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室尿液分析仪与镜检结果的对比观察

2018-01-16葛雪微兰梅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试纸分析仪尿液

葛雪微 兰梅

(青海省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尿液分析仪在临床检测中得到有效普及,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极大便捷,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对尿液标本是否需要统一经镜检测定始终存在争论,为进一步探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我临床检验中心的综合检验水平,本次研究选择相同尿液标本执行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沉渣镜检,观察其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门诊化验室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500例尿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所有尿液标本均为晨尿,收到标本后1h内均需完成检测;选择仪器:尿液分析仪(Urtest优利特-1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

1.2 方法

执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前需经开机预温,附标准色执行校验,取检测试纸经蒸馏水充分浸润,随后上机检测,确保结果均为阴性,若非应放弃重新执行检测,PH例外,随后抽取试纸检测尿质控品,在所附范围内观察仪器、试纸条等是否正常,实时记录数据与检测结果,并备查。镜检前需优先测试尿液,将试纸侵入未经离心的尿液中2s,取出后滤取多余尿液,执行测定分析,并打印结果,取混匀尿液执行离心操作,进行沉渣镜检;所有尿液均为新鲜尿液,无添加防腐剂,测定室温维持在20~25℃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检测方式WBC、RBC、白细胞及红细胞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其中WBC、RBC观察包括1+(4~10/HP)、2+(11~30/HP)、3+(>30/HP)、4+(满视野/HP)等区间指标;细胞检测主要包括1+、2+、3+、4+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式WBC阳性率对比

经尿液分析仪检测,共有WBC阳性24例,阳性率为4.8%(24/500),其中1+ 5例、2+ 6例、3+ 8例、4+(满视野/HP)5例。经镜检WBC阳性率为70例,阳性率为14.0%(70/500);其中其中1+ 25例、2+ 20例、3+ 15例、4+(满视野/HP)10例,镜检法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检测方式,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种检测方式RBC阳性率对比

经尿液分析仪检测,共有RBC阳性70例,阳性率为14.0%(70/500),其中1+(3~10/HP)20例、2+ 30例、3+ 20例。经镜检RBC阳性率为42例,阳性率为8.4%(70/500);其中其中1+ 28例、2+ 12例、3+ 2例,镜检法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检测方式,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种检测方式尿液白细胞结果对比

经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1+、2+、3+、4+、例数分别为5、6、7、1;镜检法检测结果分别为41、15、11、3;镜检法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检测方式,P<0.05,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种检测方式红细胞结果对比

经尿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1+、2+、3+、分别为34、17、12;镜检法结果为44、15、3;镜检法显著高于尿液分析仪检测方式,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因尿液检测项目的区别,尿标本留取的要求和处理也不尽相同[1]。本次研究过程中,使用干净容器选择留取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执行尿液分析仪检测与镜检分析发现;尿液分析仪检测方式随能为临床检测提供便捷,优化工作效率,但其仍旧需要执行镜检以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镜检是对仪器检测的有力补充,其检测方法简便、快捷、检测齐全,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临床应用前景十分理想[2]。两种检测方式均有一定的优势,但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二者之间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因此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可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方式进行筛选实验,以显微镜检测方式作为验证环节,提升病症判断的准确性,注重对照观察,确认仪器试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严把晒选要求,进一步提升临床检测水平[3]。

综上所述,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基础上,对每个标本同时执行镜检能够有效保障检测质量,避免临床误诊率,提升综合检测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试纸分析仪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血糖试纸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跟踪导练(三)
血糖试纸不要放进冰箱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