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2018-01-15唐娜吕晓羽杨学娟赵聪波邢凤玉张兴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消化内科防范对策老年患者

唐娜 吕晓羽 杨学娟 赵聪波 邢凤玉 张兴宇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 100例消化内科老年患

者, 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具体分析, 并采取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1/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

结论 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中, 针对比较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 并采取防范措施, 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107

护理安全决定着患者能否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也是护理质量高低的体现。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逐年增加。消化内科疾病比较复杂、患者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多、意外情况多, 护理工作量多、难度大, 安全隐患发生率较高, 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1-3]。因此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本科对住院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7年2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60岁, 均符合《消化内科诊疗常规》中的诊断标准。采用数字标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61~80岁, 平均年龄(63.5±5.8)岁;其中慢性胃炎10 例, 消化道出血9 例, 慢性胆囊炎11 例, 十二指肠溃疡8 例, 胃溃疡 12例。对照组男32例, 女18例;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2.8±6.4)岁;其中慢性胃炎12 例, 消化道出血8例, 慢性胆囊炎13 例, 十二指肠溃疡7例, 胃溃疡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組针对比较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 并采取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1. 2.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①用药安全隐患:消化内科患者用药种类多, 再加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用药变得更加复杂, 用药时间及剂量有明确、严格规定。如果餐前、餐后、睡前这些特殊的时间规定没有严格掌握, 导致给药时间错误或者漏发、多发口服药[4]。②专科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有些患者在治疗、检查工作前后有禁食要求, 但是有部分老年患者患有糖尿病, 患者在检查前后不能获取足够的能量, 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此外有些患者留置鼻饲管等, 由于护理不周, 造成堵塞、污染或脱落, 需要再次置管, 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③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意识不到责任风险造成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语言不当对患者造成伤害[2, 5];护理人员不足, 工作量大, 心理压力大, 长期处于疲惫状态, 对患者缺乏应有的耐心, 粗心大意, 出现不按规定操作, 忽视患者的要求, 或者与患者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 让患者感觉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 没有同情心, 患者的一些心理变化没有被及时发现, 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④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护理人员技术不熟练, 工作经验不足,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手忙脚乱, 甚至出现错误操作, 耽误了临床急救, 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3]。⑤患者不配合治疗:有些患者自己拔掉吸氧管, 造成缺氧、呼吸困难加重;还有的患者自行调节滴速, 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的症状。⑥跌倒:患者年龄大, 眼神不好, 走路失衡, 或者环境的因素, 导致跌倒。

1. 2. 2 防范措施 ①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严把质量考核关,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提高操作技能, 加强对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宣教[6]。②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由于护理人员经常要面对一些突发情况,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这种影响会直接影响患者, 使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因此, 要根据护理人员的性格安排工作, 必要时采取心理疏导措施, 来缓解其思想压力, 以调整其工作状态[7, 8]。③为患者创造安全的治疗环境, 对存在隐患的住院环境进行改造, 保持光线充足, 床旁及卫生间都装上紧急呼叫器, 保持地面平整、防滑、干燥, 卫生间内安坐式马桶, 墙上有扶手, 患者的日常用品摆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设置标识提醒。④安全措施要到位, 对于需要外出检查的患者, 严格做好专人陪送, 做好交接。对于糖尿病患者为了做检查禁食水的, 应嘱咐随身带食品, 检查后立即进食。对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 要对其家属强调24 h看护[9]。⑤及时巡视病房, 尽早发现安全隐患, 加强护患沟通, 做好健康教育, 对老年患者表示同情、理解、尊重、宽容、接纳, 及早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及时调整其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4, 10]。对于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给予表扬和肯定。⑥严格按照医嘱发药, 做到服药到口, 给每个住院的患者设置服药卡片, 在卡片上记录患者所服用的各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和方法, 卡片做到每日更换。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1例, 为跌倒,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1/5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7例, 分别为漏发口服药1例, 低血糖2例, 送检差错1例, 跌倒2例, 压疮1例,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7/5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

3 讨论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活动能力下降、感觉迟钝、体质弱等原因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提高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质量, 对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具体分析, 并采取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1/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 P=0.027<0.05)。

综上所述, 在消化内科老年护理工作中, 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可有效地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从而减少醫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保证患者顺利有效地接受治疗,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秦艳.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与管理控制对策.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4(1):15-16.

[2] 牛家秀. 浅谈对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35):562.

[3] 梁春华.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4):158.

[4] 刘芙琼. 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285.

[5] 王春梅, 冯文鲜, 张红艳. 浅谈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 生物技术世界, 2013(9):77.

[6] 王玉华. 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7):262-263.

[7] 谢敏华.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33):149-150.

[8] 王亚楠, 温揽月, 郑琳静.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2):295-296.

[9] 陈星. 探讨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 7(1):115-116.

[10] 文力群, 梁敏, 陈刚.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医药前沿, 2012, 2(15):65-66.

[收稿日期:2017-08-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化内科防范对策老年患者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