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的诊断与防控

2018-01-16曹义祥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亚急性疫区猪只

曹义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畜牧兽医站 江苏泰州 225515)

我国的非洲猪瘟疫情在2018 年首次在辽宁沈阳地区发生,截至笔者发稿,河南、江苏等13 个省份共发生49 起非洲猪瘟疫情,给养猪行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虽然非洲猪瘟不会感染人,但是大范围的疫情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猪肉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 江苏地区疫情

2018 年8 月19 日,江苏连云港确认了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发病615 头,死亡88 头。2018 年9 月3 日,江苏宜兴地区确诊了一起非洲猪瘟疫情,养殖户共有存栏生猪97 头,在确诊当日,有12 头生猪患病,9 头死亡。在疫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封锁疫区,扑杀患病猪,无害化处理尸体,并进行紧急消毒,禁止所有生猪及易感动物和产品运入或流出封锁区,积极防止疫情的传播扩散。

2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性十分强,且死亡率高达100%,对养猪业的危害十分严重。非洲猪瘟的唯一宿主是猪,包括家猪和野猪,软蜱能够携带非洲猪瘟病毒,并作为传播媒介使疾病传播扩散。猪只感染患病后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流行特点与急性猪瘟相似,但是程度更加剧烈。具体表现为呼吸系统障碍、神经症状以及全身性出血。

2.1 易感动物介绍

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感染各个品种的猪只,且不分猪只的年龄。目前,尚未发现反刍动物、猫、犬等其他动物感染非洲猪瘟的报道。在实验室条件下,给兔接种非洲猪瘟病毒后可见出血性病变,但是将非洲猪瘟病毒接种于小鼠或仓鼠后,没有临床症状表现。

2.2 传播途径

软蜱是非洲猪瘟的传播媒介,软蜱在非洲十分盛行,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患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猪只患病,则会污染其接触过的料槽、车辆、设备、衣物等,健康猪只接触后可患病。也可以通过健康猪只与患病猪只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

3 非洲猪瘟的临床诊断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通常为4~10d,时间较长的能够达到19d,个别病例的潜伏期可长达28d。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潜伏期时间较短,通常为2~5d,具体时间与感染的毒力有关。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将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发病、急性发病、亚急性发病以及慢性发病[1]。

3.1 最急性发病

最急性发病的患病猪通常在还未表现出临床症状时就突然间发生死亡。部分患病猪可见体温升高,达到41~42℃,呼吸速率加快,皮肤充血、出血等症状,患病猪死亡率高达100%。

3.2 急性发病

急性发病的患病猪表现为突然间体温升高至40~42.2℃,并且高温持续不退,经过3~4d 后开始有患病猪死亡;在发病初期,患病猪的采食情况正常,随后会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无法站立、呼吸急促的症状,偶尔可见咳嗽发生,皮肤有充血现象并发绀。眼部有结膜炎的症状,结膜严重充血,并有黏液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随着病情的发展,常会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肠炎,表现为腹泻和血便。

3.3 亚急性发病

亚急性发病的患病猪与急性发病的患病猪症状相似,但是程度较轻,且病程长,亚急性发病的潜伏期大概为6~12d,患病猪体温上升并持续高热,也有部分患病猪的体温呈不规则波动,同时,患病猪还有精神抑郁,食欲废绝,行走困难,关节肿胀等症状。部分患病猪有肺炎的症状。耳、鼻以及腹部等部位的皮肤有出血斑、发绀。在临床症状出现后6~10d,患病猪发生网状内皮系统广泛病变,引起血管病变,导致心力衰竭,最终死亡。亚急性发病的患病率能够达到60%~90%[2]。

3.4 慢性发病

慢性发病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皮肤以及关节部位的病症。患病猪精神萎靡,体温上升至39.5~40.5℃,体温时高时低,呈不规则变化。同时伴随肺炎、呼吸困难等症状。皮肤表面有坏死、溃疡、斑块或小结等病变特征,耳朵、关节部位、尾巴、鼻子、口唇等处有坏死性病变。腿部关节肿胀。病程长,能够达到1 个月甚至数月。部分慢性发病的患病猪除了生长发育缓慢以外,不表现其他临床症状。慢性发病的患病猪大多数都能够治愈康复,但是终生带毒。

4 非洲猪瘟的病理变化特点

患病猪的多处皮肤部位出现紫色斑,例如耳朵、鼻子、腋下、腹部、尾部等,且紫斑部位有明显的肿胀,中心部位颜色较深,腿部和腹部的较为明显,肉眼即可观察到病变情况。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脾脏明显肿大。心包液过多,部分患病猪的心包液浑浊且含有纤维蛋白,大多数患病猪的心包内充血。呼吸系统也有病变,表现为喉、会厌有瘀斑且充血,并且呈扩散状出血,症状相比较猪瘟要严重。肝脏充血,颜色变暗。

5 诊断要点

对于非洲猪瘟的诊断,仅依靠临床诊断容易与猪瘟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相混淆,并且亚急性发病与慢性发病的患病猪在实际生产中,通过临床症状是无法分辨的。所以,对于该病的诊断还需要依靠实验室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红细胞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电泳试验等。对于现场解剖发现猪只脾和淋巴结有严重的充血症状的可以初步怀疑是猪瘟。

6 防控措施

6.1 封闭式管理

猪场应该采取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减少猪只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参观,工作人员在进入到猪舍前应该更换衣物,并彻底的消毒。拒绝外界的生猪进入到猪场,防止出现生物安全隐患导致猪只患病。

6.2 隔离饲养猪只

对于受非洲猪瘟威胁的地区,应该隔离饲养场内的猪只,尽可能的保护猪只不被感染,尤其要注意猪只与软蜱、野猪的接触。并且加强营养的供应,提高猪只的抵抗力。

6.3 加强消毒管理

猪舍的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保证不留卫生死角,每日清理猪舍内的垃圾粪便,制定合理的卫生消毒程序并严格执行,确保猪只的生存环境干净卫生。尤其要注意疫情发生后的紧急消毒。

6.4 准确诊断,及时扑杀

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十分严重,一旦发现有猪只患病或疑似患病,要及时上报疫情,封锁疫区,对于确诊为非洲猪瘟的患病猪,要立即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对于地方性流行区域,划定疫区和非疫区是必要的,严格禁止疫区内的猪只流动,严厉打击不法商贩非法运送疫区猪只。

6.5 建立疫情追踪体系

当有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时,需要立即划定疫点、疫区以及受威胁区,并采取相对应的防控措施。建立疫情追溯体系,对于具有患病风险的猪只进行跟踪调查,对于已经感染患病的猪只追溯其病因,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条件、接触动物、运输范围等,以便更好的分析与了解疫情,帮助选择更加合适的防控措施,及时控制疫情的发展。对于疫区内发病前后进出的动物和车辆进行追踪调查,避免疫情的大规模扩散[3]。

6.6 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对非洲猪瘟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传媒、报纸、网络等工具,令人们认识到非洲猪瘟的危害以及防控的重要性,同时在养殖户中普及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做好防控工作。采取举报奖励政策,全民监督非法运输、销售非洲猪瘟患病猪或死亡猪的不良行为。■

猜你喜欢

亚急性疫区猪只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如泉教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