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2018-01-15王海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高中历史新课程

王海霞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很多历史教师都认识到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他们的新型教学实践无法做到体系化、理论化和系统化,在历史教学中一些必要的教学理念无法做到完全渗透,导致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本文将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观念

我国颁布了新课标以后,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网络,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和解题技巧,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新旧历史教学理念的梳理

1.教学方式主体重心的转移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先由老师讲解知识,然后让学生记笔记,在习题训练中巩固知识,完成一种记忆与复习的规律教育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一般以老师为主体,按照老师头脑中的想法讲课并将这种“老师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的参与较少,几乎少有思考感悟的空间,确切来说只是一种知识的灌输,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除了课堂教学,还增加了历史小制作、调查活动、历史剧制作与表演等全新的教学活动,更全面直观的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能充分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的独立学习。

2.教学观念由刻板向灵活的转变

传统历史教学侧重对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介绍,“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长期以来成为老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因而形成了“教师教课本、学生记课本、考试考课本”的刻板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了课本的“记忆机器人”,把课本当成绝对真理,没有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对历史本真的兴趣。而新课程标准则扬弃了这一传统的惯性模式,既注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又注意让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再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问题进行分类再整合,使历史科目主体上的内容大致被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必学板块。由此形成灵活的、系统性内化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知识体系。

3.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

历史核心素养即: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没有被重视,但实则这一学习历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极为重要。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所以,新课程标准中将老师以及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首先,培养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是老师要设计好深刻的教学目标。老师首先要深刻领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好历史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培养核心素养的切入点是创设问题情境。老师可用悬念创设问题情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最后,培养核心素养的着力点在于倡导合作探究。这种合作探究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总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随着新课标的实行,这一重要素养的培养必定日益更新。

二、新课标下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策略

显然,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需求,也難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历史教学,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构建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会被降低,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增加历史知识储备。要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多媒体素材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导入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

2.以新课标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这些历史事件,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决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感受历史事件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的民族精神,通过学习历史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实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目标。

3.加强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

历史与语文、数学等很多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高中历史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哲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语文、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还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和学科知识网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不仅能够改善历史教学的质量,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之,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改革充满了挑战性,对高中历史教师以及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思考、发现问题,多研究讨论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提高历史知识应对高考的基础上,有更大程度的提高,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历史文化的爱好者,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静.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4(1):177.

[2]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25: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高中历史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