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为县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1-15季一胜吴文革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生产现状粮食问题

季一胜 吴文革

摘要 无为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本文介绍无为县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当地粮食生产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问题;对策;安徽无为

中图分类号 S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045-02

无为县地处皖中,辖20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总面积2 022 km2,总人口121.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5.03万人,农村劳动力人数53.27万人。2017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8.7亿元(可比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708元。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粮食总产52.4万t,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1 生产现状

1.1 播种面积

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82万hm2左右[1],其中水稻5.51万hm2,以一季稻为主,面积4.87万hm2(中籼杂交稻约0.67万hm2,粳稻或糯稻约4.20万hm2);小麦1.07万hm2;玉米0.62万hm2,以鲜食玉米为主;其他旱杂粮的面积约0.67万hm2。

1.2 产量

水稻:中籼杂交稻高产地块可达9 750 kg/hm2,平均8 250 kg/hm2左右;粳(糯)稻高产地块可达9 000 kg/hm2,平均7 800 kg/hm2。

小麦:高产地塊6 000 kg/hm2,平均4 800 kg/hm2。一般早播小麦产量高,迟播小麦(11月下旬以后播种)产量一般在3 750 kg/hm2左右。

1.3 种植方式

水稻:直播(包括手工撒直播、机械条直播、机械穴直播)[2]约3.93万hm2,人工栽插约0.33万hm2,机插约1.2万hm2。

小麦:以浅旋耕撒播为主,部分免耕直播和稻套麦。

1.4 连作模式

连作模式以稻—冬闲为主,约2万hm2,其他连作模式有稻—麦、稻—油。

1.5 栽培管理

1.5.1 耕整。常年浅旋耕或免耕[3-4],农田耕层10 cm左右,大田整平不到位,落差较大。

1.5.2 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有机肥少,水稻平均施纯N 225~255 kg/hm2、P2O5 90 kg/hm2、K2O 165 kg/hm2;小麦平均施纯N 180 kg/hm2、P2O5 75 kg/hm2、K2O 81 kg/hm2 [5-8]。

1.5.3 病虫害防治。水稻以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为重点[9-10],草害以稗草、千金子为重点,常年药剂防治4~5次;小麦以防治赤霉病为重点,草害以菵草、看麦娘为重点,常年药剂防治2~3次。

1.5.4 水浆管理。由于大田不平整,深水灌溉现象较普遍,少数田块中期晒田不足。

1.6 经营方式

由过去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2017年,全县6.67 hm2以上种粮大户共2 218户,种植面积2.89万hm2。其中,33.33 hm2以上76户,种植面积0.37万hm2;66.67 hm2以上10户,种植面积0.09万hm2。

2 存在的问题

2.1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2 稻—麦连作模式面积较大

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无为县属水稻、油菜优势产区,不是小麦优势产区,小麦生产受迟播、干热风、赤霉病等影响较大,品质差,效益低。稻—麦连作季节矛盾突出,稻、麦2季均难做到适时播种。稻、麦属同科植物,吸收的养分基本一致,连作对耕地地力保护不利。同时,秸秆还田利用难度大。

2.3 水稻直播面积过大

无为县水稻直播面积约3.93万hm2,占水稻面积的71.4%。由于直播存在稻田草害严重且难防除、易倒伏、穗型小、野生稻逐年加重、穗粒数少、病害较重等问题,生产风险大。

2.4 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

全县水稻品种约80个,小麦品种20个以上。品种多、乱、杂造成种性良莠不齐,不利于生产和产业化发展,稻米品质不一致,不能做到优质优价。

2.5 栽培管理不到位

一是肥料施用上,存在化肥施用不合理、有机肥施用不到位、凭经验施肥现象,化肥利用率不高。二是农药使用上,存在加大剂量施用及用药多、用水少及打保险药、不适期开展防治等现象,科学防治不到位。三是水浆管理上,主要是水多的问题,分蘖期深水层,烤田时排不干水。

3 对策

3.1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11],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2 调优生产种植结构

压缩稻—麦连作面积,扩大稻—油连作面积。适当调减、压缩低产低效区小麦种植面积,扩大油菜、绿肥种植面积,调优生产种植结构,促进种养结合。

3.3 大力发展水稻机插秧,减少直播面积

依托全县现有的75座育秧工厂,加大育秧工厂建设力度,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为稳定粮食产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 积极调优品种结构

加大新品种试验示范力度,积极推广应用优质、绿色、高效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茬口和品种布局,减少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增收。

3.5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机耕、机收,以及小麦和油菜机播、机栽、机收等农业机械化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面推进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3.6 提升栽培管理水平

在重大病虫害防控上,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环保农药,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到位率。

在施肥管理上,大力实施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配方肥覆盖率和到田率,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秸秆还田,持续提升土壤肥力。

在水浆管理上,采取浅水—湿润—晒田相结合的灌溉方法。移栽返青活棵期,薄水至湿润立苗。有效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当茎蘖苗达到预期穗数的75%~80%时即可搁田。拔节至成熟期采用浅水湿润间隙灌溉,保持干干湿湿。

4 发展方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粮食生产各项扶持政策,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抓好粮食生产。

4.1 规模化经营

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2 社会化服务

大力发展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代耕代种代储等全程社会化服务[12],提升科学种田整体水平,实现管理规范、服务高效。

4.3 绿色化生产

加快培育“三品一标”品牌建设,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适度发展稻渔、稻鸭综合种养模式,全面提升農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

5 参考文献

[1] 2017年无为县统计年报[Z].2017.

[2] 张厚勇,史奇,程勇.无为县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9):91-94.

[3] 吴文革,张健美.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5):32-37.

[4] 张健美,吴文革,何超波,等.安徽省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难点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58-59.

[5] 周永进,吴文革,严文学,等.安徽沿江地区“籼改粳”机插栽培高产技术初探[J].中国稻米,2015,21(1):48-51.

[6] 季一胜,杨飞,吴晓鹏,等.沿江稻—麦两熟模式下水稻机械化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18):17-18.

[7] 杨飞,吴文革,赵前进,等.平衡栽培技术在沿江粳稻机插上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8):11580-11581.

[8] 花良兵,方咸林.无为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成果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3):99-102.

[9] 夏文明.无为县水稻3大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与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9):96.

[10] 刘永昕,杨飞,夏海生.两优1128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3):48.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8-06-2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2/04/c_ 1122366449.htm.

[12] 安徽省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EB/OL].(2018-03-13)[2018-06-20].http://www.eshian.com/laws/38211.html.

猜你喜欢

生产现状粮食问题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把粮食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