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16夏美蓉阳超群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护理部重庆401254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住院

夏美蓉,阳超群,兰 群(重庆长寿化工园区医院护理部,重庆401254)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较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1]。老年人因身体功能下降,大多数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并服用相关药物,成为跌倒的高发人群[2]。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进入老龄化[3],老年住院患者日趋增多,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家庭、医患关系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中国医师协会早在2008年就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纳入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预防和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已成为医护人员愈加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品管圈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目前,已广泛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4]。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将品管圈方法用于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中,在全体圈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注册护士11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1.71%),主管护师22人(18.80%),护师27人(23.08%),护士 66人(56.41%)。文化程度:本科 6人(5.13%),专科63人(53.85%),中专48人(41.03%)。

1.2 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圈员由各临床病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主动报名加入,圈长由责任心、领导能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自发组成8人的活动团队。圈长负责小组活动的统筹安排与进度把握,辅导员负责活动开展的理论与技术指导,圈员参与讨论活动的计划安排,并分工负责各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信息反馈与资料整理归档。活动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对各圈员提出的圈名、圈徽建议进行讨论投票,最终确定圈名为“spring”圈,“s”是安全的缩写,“p”是患者的缩写,“ring”是圈的英文拼写。圈徽的中心是橄榄枝,橄榄枝外由5色心形圈环绕,下方设计成护患互握的双手。寓意在护患共同协作下,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恒心服务为患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1.2.2 选定主题 圈员从2016年4—10月全院不良事件报告中找出问题,根据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和上级政策进行评分[5],按每个问题总分由高至低进行排序,选出评分最高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作为活动主题。选题理由:进一步规范患者安全管理,深化专业服务内涵,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1.2.3 拟定活动计划书 本次品管圈活动周期定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运用甘特图确定活动的具体计划。2016年10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计划书、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2016年11月: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2016年12月至2017年4月:对策实施与检讨;2017年4月: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成果汇报。每半个月小组活动1~2次,每个项目实施及进度汇报由专人管理,同时,接受辅导员和上级部门的督查。

1.2.4 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 本院2016年4—10月收治住院患者1 119人,发生跌倒15人,跌倒发生率为1.34%。各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和经验法,从患者、护士、管理、环境因素4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影响因素调查表》,由各科室护士长按调查表内容对本科室2016年4—10月发生的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表明,影响住院患者跌倒有7个主要因素,包括患者遵医行为差、患者无陪护人员、护士安全宣教落实不到位、病区光线不充足、地面湿滑、活动区有障碍物、病区缺扶手设施等。各圈员将主要因素进行评分,并绘制柏拉图,见图1。按“二八”原则选定要因[6],将患者遵医行为差、患者无陪护人员2项主要原因作为改善重点。各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分析法[7],分别对上述2项主要原因进行要因分析与评分统计。设计真因验证检查表由圈员投票,找出患者遵医行为差的真因:(1)护士对患者防跌倒安全宣教力度不够;(2)患者对跌倒风险认识不足。患者无陪护人员的真因:(1)患者自尊心强,拒绝陪护;(2)陪护人员无精力及时间。

图1 改善前住院患者跌倒情况柏拉图

1.2.5 设定目标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8]。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圈能力为66.8%,从图1可见,患者遵医行为差、患者无陪护人员2项改善重点所占累计百分比为79.41%,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1.34%-(1.34%×66.8%×79.41%)=0.63%,改善幅度=(1.34%-0.63%)/1.34%=52.99%。

1.2.6 制定实施对策 各圈员针对真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防范对策,并从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4个方面对各项对策进行评分,按得分高低选定实施对策。每项对策均有专人牵头负责实施。

1.2.6.1 建立防范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从患者入院评估、入院安全宣教、跌倒风险告知、住院期间强化宣教、患者安全行为督导、跌倒应急处理等方面制定防范措施、流程及要求。明确各层级护士宣教职责,定期进行患者知晓宣教内容评价。根据跌倒风险评分对患者进行分级安全管理。将跌倒评分达到高风险级别、同时又无陪护的患者纳入重点管理,每班进行书面和床旁交接[8-11],开展安全管理重点督导和日常生活协助。

1.2.6.2 完善跌倒风险评估 补充完善院内Morse跌倒评分量表内容,将四肢肌力评分纳入患者入院评估内容,提高跌倒风险评分准确性。建立跌倒风险动态评估表,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及医疗处理措施进行动态评分,及时采取跌倒防范措施。

1.2.6.3 制定宣教知识图片等培训材料 从护士和患者不同角度制定预防跌倒知识培训资料。梳理完善院内防跌倒护理措施供护士学习和执行,提升护士安全宣教的理论水平。科室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防跌倒安全知识宣传册、预防跌倒十知道挂图、跌倒风险告知书等,张贴患者一览表和床头卡防跌倒警示标识,供患者、家属及陪护阅读知晓,转变跌倒安全风险认知,提高防跌倒管理意识,增强遵医行为[12]。

1.2.6.4 科内组织安全管理制度、知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 科室将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知识纳入每个月护理学习内容和新入科护士岗前培训内容,开展跌倒风险评估、安全宣教方法、模式及技巧交流。

1.2.6.5 实施患者、陪护知晓宣教内容评价 建立患者跌倒风险及防范措施知晓评价表,责任护士每周不定期评价患者及陪护对防跌倒方法知晓情况。患者跌倒风险级别越高,评价周期越长,若宣教内容知晓率未达100%,则将延长评价周期,直至达标。科室护士长、品管圈督导员及护理部每个月不定期对患者及陪护防跌倒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抽查访谈。

1.2.7 效果确认 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作为有形成果。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采用自拟评估量表对8名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科学管理意识和品管圈手法的运用能力8项内容进行集体评分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目标达标率为 112.68%[(1.34%-0.54%)/(1.34%-0.63%)];进步率为59.70%[(1.34%-0.54%)/1.34%]。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比较[n(%)]

2.2 无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科学管理意识、品管圈手法运用能力等8个方面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锻炼了护理管理队伍。

3 讨 论

跌倒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普遍存在,不仅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伤害,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影响了医患关系,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跌倒是我国住院患者报道最多的不良事件,又是生理、病理、药物、环境、个人认知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3]。传统防跌倒管理方法是对发生的单个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缺乏全面调查、系统分析和真因讨论确认,提出的整改措施和方法存在片面性,患者跌倒防不胜防,安全管理工作疲于应对,收效甚微。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防跌倒管理方法和工作模式。

品管圈是由相近、相同和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采取集思广益、全体合作的方式,遵照一定的活动程序,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解决工作中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14]。本院本着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以切实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目的,运用这一系统管理理念,按品管圈活动程序,制定活动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改善后跌倒发生率目标值,运用品管圈工具全面、客观地找出了引发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和真因。

针对护士安全宣教力度不够、患者对跌倒风险认识不足、患者自尊心强拒绝陪护等3个方面,从制度完善、宣教材料编写、护患认知培训、护士安全管理职责履行督导、患者及陪护安全行为形成调查反馈等方面制定全方位、系统化对策措施。弥补了护士跌倒风险识别和宣教能力不足短板,促使护士主动接触患者,掌握患者情况,及时干预患者、陪护不安全行为,强化其遵医行为。另外,针对基层医院大多数老年住院患者无陪护现状,在中夜班特殊时段加强跌倒高风险且无陪护患者的重点管理与帮助。在医患双方共同协作努力下大幅降低了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损伤率,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医患关系进一步融洽,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强调团队协作,群策群力,扬长避短,共同学习进步,实现目标,增强团队凝聚力。工作中鼓励员工多动脑,激发人的潜力,员工不断获得自信心、满足感和成就感[15]。在实施品管圈活动程序中还增强了护士科学管理意识、学习能力和运用品管圈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6]。本次品管圈活动形成了防跌倒制度、跌倒风险评估方法、安全宣教材料等标准化成果,促进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巩固管理成效。

[1]胡燕.跌倒风险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3):447-448.

[2]陈秋华,江婧婧,林润,等.品管圈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05-107.

[3]黄毅,佟晓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1):4853-4855.

[4]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4,32(2):37-39.

[5]雷红菊,朱娉怡,甄洁洁.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8):1172-1175.

[6]张小红,沈晓琴,夏苑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6):33-35.

[7]胡越,周艳.品管圈在降低急诊患者转运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6(3):153-154.

[8]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3-55.

[9]李金花.住院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的护理[J].中国药业,2015,24(B12):417-418.

[10]黄秋英.老龄患者住院无陪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2):312-313.

[11]冯艳艳,李秀春,杜泽园.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90-291.

[12]米小月.床头护理标识预警分级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3):109-110.

[13]田素畜,曹雯雯,唐丽梅,等.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57-859.

[14]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15]宋荣,罗杨,周顺花,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住院患者跌倒率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7-118.

[16]朱亚玲,汪南飞,林莉丽,等.品管圈在缩短出院患者离院耗时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6):50-53.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住院
妈妈住院了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