,而不关注学生(观众)的反应;另一方面,学生很少有表演的机会,即使表演,教师也不愿当观众,甚至有些教师面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是积极地引导,而是一笑了之。然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正如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所说:“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的学生及学生式的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是由于孟子、董仲舒、朱熹、康有为等学生的不同理解和阐释,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儒家文化。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