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16曹振刚

医药前沿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细针包膜乳头状

曹振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超声科 江苏 苏州 215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甲状腺癌60%~70%[1],随着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国内基层医院超声室的普及,超声学术会议和经验交流的增多,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甲状腺超声已经做为一项普通技术手段,成为基层超声医师常规掌握的一项技术。加上国内民众健康意识随着生活水平一起不断的提高,均导致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出明显增多。本文总结近两年来,在我科经超声引导细针活检后,病理细胞学诊断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2例结节的超声表现,对比、总结介绍该类患者甲状腺图像的特征性现象,以提高超声同行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认识和熟悉,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

2015年1 月至2016年12月间,在上海交大附属苏州九龙医院超声科超声引导下细针(21G)活检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42例;女28例,男14例,年龄26~65岁。最小结节平均直径4mm;最大结节平均直径22.5mm。

2.仪器与方法

仪器与方法:采用西门子S2000和S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高频浅表探头,频率5~12MHz。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经二维扫差确认穿刺目标结节位置,结合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并对TI-RADS 3类及以上结节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共有275例结节。在确认穿刺结节部位后,嘱患者下巴适当上仰并偏向健侧,充分暴露颈部穿刺区域,常规消毒探头及穿刺区域周围后行引导下穿刺。穿刺术后,共有病理细胞学分析报告显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42例,现将该42项乳头状癌结节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3.结果

本组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左侧叶20例(48%),右侧叶22例(52%);声像图表现低回声35例(83%),混合回声4例(10%),等回声3例(7%);边界模糊不清晰33例(78%);病灶内见微钙化28例(67%);纵径大于横径25例(60%);结节突出于甲状腺表面者8例(19%);病灶平均直径4~22.5mm,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21%);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者30例(71%);频谱多普勒测得高阻力血流23例(54%)。

4.讨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而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因为其发展非常缓慢,恶性程度极低,极少导致病人身体较大危害而容易受到忽视。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根据本组42例乳头状癌结节的超声图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图特征如下:(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结节越小,回声越低,纵横比大于1更明显;(2)其他的二维超声表现如结节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和声晕、微钙化、淋巴结肿大等仍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和可靠指标;(3)彩色多普勒结节内血流信号分布以及高阻血流频谱也是乳头状癌的一项重要表现,其中血流信号分布可有中央为主、周边为主以及两者兼有;(4)本组病例中,其中突出于甲状腺表面者共有8例,全部病理结论为乳头状癌!结节的外突性生长,和结节的纵横比大于1一样,属于结节突破甲状腺组织的表面张力的一种表现,是恶性肿瘤外侵性生长的一种具体表现[3]。二维图象表现为:结节外侧的甲状腺包膜明显外凸,结节表面可见甲状腺包膜覆盖或有部分正常甲状腺组织覆盖,内部伴有或不伴有回声不均、砂砾样钙化等表现。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结节形态不规则,纵横径比值>1,边界不清,内部有微钙化,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丰富,淋巴结肿大等。此外,结节具有外突超声表现时,哪怕不伴有砂砾样钙化等变现,也应在进行TI-RADS分级诊断同时,提醒临床医生及患者最好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活检细胞学检查,尽量做到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的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漏诊的发生以及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猜你喜欢

细针包膜乳头状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更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