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培育模式探索

2018-01-15虞红

文教资料 2018年30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协同育人

虞红

摘 要: 要实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建立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机构、社区等合作育人机制;要优先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加快建成一批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高校的分类标准是以人才培养类型作为标准的,最终要落实在相关专业建设上。因此,当前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建设特色以满足多元化应用需求。

关键词: 特色专业 协同育人 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战略,还提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等“强国”建设。这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对高等教育的人才、科技和服务的支撑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其一是提高质量;其二是分类发展,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①。提高质量与分类发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化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的质量”②。高校分类的分类标准是以人才培养类型作为标准,最终要落实在相关的专业建设上。因此,当前推进高校分类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建设特色以满足多元化应用需求。

一、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培育动因

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在发展初期部分存在由于目标定位不明确、忽略生源个体差异性,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竞争力,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对“应用”的内涵理解模糊,使得“专业发展”上或追随某些老牌财经类本科院校的成熟专业发展路径进行复制,或片面强调市场对已有专业人才的需求热度,跟进已有专业的开设,缺乏对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预判,使得专业发展单一且无特色而言。其分类定位大多是应用技能或者应用技术型为培养目标,就必须考虑当下经济多元化发展下的新就业态势。目前全球劳动力市场都面临的新挑战有:

(一)高双重失业风险。即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都在增高。说明新技术和新经济发展增加新就业的速度已经远超人们的预期。那么,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考虑拓宽毕业生的专业口径和就业弹性,否则很可能造成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

(二)就业情况两极化。即低端工作岗位和高端工作岗位都在增加,而中等岗位恰恰是在削减。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正好介于高水平老财经院校和低水平财经类高职院校之间,培育特色专业,准确毕业生就业定位,才能更好地避免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冲突。

二、影响特色专业培育的主要因素

调研发现,培育专业特色除了明确专业定位即人才培养方向之外,还有如下四个主要影响因素:

(一)跨学科教学团队创新发展情况。学科教学梯队的发展状况、双师型教师在师资中的比重、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情况等都是高校不断探索打造协同团队教学、实现交叉学科融合教学、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

(二)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模块量和课程数。比如学科共同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及课外学习与实践类模块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比重,很大程度决定学校能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教研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的多元化程度。是否保障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权利,同时课程改革是否倡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鼓励采用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

(四)学校建立教学支持配套机制的完善程度。强调教学在应对经济社会的新需求时,能及时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企业领先技术等转化为纳入课程体系设置、课堂教学内容,课堂实践实习手册、课程研发、教材编写、教学成果推广等对教师教学的支持和激励作用。

三、现有特色专业培育模式的困境

(一)与企业合作培育。这里与企业合作培育,一般包括订单式、三明治式或者学徒制式等模式。这几种专业培育模式虽然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有实效,但是在现代劳动力市场缺陷十分明显,即专业口径狭隘导致就業弹性差。同时,在这几种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中,由于培养目标直接与合作企业对接,虽然短期促进学生就业结果明显,但是从长期看,定向培养合作中高校容易处于被动适应局面,可以说牺牲一部分对教育的主导权。

(二)引入国内外职业证书考试。财经类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一些行业都有岗位入职门槛,即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部分职业资格证书由于考试通过率比较低,含金量相当高。在校内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发展趋势、明确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但是把学生完全推向职业考试市场,唯证书论的误导是高校对肩负人才培养责任的不作为。如何强调高校对专业培育、人才培养的主导,从而形成学校专业发展特色是当前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四、特色专业培育的协同模式

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在推进特色专业培育协同发展时,首先要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定位,避开已有财经类院校(即老财经院校)的锋芒,其次要健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资源支持和配套机制,积极推动产学融合建设和教师跨学科发展。

(一)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群和课程模块体系。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在改革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应突出应用型特色,建设对接市场需求、与新技术交叉融合的专业群,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活力。建议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1.增加课外学习和实践类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比例。调查研究对比了老财经类院校本科课程结构,一般为:本科通识教育类课程占比三分之一,专业类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占比二分之一,其余六分之一为课外学习和实践类课程。目前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课外学习和实践类课程占比一般不超过六分之一。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课程内容大同小异、理论教学偏多实践课程偏少、教学内容明显滞后技术革新、政策变化等问题,增加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操作课程占比,避免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

2.将企业岗前培训、后续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加强产学融合课程。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其职业发展都有专业化特点,一般就职企业都有岗前培训,上岗之后还有定期的后续教育。高校应坚持合作共赢原则,通过共建产学研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课程,即根据专业领域的细分发展,和多个企业合作开发可供学生丰富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包括设定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编写教材和教学案例等,对接行业最新职业标准或者岗位规范,从而保障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宽学科基础、多专业口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增强其就业能力。

3.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打通内外课堂的协同培养。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一间教室、一位老师、几十个学生”传统意义上的概念。互联网教育完全打破了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给学生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无限选择,也带来更多的共享教育资源,从而加速促进实现教育公平。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虽然自身综合实力不够,各种自有资源有所欠缺,但是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上优势明显的教育资源,分享互联网经济带给教育的红利。比如可以和有名的在线课堂比如MOOC、SPOC等合作,认可其课程证书与人才培养计划同类课程的学分互换,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二)通过协同平台实现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功能之间的转化。在寻求特色专业培育协同发展模式时,充分考虑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拥有各种资源的局限性,尽可能选择制度成本最低的协同模式。

1.建立促进教学资源在协同平台上校内自流转、校内外协同流转的机制。要尽力保障实现教学资源在校内自流转、校内外协同流转。比如围绕发展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应允许教师在不同学院之间流动,在教学型、研究型教师之间流动,在学校内部和外部行业之间流动,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之间的协同发展。校企之间围绕人才培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旋转门建设,从而加速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同时,要尽力吸引校外资源到协同平台,比如引入国际专业认证、职业资格考试课程认证、全方位产学融合等,借助校外力量完成对特色专业建设的更新升级。这里必须强调高校对专业培育、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更多鼓励的是:(1)高校教师通过培训考试获得教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的资质,这样教师自然就不会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作为学生专业学习引路人的角色定位。(2)课程建设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标准建设,通过认证的方式使得学生享有完成通过校内课程学习即可获得免试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相同课程的权利。

2.重视对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人财投入。在“互联网+教育”发展格局下,即便是一名全面多能型的教育名师也不可能有精力有时间事事亲为,必须发挥不同人员在教学团队中的分工作用,必须重视对参与课程课件视频制作、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各种媒体宣传运营等间接介入教学活动人员的投入。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在自身没有实力和条件开展类似活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和专业机构合作开发或者直接购买产品、外包服务等方式解决。但是鉴于这部分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在人力和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建議由学校主导,把课程建设成果创建成为可标准化传播的无形资产,这对于降低学校教学成本、形成课程专业标准、建立学校品牌资源等都将带来叠加效应。

注释:

①根据社会人才结构和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实际,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学术型人才;(2)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3)职业性技能型院校(高职高专),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职业技术人才。本研究限定于第二类院校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1998.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educprog/wche/declaration_eng.htm。

参考文献:

[1]杨莲娜,张庆亮.高校财经类专业协同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

[2]许应楠,陈福明.基于协同理论的职业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及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4).

[3]刘淑萍.跨学科视角下会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会计师,2017(8).

[4]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2017年国际就业形势研讨会[J].中国劳动,2017(12).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协同育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农林院校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特色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