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VS能源:不堪重负的天然气
2018-01-16魏燃
文 | 魏燃
在各级政府强力推进煤改气的过程中,煤炭消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华北地区减少,百年来华北地区烧煤取暖的历史似乎开始走入最后的时光。
伴随着这场为了保障华北空气质量进行的环保大战,社交媒体上却同时爆发了各地居民对煤改气政策的强烈不满。频繁的供气不足、简陋的管道施工、高昂的价格……
在这场经济、环保、民生问题交织的困局之下,究竟掩盖着怎样的真相?
依然巨大的环保压力
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卯足了力气完成“京津冀区域细颗粒物浓度下降25%,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
8月,环保部、发改委等中央部门联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方政府,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正是这一纸文件,拉开了今年秋冬季节波及整个华北地区的煤炭替代大潮。
四季交替,冬天永远不会缺席。伴随着供暖期而来的问题,为这场轰轰烈烈的煤改气运动敲响了警钟,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的煤炭替代之路究竟如何才能走得通?
冬季取暖的煤炭消耗到底有多少?让我们看看文件。2013年9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提出到2017年底煤炭消减目标,要求北京市净削减原煤1300万吨,天津市净削减1000万吨,河北省净削减4000万吨,合计6300万吨标煤,折合天然气474亿立方米。
按照比例计算,河北省在2017年之前需要削减的煤炭折合天然气300亿立方米。2015年,河北省全年实际供应天然气85亿立方米。根据河北省“十三五规划”,2020年,全省天然气需求将超270亿立方米。
巨大的天然气需求缺口已经明明白白地暴露了出来。而这不仅仅只是河北一省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包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西北诸省,在巨大的空气污染治理压力下,都将大面积实行煤炭替代。
进入12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已经开始纠正“一刀切”式的禁煤政策。因此,让我们把目光放到更长远的未来。根据《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以下简称文件),我国北方地区取暖用煤4亿吨,其中散烧煤2亿吨。文件中说:“2019年北方地区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到2021年,北方地区替代散烧煤1.5亿吨。”
7400万吨煤意味着接近500亿方的天然气,2016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只有721亿立方米。尽管文件中对除天然气之外的其他供暖方式也有提及,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供暖热源”的选择。但是无论是电采暖(受限于电价和电网)、地热(受限于资源禀赋)都难以大规模普及。
随着北方地区居民清洁取暖行动的持续推进,中国天然气需求会继续保持高增长。不要忘记,这里仅仅计算了居民采暖用气的需求变化。而保供北方居民取暖用气的行动,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其他省份。
虽然没有人会明确说,但大家必须要承认,今年冬季出现的天然气严重短缺恐怕不会是终点,甚至不会是偶然性事件。
在这场环保与能源的大战中,煤炭被强制性地出示“红牌”离场之后,天然气如何支撑大局呢?
价格之殇
如果没有环保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国大概永远都不会用天然气来代替煤炭作为冬季采暖的主要燃料。
以热值单价计算,中国天然气的价格几乎是煤炭的4倍。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美国既是天然气大国,又是煤炭大国。得益于极其低廉的天然气价格,美国无论是发电还是供暖,都以天然气为主。
美国天然气价格有多低?以热值单价计算,美国天然气价格比中国最低热值的煤炭还要低。
LNG的亚洲溢价问题无需多说,中国进口LNG价格不仅远高于美国Henry Hub,也比日本到岸合约价要高。8美元/MMBTU(从油价趋势来看,这应该是近几年的最低价了)是什么样的价格水准呢?
1吨标准煤的热值大约为700万大卡相当于24.06MMBTU,8美元/MMBTU换算成国内价格大约就是0.2美元/立方米。而这只是最低到岸价,终端用户还需要负担气化成本甚至一部分管输成本。
冬季现货价格无疑更高。12月,国内LNG工厂出厂价已经突破10000元/吨,相当于9美元/MMBTU。进口LNG价格略低,但也维持在5000—6000元/吨左右。
即便是这样,国内燃气公司依然买不到气。当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无论是何种情况,价值规律总是会发挥着它的作用。
华北地区一户居民的冬季采暖需求大约是2—3吨煤,等量热值天然气约为2000立方米。这样就意味着居民冬季采暖成本可能是原来的3、4倍。在不考虑天然气取暖昂贵的初装费用和第一年改装政府提供的部分补贴的情况下,居民未来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都要承担比原先更高的冬季采暖费用。
而在天然气的消费终端,价值规律目前很难在国内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保供压力之下,多地上调了非居民天然气门站价格,但占冬季北方地区天然气消费绝对主力的居民用天然气价格纹丝不动。企业无比尴尬:既买不到足够多的气,又要承担供应不足的帽子;成本和销售量又都一路上涨,就是收入不见涨。
解决冬季气荒,无非是增加天然气供给和调峰能力两个选择。国内常规天然气生产已经进入相对瓶颈的阶段,储气库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缺乏调峰气价、收益不可预期,不要说燃气企业,就连中石油都很难有积极性搞储气库建设。
庞大的天然气需求彻底冲垮了本就脆弱的冬季天然气供应体系。面对着未来数年内很可能一波高过一波的天然气需求增长,我们如果不摒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气荒或许还会再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