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通俗化的必要性
2018-01-16吴筠倩周红光
文/吴筠倩 周红光
人类生活处处都在沟通。然而,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要准确表达自己和理解别人都十分困难。在很多民族语言中,一语多义,多语一义并不鲜见。而在医学领域内,这种理解的问题就更加常见了。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由此可见,医生的表达能力和自身的医学水平具有同等或者更重要的地位2。由于医患双方受教育的水平不同导致所使用的语言系统不同,患者难以理解医生抛出的几个生硬的学术用语。频繁使用高度专业的医学术语,显得态度生硬,高高在上,不利于医患沟通更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代替复杂深奥的学术用语,这对提高医患沟通的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3。
医学术语通俗化的整体优势
医学术语通俗化在医患沟通中十分重要且必要。以日本为例,据网上资料显示,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已经公布了让医疗用语易懂说明的提案。提案指出,医生要注意表达明确,不说高级词汇。比如肺癌中小细胞癌、腺癌等要详细说明,要说明白其中的区别,其恶性程度和治疗方案,是否需要立即治疗等,这样可以减轻病人对病情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慌情绪。此外,日本厚生劳动省还制定了《诊疗情报提供指南》,在此基础上,各个地区的医师还会制定各自的规范。比如佐世保中央病院就规定,医生在向患者说明病情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用语,努力给出让患者简易明了的说明”。该医院还特别在网站上指出,如果在问诊时感觉医生用语复杂、不明白,可随时与其联络。如此一来,在日本看病的患者会觉得很轻松。医生清楚明确地告知病情,不失礼貌的一句问候,都是比药物更好的治疗,医生与患者温馨的沟通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4。医学术语在整个医患沟通的过程中,虽然细微,但是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细节决定成败,一句让患者感到合理的表达就能成为医患沟通中的亮点。
我国医学术语通俗化的现状
我国医疗行业的现状中,在医患沟通中将医学术语通俗化仍然不是可以轻松做到的,推广医学术语通俗化仍然面临很多难题。一方面,患者去医院看病,许多医学名词和术语会让他听得云里雾里,患者们抱怨医务人员讲得太过专业,希望医生能将生涩的医学用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示。但对于医生来说,他们说专业术语就像农民讲庄稼一样,脱口而出,如果要将每个术语都通俗化确实有难度。另一方面,医少患多,每个医生每天可能要看上百个病人,紧张的诊疗时间也让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对病人听不懂的术语作进一步解释。此外,因不同的患者所接受的教育水平的差别,使得他们对于通俗化以后的语言的接受程度同样也存在差别。这就导致了医生对于同一种病情的同一种解释不能适用于所有患者。
医学术语通俗化对提高医患沟通质量的积极意义
虽然在所有医务人员中广泛推广医学术语通俗化还面临着许多亟待克服的难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却步,因为当你将医学术语通俗化了,医患沟通的质量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不妨来看个案例:在心内科,有一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要做心电图、心脏彩超,还要造影。心电,彩超以及造影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第一次听到的名词,一个部位就要进行三项检查,又是自己听不懂的名词,难免会让患者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怀疑自己对面坐着的是个黑心医生,给自己过度检查骗取医疗费用。而这时若医生解释说:“我们把心脏比喻成一间屋子,心彩看屋子有多大,墙结不结实,漏不漏水,心电图看电路通不通,有没有短路啊漏电啊,而造影是看水管子堵没堵,这管子都是铁皮包着,里面锈成啥样谁也不知道,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根本看不着,只能做造影,三个检查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如此一来,该患者秒懂,放心地也同样耐心地去做了所有检查,并积极配合了该医生的治疗。通过这个医患沟通的案例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将医学术语通俗化的必要性以及它带来的积极效果。
在上述这个医患沟通的案例中,该医生很好地运用了比喻技巧,而这也是将医学术语通俗化时最常用的技巧。将抽象的医疗检查或医疗手段具体形象化,用通俗易懂的事物或现象代替生硬的学术名词。这样不仅拉近了医生与患者的距离,更让彼此间的对话增添可谈性,从而促进医生与患者沟通:医生有更多的话想说,而患者也能从医生的口中获得更多信息,抓住重点,对后续的治疗产生极大的帮助。比如,对于一个刚做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医生希望他能早些下地活动。而患者表示不理解,认为自己刚做完手术需要静养。这时,医生可以这样和他说:“你的肠子现在就好像一碗面条,如果不多晃动,这个面条就坨了。所以你应该适量地下地活动呢。”若在内科遇到对贫血和低血压搞不清楚的患者,医生可以将血压比喻成池塘里的水,血红蛋白则是池塘里的鱼。贫血的病人不一定血压就低,相当于池塘里的鱼少不一定水就少。高血压的病人不一定不贫血,就相当于池塘里的水多不一定鱼就多。通过这些巧妙的比喻,将医学术语通俗化,医生也许要多费口舌,但对医患沟通的矛盾的避免,医患沟通质量的提高都充满积极的意义。
医学术语通俗化对医生、患者、社会三方的积极影响
将医学术语通俗化并解释给病人听,对医生、对患者、对社会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首先,对于医生而言,在将医学术语通俗化并解释给病人听的这一过程中也能表现医生的个人魅力,医生的幽默、耐心、体贴让医生的形象在患者的眼中更加高尚又更加亲近。医生或许要多费口舌,但接下来的诊治必定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患者他已经完全信任了医生。其次,对患者而言,他获得了他想得到的医学信息,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这也让处于疾病中的患者对自己疾病有一定了解,不再迷迷糊糊地被动地接受检查和治疗,而是化被动为主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配合医生的诊治。而对社会而言,通过医学术语通俗化,提高医患沟通质量,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提高整个医疗行业在人们眼中的高度与好感度,同样能为社会和谐作出不小的贡献5。
这是一个精准医学的时代,医学在快速地进步与发展,医学追求精细,准确,高深。但医学发展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全民的健康吗?它服务的对象是患者,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要接受的诊治手段也是对医学最基本的要求。深奥的医学术语的存在是为了让医学往更先进的目标发展,而将医学术语通俗化则是医生为患者临时架起的一座与医学相连的桥梁,让患者更明确自己所接受的医疗,坚定迈向治疗的路途,最终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