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规划与实施效果评价

2018-01-15张盛钟郑建英卢春英范桂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现代林业规划

张盛钟 郑建英 卢春英 范桂华

摘要 通过对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建设条件与市场需求的分析,确定了示范苗圃营建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原则,按照“基础设施完善、栽培设施先进,培育品种优化,苗木质量优良”要求,结合实际进行合理布局,将苗圃生产区分为设施栽培区、容器小苗培育区、绿化大苗培育区、大田育苗区和容器大苗培育区等5个功能区。投入产出分析表明,规划总面积7.07 hm2,总投资1 133.00万元。示范苗圃建成后,每年可繁育各类优质苗木105万株,新增产值304.4万元,实现年均税后利润195.11万元;投资利润率17.2%,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8.5年。

关键词 示范苗圃;现代林业;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S7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144-03

长期以来,龙岩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和林业工作,森林覆盖率78.9%,且长期居全省首位。龙岩市具有“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等品牌,创造了全国闻名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经验”,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肯定。龙岩市林业局高度重视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建设,2016年成功创建了以现代林业为基础,集科研、生产、科普、示范、休閑和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龙岩白砂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力争将园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现代林业技术应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森林多功能经营,林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园区典范。示范苗圃建设项目是龙岩白砂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也是申报福建龙岩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的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珍贵树种、优良乡土树种、用材树种等造林绿化工程各类苗木105万株,可供造林666.67 hm2,为林分修复与树种结构调整、森林景观林、水土保持、生物防火林带等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种苗保障,将成为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的示范苗圃、福建省标准化苗圃、保障性苗圃和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1 规划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1.1.1 地理位置。示范苗圃位于龙岩市上杭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6′08″~116°36′15″、北纬25°07′21″~25°07′29″。具体涉及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悟管护站111林班14大班1、2、3小班,115林班17大班1小班及部分农地。

1.1.2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9 ℃,平均年总积温7 288 ℃,7月平均气温27.9 ℃,1月平均气温10 ℃,最高气温39.7 ℃,最低气温-5 ℃,月均温≥10 ℃,活动积温6 076 ℃左右,年平均降水日数160 d,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31 d,年最长无降水天数42 d,年蒸发量1 714.6 mm(21年平均),年平均降雨量1 605.4 mm,降雨量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46.6%,年均日照时数1 920.7 h,无霜期301 d,年均相对湿度77%。

1.1.3 地形地貌及坡向。示范苗圃海拔430~480 m,为丘陵地貌。地形为一面坡,坡向西坡,地势呈东侧高西侧低,坡度在5°~15°之间,地形较为平缓,符合苗圃选址建设条件。

1.1.4 土壤及植被。土质多为红壤、砂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立地类型以Ⅲ类为主,有利于植物生长。建设范围内靠北方向111林班14大班3小班是马尾松和毛竹混交林;靠南方向111林班14大班2小班是荒废的梅园;靠西方向115林班17大班1小班及农地为杨树林,草木层多为五节芒和芒萁,靠东方向111林班14大班1小班是马尾松林。

1.1.5 水源。地下水资源丰富,水量充足,现有水井1眼,水池3座,经改造,能满足苗圃用水需求。

1.1.6 基础设施。圃址外连接梧田至中洋村的3.5 m宽水泥集资道,区内有宽3.5 m、长0.3 km的泥结碎石主干道,交通便利。现有大门1座,二层砖混结构的管理房共400 m2,四周砌红砖围墙,总长970 m,具备基础条件。

1.2 建设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经营面积6 466.67 hm2,森林蓄积72.3万m3,森林覆盖率97.0%。现有专技人员2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8人,拥有一支人员稳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南京林业大学季孔庶博士和福建省林业科学院郑仁华博士为林场技术支撑专家。林场与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福建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该场较早开始进行林业科技推广及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并在杉木、马尾松林木良种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苦楝种子园、苦楝基因库和米老排采种基地等,其中马尾松实生种子园获13个马尾松优良家系林木良种审(认)定证书和64个马尾松优良单株,可提供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同时,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积极开展新品种引种驯化及推广工作,成功地引种和培育了火距松、湿加松、米老排、马褂木、火力楠、红锥、台湾栾大杉、台湾青枫等速生及优良阔叶树种。据统计,该场获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省二等奖2项,省三等奖4项,省四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其选育的13个马尾松优良家系和69个优良个体获省林木良种证书;技术人员中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2016年,龙岩白砂林业示范园区荣获首批“省级林业示范园区”称号。

2 建设条件与市场需求分析

2.1 建设条件分析

2.1.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示范苗圃是龙岩白砂省级林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也是申报福建龙岩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园区的示范项目。龙岩市林业局高度重视林业示范园区建设,先期投入1 000多万元,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示范苗圃能够保障龙岩市生态林业和重大林业产业发展所需良种壮苗,并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能为苗圃建设提供足额的配套资金,为打造省级林业示范园区示范苗圃提供资金保障。

2.1.2 马尾松研究和应用推广走在全国前列。龙岩市是全国马尾松主产区和优良种源区,马尾松面积达75.4万hm2,在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中,25年的林木表现最好的前8个品系龙岩占了4个。建立了漳平五一、上杭白砂2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成了国家级马尾松种质资源保护库,成立了马尾松研究中心,马尾松良种繁育研究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个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技术支撑单位为示范苗圃建成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技术保证。

2.1.3 具有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龙岩市在植被区划上跨越了“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域”中的“南亚热带雨林地带”和“北亚热带照叶林地带”,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物种资源丰富、森林类型多样的特色。全市山地植被主要类型有6个植被型组、15个植被型、86个群系。辖区内分布的维管束植物有293科971属2 841种(含亚种、变种),其中苔藓植物60科92属100种,蕨类植物42科85属217种,裸子植物10科25属47种,被子植物181科769属2 477种。龙岩市主要乡土树种990种,其中龙岩市原有天然分布的常见树种784种,已引种多年且在龙岩市一直表现良好的外来树种206种。涵盖了国家重点野生保护植物28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种。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为示范苗圃建成林木良种繁育基地提供了基本保证[1]。

2.1.4 苗圃选址条件优越。示范苗圃立地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圃地有一定规模且集中连片,生产经营面积6.67 hm2以上,具有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和较好的良种苗木繁育生产能力,能为当地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提供良种壮苗,提升林业重点工程苗木保障能力,为确保造林绿化用苗质量和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2.1.5 科技支撑水平高。龙岩市林业局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南京林业大学是漳平五一、上杭白砂2个国家级林良种基地建设技术支撑单位,龙岩市各级林业部门长期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开展技术协作,承担实施科研项目和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单位将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福建省林业科学院以及其他有合作关系的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组成科研战略联盟为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成立园区专家委员会,定期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到园区进行讲学和指导,开展多种形式和层次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周边地区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林业生产经营水平[2-3]。

2.2 市场需求分析

2.2.1 龙岩市植树造林苗木需求分析。2015—2016年龙岩市2年平均造林绿化总任务为6.04万hm2,包括植树造林任务7 346.67 hm2,森林抚育任务2.56万hm2,封山育林任务2.75万hm2。植树造林任务中,生物防火林带1 814.2 hm2,高速公路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建设13.33 hm2,乡村生态景观44.47 hm2,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175.53 hm2,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1 383.53 hm2,珍貴用材树种造林664.47 hm2,木本油料示范基地284.47 hm2,迹地更新等不炼山造林2 971.13 hm2。依项目不同,苗木规格要求不同,计算总需苗量,每年总需苗量1 439.17万株,具体见表1。

2.2.2 龙岩市现有苗木生产供应能力分析。据初步统计,2015—2016年龙岩市2年平均生产苗木1 184.95万株,而年需苗量1 439.17万株,总缺口254.22万株。其中,生物防火林带、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木本油料示范基地等 4项年苗木生产637.95万株,年需苗量669.44万株,缺口31.49万株;迹地更新等不炼山造林苗木年生产547.00万株,年需苗量744.27万株,缺口197.27万株;高速公路森林生态景观通道建设、乡村生态景观、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等3项绿化大苗年需苗量25.46万株,基本靠外调。

2.2.3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根据《龙岩市“十三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2017—2020年龙岩市每年的植树造林规划任务基本与2016年相同,即每年植树造林总需苗量达1 440万~1 500万株。龙岩市植树造林任务重,需苗量大,而当地苗木生产规模小,供应缺口大,尤其是绿化大苗稀缺,苗木生产能力整体有待提高。建设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势在必行,苗圃建成后,首先应满足上杭县、龙岩市以及周边地区市场的需要,继而面向全省和国内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 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

3.1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以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方针,以服务龙岩市林业生态建设、满足闽西地区各类林业生态建设苗木需求为宗旨,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技术要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建设示范苗圃,把示范苗圃建设成为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苗圃、龙岩市标准化苗圃、福建省保障性苗圃和林木良种繁育基地[4]。

3.2 建设目标

通过4年努力,完成7.07 hm2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建设,达到“基础设施完善、栽培设施先进,培育品种优化,苗木质量优良”的规划总目标。一是充分利用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及其运营新模式等现代林业发展新理论,应用现代林业技术,力争把示范苗圃建设成为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苗圃。二是探索新品种的试验、新技术的推广、新设施的应用,建立一套标准化应用程序,把示范苗圃建设成为标准化苗圃。三是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各类珍贵树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及优良用材树种105万株,可供造林面积逾666.67 hm2,以满足龙岩市以及周边地区林分修复与树种结构调整、森林景观林、水土保持、生物防火林带等造林优质苗木的需求,建设成为龙岩市保障性苗圃。四是充分利用现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资源,打响苗木品牌,把示范苗圃建设成为林木良种繁育基地。

3.3 建设原则

一是坚持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制的原则。二是坚持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原则。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四是坚持勤俭节约、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条件、高效使用建设资金的原则。

4 项目建设方案

4.1 圃地建设总体布局

苗圃生产区:分为5个功能区,即设施栽培区、容器小苗培育区、绿化大苗培育区、大田育苗区和容器大苗培育区。不同的功能区,苗木培育目标不同。

苗圃辅助用地:分为土地平整与土壤改良、给水、排水、道路、供电、生产设施配套和行政、生活设施及附属工程、防护片林等8个类别的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具体见表2。

4.2 苗圃生产区规模与苗木培育目标

苗圃生产区规模与苗木培育目标如表3所示。

5 实施效果评价

5.1 生态效益

该项目通过建立龙岩白砂现代林业示范苗圃,提高了珍贵树种苗木、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及优良用材树种的品质及产量,以满足目前龙岩市以及周边地区林分修复与树种结构调整、森林景观林、水土保持、生物防火林带等生态工程建设对优质苗木的需求,扩大了有林地面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和造林质量,为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建设宜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5]。

5.2 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实施龙岩白砂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提高了园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将成为林业科技示范点,有利于把龙岩市林业科技示范园区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通过建立标准化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加强林木种苗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应用,辐射带动提高全市林木种苗繁育水平,为现代林业建设起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苗圃每年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垦复、施肥、修剪、采收等林业生产,年提供就业人数200人,为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林农收入,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该示范苗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6]。

5.3 经济效益

单位面积产量:生产负荷(第5~9年),第5年80%,第6年及以后达100%;产量,项目建设后年提供各类优质苗木105万株(表4)。

评价方法的选用:各种参数和税费计算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国家计委和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和有关财税制度执行。项目计算期:根据项目生产特点,项目计算期为9年,即2017—2025年,其中建设期4年,经营期5年。利率:本项目利用中央政府投资及自筹资金,不计利息。折旧与摊销:本项目投资达产后,仪器设备按10年平均折旧,建安工程及良种培育工程按20年平均摊销,残值率为 5%。财务基准收益率:项目计算的贴现率为6%。税和费: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林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1〕171号)和中央農业政策,种子、苗木培育免除所有税收。

经估算,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均较理想,经济效益良好,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建成后,达产年新增产值304.4万元,实现年均税后利润195.11万元;投资利润率17.2%,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8.5年。

5.4 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示范苗圃是龙岩白砂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也是申报福建龙岩国家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项目。示范苗圃的实施,为龙岩市以及周边地区林分修复与树种结构调整、森林景观林、水土保持、生物防火林带等造林提供优质苗木,也将为龙岩市、福建省的苗圃建设起示范与推广的作用,项目实施不仅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6 参考文献

[1] 洑香香.苗圃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 段威.山地苗圃营建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4(2):54-55.

[3] 付莹,杨立新.影响苗圃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65-66.

[4] 王赛君,过元清.现代林业营林问题与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12(8):193.

[5] 张盛钟.汀江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0(1):51.

[6] 张盛钟,郑建英,卢春英,等.龙岩市花卉苗木产业精准扶贫方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130-131.

猜你喜欢

现代林业规划
规划人生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论现代林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