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15瞿海
瞿海
摘要:地理是一门贴近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古今大量的诗歌谚语中都包含着地理现象和原理,诗歌谚语与实际的地理教学相结合是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
关键词:初中地理:诗歌:谚语
诗歌谚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它不仅包括古代诗词、歌曲、谚语、顺口溜等,是一系列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总称。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信息空前庞大,但是这些谚语仍然影响着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其独特的魅力依然可以为地理教学服务。
一、诗歌谚语与初中地理知识点的联系
对照初中地理新课标知识体系,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诗歌谚语与初中地理知识点的联系。
1.地形知识
在学习气候与地形时,“高处不胜寒”说明气温与海拔成反比,海拔越高则温度越低,所以越冷。因此,喜马拉雅山山顶温度极低、常年积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平原地区在四月份桃花已经落败,而山中的桃花才刚刚开放,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呢?通过诗歌谚语启发学生思考,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具体,进而理解并掌握地形影响气候的知识点。
2.气候知识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国正冰封,南天春意浓”,在中国北方还处在冰天雪地的时期,南方的春天已经到来。通过南北双方的对比,形象地体现出了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直接点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便于学生记忆。“梅子时节家家雨”是对江南梅雨时节的生动概括,江南梅雨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停滞。“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清明时节气候知识的体现。
3.水文知识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全国11个省级行政单位,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河。诗中通过长江头和尾的描述,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长江上下游的关系,进而引入长江知识的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东升西落,黄河水最终汇入大海。这句诗不仅包含了地球自转,也形象地表现出黄河的流向和流经区域,呈“几”字行分布。
4.区域知识
在学习亚洲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引用《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亚洲境内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可以说是世界的头;“我们的亚洲,河像热血流”,亚洲境内河流众多,像血液一样遍布全亚洲。通过学习歌曲,既掌握了地理知识,提高了课堂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达到学习效果。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为枳”,秦岭一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淮南淮北分别处在中国的南北方。橘子因生长区域的不同,生长环境受到影响,因此成长为不同的植物。这句诗既能体现区域的差异,也能表达气候的区别。
5.地球运动
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学生对地球的认知比较抽象。“坐地日行八千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地球形状的真实写照。地球是一个椭球体,赤道是周长最长的纬线。日行八千里,描述的是地球自转现象,自转速度约八千里。自转速度由赤道到两极递减。因此,这句诗只能用来形容赤道。
二、诗歌运用需注意的问题
1.选用恰当的诗歌
诗歌谚语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对教学而言,诗歌谚语选择的正确性是材料选择的首要原則。诗歌谚语的原则要能反映知识主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不能牵强附会,曲解文意。例如在教授地形知识时,“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只能用来形容青藏高原的地形状况,用来形容盆地或者高原都是不恰当的。
2.选用学生熟悉的诗歌
地理学科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学生较为熟悉的诗歌谚语,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例如,在初中语文课上学习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地理课上用此句诗用来说明北方冬天的寒冷,既能让学生学习知识,又将知识体系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初中学生的知识储量相对而言比较薄弱,诗词储备相对较少,因此在选用诗歌谚语时,应优先选择谚语、顺口溜、朗朗上口的诗歌,避免晦涩难懂,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时,“两湖两广两河山”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分布。
3.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在初中地理课堂引入诗歌谚语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能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如果在课堂上过多地讲解诗歌知识,本末倒置,地理课也就变成了“语文课”。不仅达不到教学效果,而且会让学生因抓不住重点而无所适从。因此在引用诗歌谚语时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首先,在一节地理课上,选取诗歌不宜超过5条,否则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诗歌讲解上,进而挤占了知识讲授的时间。其次,诗歌选取要精,不宜长篇大论,诗歌谚语的优势在于其短小精悍,如果选择诗歌过长,诗歌谚语的优势便体现不出来。
以上通过对照新课标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对诗歌谚语中涉及的知识进行简要梳理。当然中国诗歌谚语中涉及到的知识不仅仅只有以上列举的这些,还有许多的文化传统和知识体系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