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楷模
2018-01-16毛群安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6期
文/毛群安
做人、做事为什么心安才会理得?需要寻找片刻、乃至永恒的身心合理性,何以心安?作为社会属性的人,需要追溯生活中的那一缕缕家国情怀,仰望那一尊尊生命的楷模,作为情与理、行为与价值的规尺。
在古代,楷模不是什么先验的教条,而是两种寄寓风华、风采、风骨、风韵的大树。楷树又称黄连树,隐喻着苦乐相通,其树干疏而不屈,自古是人格刚正挺拔的象征,其典故与孔夫子有关。相传孔子去世后,子贡在墓旁“结庐”,守墓六年,并将从卫国移来的楷木植于墓前抒发景仰之意。模树也不简单,据《广阳杂记》记载,模树的树叶随季节而变化,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墓旁。楷树与模树交相辉映,并称为楷模,用来称颂那些品德高尚、品行周正的伟岸君子。
……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的精神根脉在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在孔林里郁郁葱葱,交映生辉的楷树与模树之间。医学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职业,医学职业的楷模之林还需要我们去培育。
时值首届“中国医师节”欣然而至,每一位以医疗事业为毕生追求的同道们都应该在内心深处叩问,医学何以神圣?何以崇高?如何维护、坚守这一份神圣与崇高?答案不写在纸上,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每一年的“8·19”都是我们的荣誉日、彻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