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演讲 文采飞扬
2018-01-16
【写作指导】
演讲稿一般都是在比较隆重的仪式上或者是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有规范的演讲内容和形式,人们可以通过演讲来交流思想和感情,表达见解和主张;宣传倡议某种精神或活动等。演讲稿往往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并使他们在思想上认同或信服。
所以,演讲稿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针对性。演讲是一种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为了能够晓谕听众,打动听众,“征服”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一是作者提出的问题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听众所关心的、接受的,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其次是注意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层次,语言表达要有针对性。
第二,鼓动性。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稿也不例外。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稿首先需要激发听众的情绪、调动听众的感情。这就要求演讲稿的思想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要精辟,有独到之处,发人深思,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下面我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讲解演讲稿的写作。不同的演讲稿,切入方式固然有所不同,但是就基本形态而言,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構成的。
■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开头便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如1941年李卜克内西《在德国国会上反对军事拨款的声明》开头就说:“我投票反对这项提案,理由如下……”
(二)交代背景,渲染情境
林肯的《在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讲》中开篇提到:“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从美国历史说起直到这次公墓落成的意义,林肯为自己的演讲渲染了一种凝重庄严肃穆神圣的氛围。
(三)开头发问,引人深思
引导听众思考一个问题,并由此造成一个悬念,引起听众欲知答案的期待。例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1854年7月4日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市举行的国庆大会上发表的《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一开讲就能引发听众积极思考,把人们带到一个愤怒而深沉的情境中去:“公民们,请恕我问一问,今天为什么邀我在这儿发言?或者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独立宣言》中阐明的政治自由和生来平等的原则难道也普降到我们的头上?因而要我来向国家的祭坛奉献上我们卑微的贡品,承认我们得到并为你们的独立带给我们的恩典而表达虔诚的谢意吗?”这样的发问,渲染氛围,引起听众的疑问和深思,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名言警句,文采斐然
通过内涵深刻、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来引出后文的内容。如一个大学生的演讲稿,标题是《看轻自己,赢得人生》,开头就很精彩:“著名诗人鲁藜说过:老是把自己看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不如把自己当成泥土,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开头通过珍珠和泥土的鲜明对比,很恰切地引出看轻自己的必要性。
■
所谓高潮,即演讲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在主体部分的行文中,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要精心安排结构,逐层展开。
(一)并列式
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表现,其结构形态呈放射状,宛若车轮之轴与其辐条。而每一侧面都直接指向中心论点,证明中心论点。
(二)递进式
即由表及里,采取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的方法,最终揭示深刻的主题,犹如层层剥笋。此外,演讲稿用过渡句,或用“首先”“其次”“然后”等关联词来区别层次,也是使层次清晰的有效方法。
■
演讲稿的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或倡议。无论以哪一种方式收束全篇,都应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有余音绕梁的效果,使听众精神振奋,并促使听众不断思考和回味。切忌画蛇添足,给人以拖沓啰嗦的感觉,也忌讳草草收笔,让人觉得虎头蛇尾。
【经典引路】
马丁·路德·金被誉为近百年来最具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他的演讲具有强大的力量。据记载,当时与会的黑人唱了一天圣歌,听了一天演说,身心疲惫,艰于站立。但当马丁·路德·金上台时,人群顿时沸腾起来。他的演说铿锵有力,雄浑苍凉,激昂雄辩,震撼人心。《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词成为了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
接下来我们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篇经典的演讲稿。
(一)善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作者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继承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促使听众更加清醒地投入战斗。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作者把黑人为自由、平等而奋斗所到来的那一天比作秋天,用“酷暑”生动而简洁地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表现出了黑人为“秋天”的公平到来而战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作者还用“灯塔的光芒”“欢乐的黎明”来比喻林肯总统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不义之火”来比喻摧残压迫黑奴的势力,用“漫漫长夜”来比喻黑人长期遭受压迫的悲惨命运,用“镣铐”“枷锁”“孤岛”“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所受的种族压迫与种族隔离,形象地表现了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给黑人带来的深重灾难。
(二)善用排比,飞流直下营造一泻千里的气势。endprint
“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绝非是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盘石上的时候。”作者一口气用了五个“现在是……时候”,以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凸显为自由、民主、平等而战的重要性,同时显示出斗争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在谈到“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时,马丁·路德·金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黑人为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坚定决心。在阐述梦想时,一连用了多个“我梦想有一天”,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美国黑人获得自由、民主和平等权利后的美好蓝图,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三)善用反复,巧妙回环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奴役。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作者多次使用“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个时间状语,起到了强调作用,《解放黑奴宣言》签署一百年后,黑人人权状况并未得到改善,反而每况愈下,强调了种族歧视的历史痼疾依然未得根除的现状,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反思。
【学生习作】
青年当爱国
◎张 阔
如果说,青春是歌,那就唱出雄壮辽远的高昂气势;如果说,青春是画,那就描绘出磅礴的万里江山;如果说,青春是路,那就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中最宝贵的是青春,青年人最宝贵的是爱国。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际遇成就不同的英雄,但爱国的情感在名垂青史的英雄中卻是一脉相承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范仲淹的爱国心;“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这是文天祥的爱国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爱国心;“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这是秋瑾的爱国心。雷锋说:“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老山前线的战士说:“要是为钱,给我一万元让我在猫耳洞里待一分钟我都不干,但只要祖国需要,我愿在这待上一辈子。”这些感天动地的铮铮誓言,这种发自肺腑的满腔热忱,是中华儿女的爱国心语,是炎黄子孙的拳拳之心。
这种爱国精神,让一代代中华儿女魂牵梦萦,让一代代华夏赤子舍生忘死,让一代代中华儿女昂扬振奋。不用说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不要说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更不用说让人热血沸腾的五四精神,只看那些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自由,意气风发的一代伟人——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立志求学救亡图存,他们流血牺牲当仁不让,他们呕心沥血重振中国。
当战争的硝烟渐渐走远,和平的曙光照耀着多情的故土。邓稼先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许海峰夺取奥运第一枚金牌,莫言获得了让国人骄傲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今,身为当代的青年,如果祖国需要,我们愿到雪域高原,做千里冰川上的一朵雪莲;我们愿到万里戈壁,做茫茫黄沙中的一株绿杉;我们愿到茫茫海面,做千里碧涛上的一座灯塔。
愿青春乘长风破浪,愿青年心怀天下志在四方。愿年轻的我们在爱国的旗帜上写下动人的诗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