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信任的医生
2018-01-16文/王岳
文/王 岳
首先他要做到“尊重”患者。在240 0年前,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将医患关系比作师生关系。他是告诉我们,医者必须怀揣感恩之心来看待每一位患者。医学院的两个同班同学毕业,一个分配到三甲医院,一个分配到基层医院,为什么时隔多年,两个人的专业水平差距越来越大?答案是患者质量不同。西方有句俚语:“你永远不可能躺在床上学会游泳”。这句话非常适合描述临床医学,那就是“你永远不可能不接触患者成为医生”。如果你不进入临床,不接触患者,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医生。
医学界的老专家经常说:“临床上没有两个患者的病情是一模一样的”。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医者面对每一位患者,都应当视其为授业恩师,从患者身上不断去学习,不断去长进。古希腊人说:“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持久的信任。”是呀,如果没有了“尊重”,“信任”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应当向一些老专家学习,首先做到尊重患者。至今仍有一些老专家出门诊时,特意从椅子上站起来,甚至于将患者送到办公室门口道别,这是一位医者最起码的礼数,而这恰恰可以让患者感受到一种“尊重”,为你与患者日后漫长的人际关系开个好头。
至今仍然有个别医院在患者经抢救死亡后,抢救的医务人员会在患者尸体旁深深地鞠一躬,这表示了对授业恩师的感激之情。而不应该只对捐献器官的患者鞠躬,没捐献的就不鞠躬,这说明我们没搞清楚为什么鞠躬。让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患者或患者的家属,或你就是那位被医者送到办公室门口的患者,又或你就是目睹医生鞠躬致敬的死者家属,你怎么会不信任面前的医生。所以,2017年11月美国芝加哥世界医学协会(WMA)大会通过的第八版《日内瓦宣言》明确告诫医务人员:“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其次要让患者能感觉到他的“责任心”。2016年我们翻译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Peter Washer的《临床医患沟通艺术》一书,其中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给你的老母亲打个电话吧……老母亲会告诉你:患者需要什么?什么样的医生才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你的老母亲绝不可能在电话那端这么说,我特别喜欢某某医生,因为他药理知识特别扎实……”
确实有很多研究都发现,往往患者有好感的医生就是那些有“责任心”的医生,这就要求医生必须做到“患者至上”,必须将这四个字作为临床决策的试金石和金标准。我曾经问我的学生,如果你今天心脏感觉特别不舒服,请问眼前这台手术做还是不做?多数学生都说:“不做”。其实正确答案应当是:“看什么患者”。如果是一个急诊患者,你碰巧今夜值班,那么你必须冲进手术室,因为你不给他切开,他会错过最佳的抢救时机,你冲进手术室的原因是“患者至上”;而如果是一个择期手术患者,你应该取消预约的四台手术,因为你不能保证手术和昨天一样高水平完成,你离开手术室的原因同样是“患者至上”。患者一定会理解你的解释。患者不可能说:“大夫,今天做吧,手术质量差点也没关系。”你与患者关系和谐的同时,也不会因为工作强度过大而猝死。
最近在一次论坛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绍本院因为发现20:00后的手术,可能会由于医务人员的疲倦而容易发生医疗差错,遂院方要求20:00后不再开台实施手术,并且要求各个科室不仅不得加床,还必须将病床使用率控制在95%之下。这就是“患者至上”和“责任心”的最好体现。所以,第八版《日内瓦宣言》告诫医务人员:“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
再次要让患者能感觉到他对工作与生活充满“激情”。试问一位患者会不会信任一个对自己工作和生活都没有“激情”的医生?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位医生冷着脸去迎接患者,甚至还在不断抱怨自己工作多么辛苦、多么糟糕……那么,患者会如何想呢?对待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是很正常的,问题是我们自己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面对太阳,你眼前是一片光明,背对太阳,你看到的是自己的阴影。拿破仑曾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距。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距就是成功和失败。”
生活中我们总是期望上天能给我们最好的安排,希望我们的人生之路畅通无阻。其实,生活总是处在顺境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在困境中摸爬滚打过的人,才能在时代的潮流中永远屹立不倒,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既然每天要在工作岗位上工作若干小时,不如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你不仅会浸润在工作中而使职业疲劳和倦怠大幅度消减,更能赢得患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