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与审计收费“粘性”

2018-01-16胡大力罗果信

税务与经济 2017年5期
关键词:错报粘性审计师

胡大力,罗果信

(东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一、引 言

为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目前采用的都是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按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围绕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低,控制风险将增加,通常其重大错报风险较高,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需要审计师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而导致审计收费增加。反之亦然,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下,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通常会降低其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师会减少审计资源的投入,进而会导致审计收费减少。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浩若烟海,总体而言,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而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变化与审计收费变化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在少数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审计收费变化的文献中,学者们多数是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审计师对美国Sarbanes-Oxley法案(SOX法案)404条款下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被审计单位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同时,即使被审计单位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还继续收取了超额的审计费用,也就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收费存在“粘性”。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审计师是如何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进行审计的,但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需要验证的问题: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所导致的审计收费“粘性”是否在各个国家的审计市场普遍存在,或者仅存在于法律环境比较严格的美国资本市场?考虑到日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基本上与SOX404条款相同,内部控制的目标仅限于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报告的财务报告目标,因此,本文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问题。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丰富了现有的相关文献,在实践意义上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师在实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运用,可为政府部门在制定和修改审计准则提供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在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时,各主要国家的审计准则基本上与国际审计准则一致,要求审计师了解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 IAASB)于2003年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 ISA)第315号明确要求审计师应该从相关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这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其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师根据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执行审计时,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低,控制风险将增加,通常其重大错报风险较高,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需要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而导致审计收费增加。反之亦然,在既定的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下,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通常会降低其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师会减少审计资源的投入,从而会导致审计收费减少。

关于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资源投入或审计收费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多。在美国SOX法案实施前,学者们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底稿中获取信息,研究审计师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与审计资源投入(如项目组成员的配置及审计工时等)之间的关系(O′Keefe等,1994; Hackenbrack和Knechel,1997; Felix等,2001; Fukukawa等,2006)[1-4];美国SOX法案实施后,学者们大多利用美国SOX法案302条款和404条款下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审计师是否对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Raghunandan和Rama, 2006等)。[5]这些文献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研究表明审计师对控制风险较高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伴随着美国SOX法案的实施和相关数据的积累,学者们开始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是否会导致审计师审计收费的减少(Bedard等,2008; Hoitash等,2008; Munsif等,2011)[6-8]。例如,Munsif等(2011)[8]研究发现审计师对SOX法案404条款下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被审计单位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同时,即使被审计单位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还是继续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也就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收费存在“粘性”。那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所导致的审计收费“粘性”是否在各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普遍存在,或者仅存在于法律环境比较严格的美国资本市场?需要我们进行实证检验。

大量研究表明,美国高诉讼风险的法律环境直接影响审计师的审计行为。如Seetharaman等(2002)[9]以英国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如果样本公司在法律环境比较严格的美国上市,审计收费就会提高,而在其他国家上市,审计收费变化则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法律风险直接影响审计定价。Khurana和Raman(2004)[10]研究发现“四大”在美国审计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股权融资成本,但在诉讼环境相对宽松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却没有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作者认为“四大”的高质量审计并不是由于“声誉保护”,而是源于美国的高诉讼风险法律环境所致。

受美国2002年颁布的SOX法案的影响,日本于2006年颁布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上市公司自2008年起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我国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应的《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考虑到目前只有美国、日本和我国先后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并聘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同时,日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度设计基本上与SOX404条款相同,内部控制的目标仅限于COSO报告的财务报告目标,因此,本文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导致了审计收费存在“粘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为研究前文所提出的问题,本文关注的焦点是日本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第一年的2008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本文以2008年和2009年日本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手工收集并整理2008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以及该缺陷是否在2009年整改的信息(信息来自于Electronic Disclosure for Investor′ Network网站),同时对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参考已有文献,删除金融保险业;(2)为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要求样本公司在2008年和2009年同时为上市公司,删除不满足这一条件的样本;(3)删除在分析过程中缺失财务数据的样本;(4)删除2009年新增的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2008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但未整改的样本除外)。经过以上筛选,本文最终有效样本为2008年和2009年各3184个,其中96个样本(约占3%)在2008年披露了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在2008年披露其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96个样本中,76个样本在2009年得到了整改,也就是这76个样本在2009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有效。20个样本在2009年没有进行整改,继续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且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内容与2008年相同。

(二)模型及变量定义

为检验前文所提出的问题——在日本资本市场上,是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也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模型(1):

LNFEES= β0+β1ICW2008+β2LNASSET+β3SUBs+β4LEVERAGE+β5AUDITOR+β6AGE+β7LOCATION+β8FTSE+β∑IND+ε

(1)

模型(1)中的被解释变量为LNFEES,为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解释变量ICW2008是本文的一个关键测试变量,表示样本在2008年是否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模型(1)中变量及其含义、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表

注: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手工采集于Electronic Disclosure for Investor′ Network网站,其他变量的数据来自Nikkei-Needs CD-ROM数据库。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单变量分析

考虑到影响审计收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参照已有文献(Francis, 2004; 孙谦和墙伟, 2011)[11,12]的研究成果,本文使用审计收费占总资产的比率(审计收费/总资产)进行单变量分析。表2列示的是单变量分析的结果。表2中的(1)列是利用2008年样本,对2008年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与有效样本之间,审计收费占总资产比率是否有差异进行检验的结果。结果显示,2008年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与不存在缺陷的样本公司之间,审计收费占资产比率存在显著差异,均值和中位数的差异检验都在1%水平上显著。也就是说,审计师在2008年执行审计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收取了较高的审计收费,与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一致。表2中的(2)列是利用2009年样本,对2008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但在2009年整改(即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2009年披露为有效)的样本,与2009年其他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有效的样本之间,审计收费占总资产比率是否有差异进行检验的结果。结果显示,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的差异检验,两组样本之间的审计收费占资产比率都在1%水平上显著存在差异,这一结论初步表明,在日本资本市场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有可能导致了审计收费存在“粘性”。

表2中的(3)列是利用2009年样本,对2008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在2009年整改与未整改的样本之间,审计收费占总资产比率是否有差异进行检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均值和中位数的差异检验分别在10%和5%水平上显著,这一结论说明虽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有可能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但是审计师有可能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样本公司收取较低的审计费用。

表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与审计收费占总资产比率的差异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0.01、0.05、0.10水平上显著(双尾)。

(二)多元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在日本资本市场上,是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也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本文分别利用2008年和2009年样本对模型(1)进行回归。在利用2008年样本对模型(1)进行回归时,变量ICW2008是样本2008年是否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而利用2009年样本对模型(1)进行回归时,变量ICW2008的定义变为:2008年虽然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但是在2009年已经整改的样本为1(即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2009年披露为有效),其他2009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有效的样本为0(为了增加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在利用2009年样本进行回归时,删除2008年和2009年连续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20个样本)。

表3 模型(1)的回归结果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双尾)。

表3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3中的(1)列是利用2008年样本对模型(1)进行回归的结果。本文所关注的变量ICW2008的回归系数为0.261且在1%水平上显著,与预期一致,说明审计师在执行审计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表3中的(2)列是利用2009年样本对模型(1)进行回归的结果, ICW2008的回归系数为0.224且在1%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略有下降(0.261→0.224),这一结论说明2008年披露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样本公司即使在2009年得到了整改(即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2009年披露为有效),审计师在2009年也对其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综上,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在日本资本市场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费用存在“粘性”。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论与已有研究一致,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三)进一步分析

表2的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审计师有可能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样本公司收取较低的审计费用。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本文用REMEDIATE表示2008年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否在2009年得到整改(即2008年披露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在2009年整改的样本为1,未整改的样本为0)。替换模型(1)中的ICW2008变量,构建模型(2)。

LNFEES=β0+β1REMEDIATE+β2LNASSET+β3SUBs+β4LEVERAGE+β5AUDITOR+β6AGE+β7LOCATION+β8FTSE+β∑IND+ε

(2)

表4的中(1)列是利用2008年样本对模型(2)进行回归的结果,本部分所关注的变量REMEDIATE的系数为-0.065但不显著(t=-0.503)。表4中的(2)列是利用2009年样本对模型(2)进行回归的结果,REMEDIATE的系数为-0.257且在5%水平上显著。对比表4中的(1)列和(2)列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审计师对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和未整改的样本公司收取了不同的审计费用,而对于整改的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因样本量较少,除公司规模(LNASSET)、公司复杂程度(SUBs)和公司所在地(LOCATION)外,模型(2)的回归结果没有发现其他控制变量影响审计收费。

表4 模型(2)的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双尾)。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日本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在日本资本市场上,是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也导致审计收费存在“粘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审计师对其也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第二,相对于没有整改的公司,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的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不仅在美国资本市场,在日本资本市场上也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了审计费用存在“粘性”。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研究,在实践意义上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审计师在实务中对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运用,可为政府部门制定和修改审计准则提供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也为今后的研究指出了方向:第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导致的审计收费“粘性”将会持续多久?第二,审计师在执行审计过程中是如何了解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重大错报风险影响的?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1]O′Keefe,T.B.,D.A.Simunic,M.T.Stein.The Production of Audit Services: Evidence from A Major Public Accounting Firm[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4(32): 241-261.

[2]Hackenbrack, K., W.R.Knechel.Resource Allocation Decisions in Audit Engagement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7(14): 481-499.

[3]Felix,W. L.,A.A.Gramling, M. J. Maletta.The Contribution of Internal Audit as A Determinant of External Audit fee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is Contribu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1(39): 513-534.

[4]Fukukawa, H.,T.J.Mock, A. Wright. Audit Programs and Audit Risk: A Study of Japanese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2006(10): 41-65.

[5]Raghunandan, K.,D.Rama. SOX Section 404 Material Weakness Disclosures and Audit Fees[J].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6(25): 99-114.

[6]Bedard,J.C., R.Hoitash, U. Hoitash. Audit Pricing and Internal Control Disclosures Among Non-accelerated Filers[J].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2008(20): 103-126.

[7]Hoitash,R., U. Hoitash, J.C. Bedard. Internal Controls Quality and Audit Pricing Under the Sarbanes-Oxley Act[J].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8(27): 105-126.

[8]Munsif, V.,K.Raghunandan, D.V.Rama,M.Singhvi. Audit Fees after Remedi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J].Accounting Horizons, 2011(25): 87-105.

[9]Seetharaman,A.,F.A.Gul,S.G.Lynn.Litigation Risk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UK Firms Cross-listed on US Marke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2(33): 91-115.

[10]Khurana,I.K.,K.K.Raman.Litigation Risk and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Credibility of Big4 Versus Non-Big4 Audits: Evidence from Anglo-American Countries[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79): 473-495.

[11]Francis,J.What Do We Know About Audit Quality?[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4(36): 345-368.

[12]孙谦,墙伟.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报告[J].会计研究,2011,(8):76-83.

猜你喜欢

错报粘性审计师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事前震慑”与“事后纠偏”: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错报和重述的跨期监管研究
盈余错报与分析师行为调整的不对称性
带粘性的波动方程组解的逐点估计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粘性非等熵流体方程平衡解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