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室的“陌生”来电
2018-01-16文/张晶
文/张 晶
5月10日上午刚上班,吉林省结核病医院院长于景来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电话刚一接通,一个老人的声音就响起:于院长啊,我的腿已经完全好了,都能下地干活了,多亏你们省结核的大夫啊!……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哟……老人连珠炮地说着,好像酝酿了好久,于景来渐渐听明白了,也想起了这位老人……
那是去年的4月下旬,孙鹏副院长偶然看到了九台区“道德传承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月波《帮75岁老人摆脱困扰四年的痛苦》的求助帖子,文中讲述了九台上河湾镇的姜兰花老人,由于骨折术后没有钱做二次手术取出钢板和外固定架,腿部肌肉已经出现了坏死,裤子穿不上,每天拄个大棍子,大小便都要在家人搀扶下完成,每走一步都痛之入骨,苦不堪言,老伴有脑血栓,儿媳有轻微的智障,孙女在读中专,孙子上小学一年级,全靠儿子一人打工维持家用……
老人的不幸遭遇和困扰四年的病情牵动了孙鹏的心,他立即向于景来做了汇报,经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立即启动医院扶贫救助金为老人提供免费救助。在医院和区志愿者的共同帮助下,姜兰花老人顺利入住骨科疗区,由于老人的骨折时间长,外固定架未及时取出,导致伤口感染,迁延不愈,经专家会诊研究,决定为老人进行系统治疗和营养支持,并择期为老人实施手术。在住院期间,于景来也多次去探望慰问老人,骨科的孔令云护士长了解到老人的家庭情况,不仅全程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护,还为老人买饭买菜,科里的美小护们无偿为老人的老伴捐赠衣物,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困扰老人四年的病痛解除了!医院为老人减免了全部住院费用,老人和医护人员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出院时,老人对前来迎接他的志愿者说:你们和省结核的医护人员就是我的亲人啊!是你们的善行义举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此事还受到了当地新闻媒体的关注,九台区电视台在《民情速递》节目中做了专题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其实,在吉林省结核病医院类似的事情大家却习以为常,因为医院每年都会接待二三十例这样的贫困患者,多数都是“三无”病人。有110和120直接送过来的,有乡镇村屯直接开贫困证明来住院的,还有医生从半路“捡”来的。面对这样的“三无”患者,医院在自身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每年都会拿出30万元的扶贫救助资金,通过扶贫义诊、大病救助、住院减免等形式来帮助他们,助他们度过难关。在“结核”这个高风险的传染病医院,你看不到歧视和冷漠,全院职工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充满人情味,大家不但严格履行救治程序,而且帮助这些病人解决实际困难,有的医护人员甚至自掏腰包为无身份、无家属、无收入的病人买饭、捐助衣物,提供爱心帮助和心理支持。很多病人在治愈之后动情地说:是结核病医院使我们“有了亲人、有了健康、有了温暖”。
放下老人的电话,于景来久久不能平静,一个贫困的老人在出院一年之后,还念念不忘医务人员的恩情,特意打电话发来邀请,请大家一定去他家吃点苞米,吃点自种的青菜……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情感!都说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但结核病医院却能把医学技术和人文关怀充分发展融合,把“三无”病人变成“三有”,医生把病人当朋友,病人把医生当知己,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一院之长,他深深地为自己的医院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