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下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1-15刘桂芬
刘桂芬
摘要:通常来说,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至少应该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民族文化的优秀。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培养
一般的来说,在农村,学生读书少、基础差、见识少、家务多,素质教育步伐缓慢,教师依然围绕“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重智轻德,重视少数尖子生的教学,放弃全体学生的教育和发展,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造成阅读少、思考少、交流少、写作少、质疑少等机械地学习。难做到减轻课业负担,使学生高分低能,很难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会写字、会阅读、会口述、会写作的良好习惯。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掌握学法,受用终身,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首先说说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写字能力培养是一大难题。农村孩子写字少,,老师也不太怎么严格要求,很难写好规范字,更谈不上培养写字的艺术和审美观了。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教育学生要懂得:写出一笔好字,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内涵与素养,给人以美的享受,能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是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针对农村孩子读书少,语言表达能力差。为此,我让学生体验到阅读获取智慧信息,必须多读书,多朗读,多积累词汇,多藏书,才能提高表达能力。学好祖国语言文字,将来上岗面试,社会交际,广告宣传等都要求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其中“说好普通话”也是基本要求。
阅读的形式有多种,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阅读去获得感知,所以在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等。思考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造句,巧妙地布局,感人的情境等。在阅读练习时,应要求他们做到:集中 注意力,阅读时做到“心到”、“眼到”、“笔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快速阅读,在规定的阅读时间内,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看清题目要求。学生在审视阅读理解的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字、词或句子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到,并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第二遍读文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阅读题型多种多样,但是一定有基础知识的考察,比如填标点符号、填关联词语、填拼音、找错别字、找出文中的近、反义词,摘抄或勾画比喻句、中心句等等。这些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课堂里一定训练过,粗心的同学却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第一层问题,需要认真感知原文,并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从原文或自己的知识储备中觅得答案;对第二层问题,需要反复强化、整体感知原文,对文意做到融会贯通,并积极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对第三层问题,需要高度領悟文意,才可形成答案。
目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阅读现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和老师头疼的问题,阅读理解题的分值在语文考试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就提高了阅读能力。
1.在平时的字、词、句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口语。
表达能力。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因此要让学生把话说好,首先应抓词、句的训练,从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做起。我的做法是:(1)抓一词多用,如骄傲一词,通过反复造句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这个词的两个不同的意思,即一是自豪、一是自以了不起,看不起人;(2)利用一句话,让学生采用变换人称、变换句式、变换关联词等多种形式反复说,使学生懂得了同一意思的句子在不同情况下的表达方式。 2.纠正语病。学生在说话时,常常出现语病。及时纠正。3.在各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写好作文是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作文就是用笔写话。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农村孩子所见有限,家务多,写作少。学生对于写作感到枯燥无味,脑子空白,无话可写,无事可叙,无感可发,应付习作,闭眼瞎编。出现空洞无物,没有主线,条理不清,无中心,表面化等。教师束手无策,针对这些问题,我从看图作文培养起,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比如图上的人物、风景、建筑、自然、时间、地点、人物,在做什么,说什么,结果怎样等。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给观察方法,有顺序地观察,由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观察等。分析周围的事物,丰富生活的体验,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教师批阅要迅速,及时反馈,要多鼓励,内容较完整,条理较清晰,会用词造句,中心突出,有思想感情的习作,可以打90分以上。在作文讲评课上要把学生佳作念给大家听,哪怕是一个好片段,好词句都可以给予表扬。好在哪里,妙在何处,挖掘其闪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想说。要让学生说话,激发他们想说敢说。
2.最后重视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小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中,大多数孩子预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态度马虎,方法不当。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指导,家庭缺乏配合,孩子缺少练习所致。新课程实施以后,面对大量的信息和阅读素材,预习能力差日益成为阻碍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绊脚石。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我认为既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又要有科学指导学生提高预习能力的方法,让学生喜欢预习,学会预习。
预习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实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有效的语文学习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内学习,课后巩固,三者缺一不可。而课前预习的作用就在于使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个整体把握,对学习困难有个心理准备。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要教学生会写字、会阅读、会口语表达,会写作。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好奇的心灵火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兴趣,就有爱好,有爱好,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效果。正如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有趣地去感受和体验,掌握学习方法,就会、终生受益,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精灵儿童网站
[2]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香水百合的博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