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治疗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21例护理体会

2018-01-16路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蛛网膜脑室脑脊液

路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神经外科,沈阳 110004)

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s,IACs) 是常见的儿童颅内良性病变之一,由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所致,约占儿童颅内病变的1%[1]。囊肿可位于脑表面、脑裂及脑池部,其中87.6%~92.1%位于幕上,鞍上蛛网膜囊肿约占儿童IACs的10%[2]。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内镜治疗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我科从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中颅窝蛛网膜囊肿共2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2~12岁,平均7.1岁。临床表现为头围增大伴行走不稳9例,间歇性头痛伴呕吐6例,视力下降5例,发育迟缓1例。

影像学检查:21例患儿术前均行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检查,明确囊肿的大小、部位、中脑导水管是否梗阻以及是否合并脑积水等;部分患儿需行增强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病变。鞍上蛛网膜囊肿头颅CT显示为鞍上池、第三脑室内圆形或卵圆形,呈均匀一致低密度、边界清楚的囊性占位病变。头颅MRI表现为T1加权像呈均匀的低信号或等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与脑脊液等信号的囊性占位病变,周围脑组织无水肿,部分可见下丘脑、第三脑室向后上方顶起,囊肿压迫室间孔导致双侧侧脑室明显扩张,呈“米老鼠征”,桥前池扩张,呈“喇叭口”状;增强扫描无强化。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神经内镜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取右侧额部发际内皮肤弧形切口。在内镜直视下进入侧脑室,可见到室间孔及丘纹静脉。经室间孔可见半透明状淡蓝色的囊肿壁,囊肿壁被覆细小血管网,电凝灼烧囊肿壁,囊肿壁立即皱缩。以内镜显微剪刀剪除部分囊肿壁,双极电凝继续烧灼瘘口边缘,囊肿壁进一步皱缩扩大瘘口,使造瘘口直径>10 mm。内镜继续进入至囊肿腔内,可见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等结构。于基底动脉腹侧的蛛网膜上可见裂隙样活瓣,随基底动脉搏动而张开闭合。以内镜显微剪刀扩大裂隙样活瓣,双极电凝继续烧灼瘘口边缘,囊肿壁进一步皱缩扩大瘘口,使造瘘口直径>10 mm。术中探查第三脑室底和导水管上口的情况,如发现导水管开口梗阻,则需打开囊肿下壁、第三脑室底部及Liliequist膜,使囊肿与桥前池相通。

1.3 护理

1.3.1 健康宣教:患儿来到病房通常会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哭闹不配合治疗。针对患儿特殊的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患儿内心能接受并配合治疗。结合相关示意图向患儿家属讲解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相关知识,针对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良好的解答,帮助患儿家属缓解紧张情绪,详细介绍术前、术后相关化验检查的目的,取得患儿家属的认可,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3.2 术前准备:术前24 h嘱患儿洗头,并将头发剪短至0.5 cm。术前12 h嘱患儿沐浴。术前2 h备头皮,遵医嘱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抗生素。向患儿家属讲解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并详细讲述神经内镜治疗鞍上蛛网膜囊肿手术的必要性及优缺点,使其对疾病和手术有初步的了解,消除患儿家属的顾虑。

1.3.3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血氧、瞳孔变化和意识情况等。手术结束后,患儿一般都神志清楚,问答准确,四肢活动自如。神经内镜脑室囊肿脑池造瘘会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患儿术后颅内压力改变,因此,给予患儿去枕平卧6 h,术后24 h采取平卧位,使患儿逐渐适应新的颅内压,防止患儿突然坐起,导致硬膜下出血。

1.3.4 并发症观察:(1) 发热是神经内镜手术后常见的反应。术后应加强体温检测,一般每4 h记录1次,如体温超过38 ℃,应同时监测血常规等化验指标。如果体温表现为波峰形,术后48~72 h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5~6 d恢复正常,考虑为术后吸收热。若体温持续性升高,并伴有头痛或颈项强直,脑脊液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考虑为颅内感染所致,应通知医生,给予抗生素,同时行腰穿或腰大池引流。 (2) 颅内出血也是神经内镜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神经内镜术后由于患儿脑皮质塌陷,可导致硬膜下积液或硬膜下出血。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血压和血氧等生命体征,加强观察患儿神志状态、肢体活动和瞳孔改变,注意有无头痛,呕吐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复查头部CT,必要时急诊手术清除血肿。

2 结果

本组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3个月。患儿的头痛、脑积水及视力下降等症状在手术后均得到改善,其中,14例患儿症状消失,7例症状减轻。21例患儿均复查CT和 (或) MRI,15例患儿囊肿明显缩小或消失,脑室系统变小,囊肿-脑池之间脑脊液流通顺畅,6例囊肿略缩小。

本组21例患儿中,术后9例发热,其中7例为吸收热,给予物理降温等,术后5~6 d体温恢复正常;2例为颅内感染性发热,体温超过39 ℃,脑脊液化验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但细菌培养阴性,腰大池引流后治愈;3例患儿术后出现头痛和心率加快等症状,急诊复查头CT提示硬膜下少量血肿,给予积极治疗和护理,未予外科处理,2周后血肿基本吸收。本组患儿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

3 讨论

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是儿童颅内良性病变之一,约占儿童颅内病变的0.1%,其手术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开颅显微镜下囊壁部分切除术、囊肿-腹腔分流术、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术等,每种术式均有其优缺点,最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3-4]。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在临床的发展与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鞍上蛛网膜囊肿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神经内镜下鞍上囊肿脑池造瘘术可以有效地重建脑脊液的功能循环,使囊液参与脑脊液的正常循环,为脑脊液的正常流通提供永久性的解剖通路[5]。本研究中,21例鞍上蛛网膜囊肿患儿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术后未出现造瘘口重新闭合而导致手术失败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总之,神经内镜治疗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及预后好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护士术前有针对性地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宣教和辅导,同时配合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儿的康复。

[1] 张玮. 15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患儿神经内镜造瘘手术前后的护理[J]. 天津护理,2014,22 (2):117-118. DOI:10.3969/j.issn.1006-9143.2014.02.013.

[2] 李王安. 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J].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6,37 (3):177-180. DOI:10.3760/cma.j.issn.0253-3006.2016.03.004.

[3] 杨忠珍,胡英,刘俊芳.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实践,2016,25 (4):313-315. DOI:10.16047/j.cnki.cn14-1300/r.2016.04.025.

[4] 李美丽.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患儿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1 (9):159-160. DOI:10.3969/j.issn.1003-4706.2013.09.045.

[5] 宋君. 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护理体会[J]. 河南医学研究,2015,24 (11):159-160. DOI:10.3969 /j.issn.1004-437X.2015.11.119.

猜你喜欢

蛛网膜脑室脑脊液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脑子也是水做的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