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山县猴头菇产业发展的适宜气候条件分析

2018-01-15舒耿豪黄亿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猴头菇气候条件气象服务

舒耿豪 黄亿

摘要 本文利用常山县2008—2017年气象观测数据,选取温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相对湿度月平均值与猴头菇生长过程中所需气候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常山县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猴头菇产业发展,但猴头菇生产过程中也应注意部分年份高温、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为更好地推动常山县猴头菇产业健康发展,本文提出气象服务保障对策,以提升常山县猴头菇品质和产量。

关键词 猴头菇;气候条件;气象服务;浙江常山

中图分类号 S162.5;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084-01

猴头菇又称猴头菌,可作食材,也是药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常山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发展猴头菇产业。常山县猴头菇种植历史已有40年,是“常山三宝”之一。本文着重对常山县猴头菇产业发展适宜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关气象服务保障对策,趋利避害,以推动常山县猴头菇实现优质高产。

1 猴头菇栽培所需气候条件

1.1 温度

猴头菇菌丝生长温度为6~34 ℃,最适温度为25 ℃左右,若温度<6 ℃,菌丝代谢作用停止;若温度>30 ℃,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达到35 ℃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2~24 ℃,最适温度为18~20 ℃;若温度>25 ℃,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很难构成子实体;温度<10 ℃时,子实体发红,随着温度降低,色泽逐渐变深,失去食用价值[1]。

1.2 光照

猴头菇菌丝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光照,但无光条件下无法形成原基。因此,在该阶段需有50 lx的散射光才可以刺激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期则需足够的散射光,光强为200~400 lx时,菇体生长充实且洁白;光强>1 000 lx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降低[2]。

1.3 水分和湿度

猴头菇培养基质适宜含水量为60%~70%,若含水量<50%或>80%,猴头菇原基分化数量会大幅度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下降。菌丝培养发育期最适相对湿度为70%。子实体形成期需要相对湿度为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较快且较洁白;若相对湿度<70%,子实体表面会严重失水,导致菇体干缩变黄,菌刺较短,伸长不开,致使产量大幅度减少;反之,若空气相对湿度>95%,则菌刺长且粗,菇体球心较小,呈分枝状,会形成“花菇”。直径为5~10 cm的猴头菇子实体,每天水分蒸发量为2~6 g/个[3]。

2 常山县猴头菇生产气候条件分析

2.1 温度

温度是猴头菇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气候条件。常山县近10年平均气温为18.0 ℃,各个月份平均温度均>5 ℃。常山县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9.0 ℃;1月平均温度最低,为5.9 ℃。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温度分别为17.5、27.5、19.7、7.2 ℃。总体来看,常山县温度条件非常适宜猴头菇生产,但也需注意某些异常年份高温天气对猴头菇生产造成的危害。

2.2 光照

猴头菇生长发育喜强光,尤其是散射光。2008—2017年,常山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632.3 h。除7月和8月之外,其他各月份日照时数均不超过160 h。此外,常山县多高山,云雾及散射光条件非常适宜猴头菇生长发育,为常山县猴头菇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

2.3 水分和湿度

常山县2008—2017年平均降水量1 896.8 mm,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常山县春、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634.4、705.3、292.4、264.7 mm,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33.4%、37.2%、15.4%、14.0%。常山县近10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9%,年相对湿度为69.6%~81.6%。可见,常山县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条件均能较好地满足猴头菇生长对水分与湿度的需求,但也应注意部分年份干旱、洪涝灾害对猴头菇的不利影响。

3 猴头菇产业发展气象服务保障对策

3.1 强化猴头菇产业园小气候监测

气候条件与猴头菇生长具有紧密联系,因而常山县气象局应科学指导猴头菇种植大户在主要猴头菇产业园布设小气候监测站,强化猴头菇生长气候条件长时间监测,使气候条件监测数据具备一定的连续性及精准性。

3.2 强化当地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常山县气象局应加强与涉农部门的沟通合作,科学开发运用农业气候资源,防止各类灾害性天气对猴头菇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应加强农业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增强气象为猴头菇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要对猴头菇气候资源分布情况、变化规律及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等进行科学分析,優化猴头菇生长有利气候环境;结合猴头菇生产气象指标,积极开展气候论证,深化、细化常山县猴头菇气候区划,确定“名、优、特、新”产品适宜种植区域及高产优质区,然后不断推广优良品种,促进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

4 参考文献

[1] 黄巧珍,黄巧平,刘正德,等.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5,31(3):170-171.

[2] 吴清山.猴头菇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北方园艺,2014(18):161-163.

[3] 郝丽峰,李青,韩鹏远,等.18种猴头菇菌丝生长特性比较[J].中国食用菌,2018,37(2):21-25.

[4] 靳伟.西北地区猴头菇栽培技术要点[J].食用菌,2008(6):43-44.

猜你喜欢

猴头菇气候条件气象服务
蕈菌佳品猴头菇
美味不过猴头菇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三色猴头菇
猴年吃点猴头菇
浅谈气象与农业生产及自然灾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