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插管及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比较

2018-01-15齐艳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心脏骤停气管插管院前急救

齐艳霞

【摘要】 目的 探究气管插管及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8例心脏骤停患者, 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及球囊组, 各64例。气管插管组院前急救中应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救治心脏骤停患者, 球囊组院前急救中应用球囊辅助呼吸救治心脏骤停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结果 球囊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为(9.23±3.86)s, 气管插管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为(59.86±5.13)s, 球囊组建立通气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复苏成功10例(15.63%), 气管插管组患者复苏成功8例(12.50%),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組患者复苏后5 min

的血氧饱和度为 (89.88±3.17)%, 气管插管组患者复苏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90.03±3.11)%,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治疗后患者多出现嘴唇破裂、牙齿脱落等, 球囊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情况。结论 球囊建立通气时间远短于气管插管, 其他方面两种方法基本相同, 所以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中更方便、实用。

【关键词】 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心脏骤停;院前急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113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 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 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 导致生命终

止[1]。心脏骤停严重威胁各种疾病的患者, 心脏复苏的及不及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应及时救援, 保证患者的气道顺畅。救治过程中呼吸辅助必不可少。救治过程常用的呼吸辅助方法有两种, 气管插管法和球囊辅助呼吸法[2]。本研究中对这两种方法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救治的12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及球囊组, 各64例。气管插管组, 男36例, 女28例, 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5.9±8.1)岁, 因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42例, 因肿瘤晚期导致的心脏骤停9例, 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13例;球囊组, 男44例, 女20例, 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45.7±8.8)岁,

因疾病导致的心脏骤停45例, 因肿瘤晚期导致的心脏骤停

8例, 因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11例。两组患者在心脏骤停原因、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气管插管组 院前急救中使用气管插管方法辅助呼吸治疗心脏骤停患者, 具体方法如下:对患者实行心脏按压, 吹2口气按压30次, 频率>100次/min, 反复实施按压, 按压深度50 mm, 按压过程中同时插入气管内导管, 插气管内导管的过程中停止按压, 停止时间<1 min, 直至气管内导管插入完全后, 再次实施按压, 必要时可实施除颤等方法救治[3]。

1. 2. 2 球囊组 院前急救中使用球囊辅助呼吸治疗心脏骤停患者, 具体方法如下:按压方法同气管插管组, 按压同时给予球囊面罩辅助呼吸, 频率为15~20次/min[4]。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辅助呼吸的建立通气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复苏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

5 min的血氧饱和度。④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辅助呼吸后的不适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辅助呼吸的建立通气时间比较 球囊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为 (9.23±3.86)s, 气管插管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为 (59.86±5.13)s, 球囊组建立通气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比较 球囊组患者复苏成功

10例(15.63%), 气管插管组患者复苏成功8例(12.50%),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2. 3 两组患者复苏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比较 球囊组患者复苏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 (89.88±3.17)%, 气管插管组患者复苏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 (90.03±3.11)%,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2. 4 两组患者辅助呼吸后出现的不适情况比较 气管插管组治疗后患者多出现嘴唇破裂、牙齿脱落等, 球囊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情况。

3 讨论

球囊辅助呼吸和气管插管是心脏骤停辅助呼吸, 保持气管顺畅的有效手段。造成心脏骤停最主要的原因有:①自身患有的各种疾病造成的心脏骤停, 如心肌梗死、脑溢血等。②突然意外事件造成的心脏骤停, 如触电、窒息、溺水等[5]。心脏骤停要及时得到救治。所以, 要及时有效的使用急救手段来提高患者的心脏复苏能力[6]。

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对急救医生的要求很高, 要求拥有熟练的急救技术, 分秒必争。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救治过程中容易给患者造成多方面的不适应[7]。而球囊辅助呼吸相对于气管插管有很多不同的优点:①能有效保证患者气道顺畅;②能保护患者气管不受伤害;③操作方便, 对医护人员要求不高;④不需要多种繁琐难以携带的仪器, 缩短急救时间;⑤价格相对插管较为低廉, 并且可大量携带[8-10]。endprint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球囊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为 (9.23±

3.86)s, 气管插管组患者建立通气时间为(59.86±5.13)s, 球囊组建立通气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复苏成功10例(15.63%), 气管插管组患者复苏成功8例(12.50%), 兩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患者复苏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 (89.88±

3.17)%, 气管插管组患者复苏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为(90.03±3.11)%,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治疗后患者多出现嘴唇破裂、牙齿脱落等, 球囊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情况。两组辅助呼吸情况均完成, 心脏骤停患者经球囊辅助呼吸技术所用的建立通气时间很短, 能够及时使患者的气道通畅, 及时缓解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危机。

综上所述, 使用球囊辅助呼吸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相对于使用气管插管的建立通气时间短, 救治更方便有效, 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巍, 夏志伟. 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 临床肺科杂志, 2015, 20(2):349-350.

[2] 何英萍, 张颖, 肖新强, 等. 面罩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当代医学, 2015, 21(30):30-31.

[3] 张巍. 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比较//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2.

[4] 郑俊. 球囊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海南医学, 2013, 24(7):1029-1030.

[5] 张雪花, 拓小义, 崔琼, 等. 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中临床疗效对比评价. 吉林医学, 2013, 34(13):6677-6678.

[6] 邱全煌, 谢伟山, 张新斌, 等.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对比.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 11(6):28-29.

[7] 朱文捷. 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应用于心脏骤停院前急救中的比较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9):108-109.

[8] 马俊祥. 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临床研究, 2016, 24(7):167-168.

[9] 李艳华. 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应用对比. 临床研究, 2016, 24(2):18-19.

[10] 安立勋. 院前急救中两种人工辅助呼吸的应用分析. 健康之路, 2014(8):91-92.

[收稿日期:2017-10-30]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脏骤停气管插管院前急救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82例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效果分析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体会和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