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应用限制液体复苏的效果

2018-01-16张继刚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比容创伤性

张继刚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江苏 苏州 215000)

引言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患者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刺导致血管神经反射引发的一系列变化,创伤后患者一般发生严重失血[1]。传统液体复苏可短时间恢复血液循环,保证血压达到正常水平,保持组织器官灌注和运行。随着限制性液体复苏提出,与传统液体复苏相比,通过限制血输注速度,维持血压水平直至停止出血。在2015年6月—2017年11月,我院应用限制液体治疗创伤性失血休克患者,观察其疗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6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男性60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41.2±10.5)岁;致伤原因:利器伤14例、交通事故20例、坠落30例、挤压伤24例、其他20例。对照组男性74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1.3±10.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利器伤20例、坠落33例、挤压伤30例。两组临床年龄、性别、致病原因等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接患者紧急手术电话后,医师、麻醉师迅速做好手术相关准备;患者入室后,清理呼吸道,机械通气,评估病情;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不同创伤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复苏液,晶体与胶体按照3∶1输入,保持平均动脉压维持70~90mmHg水平。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晶体与胶体按照3∶1输入,维持平均动脉压在70~90mmHg。当两组患者失血量大于15%时,予以浓缩红细胞悬液4~6U。

1.3 判定标准

(1)手术输液量、失血量;(2)术后1h血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对比数据,计量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和百分比(%)表示,用t、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输液量、失血量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输液量为(2050.4±250.3)mL、(3049.2±551.3)mL;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失血量为(1203.5±150.2)mL、(1601.7±241.6)mL。观察组手术输液量和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手术输液量:t=17.144,P=0.000<0.05;失血量:t=14.546,P=0.000<0.05)。

2.2 对比两组术后1h血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

观察组术后1h血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7±6.2)%、(15.3±2.6)s、(40.1±2.3)d;对照组1h血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为(20.9±7.4)%、(17.5±4.3)s、(45.8±4.7)d。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1h血红细胞比容:t=3.014,P=0.001<0.05;凝血酶原时间:t=4.550,P=0.000<0.05;平均住院时间:t=11.321,P=0.000<0.05)。

3.讨论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首先面临酸中毒、低体温、凝血等严重症状,通过液体复苏进行适当恢复组织器灌输,不干扰机体代偿机制和内环境,可有效减少创伤后各种并发症发生。限制液体复苏是运用少量液体以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充分活跃患者机体自身代偿机制,避免液体过多扰乱机体内循环环境[2]。限制性液体复苏与传统液体复苏相比,有效减少出血量,红细胞含量能加,血液携氧能力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有力复苏时机,减轻酸中毒,减少创伤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治愈率,帮助患者恢复痊愈减少住院时间。有研究表明[3],在复苏液体选择上,平衡液选择较为广泛,不建议采用较多胶体溶液作为复苏液。当患者出现大量出血导致血色素较低时,可输注浓缩红细胞和冷沉淀用以改善组织供氧供血能力,缓解凝血功能。适量胶体输入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白细胞渗出同时抑制其黏附,有效抑制创伤性组织缺血后再次发生灌注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因患者疾病程度、机体情况、休克程度不同,在液体选择种类、输液量、滴速上选择均不同,现阶段标准还未统一。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手术各项指标中输液量、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短,血红比容增加,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限制液体复苏与传统液体复苏相比,对凝血功能干扰较少,不会过多影响机体内循环环境和代偿机制,有效改善创伤造成组织或脏器缺血缺氧,提高生存率,保证患者安全,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进行试验并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比容创伤性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创伤性凝血病30例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