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2018-01-15张晓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肺癌效果

张晓强

【摘要】 目的 比较研究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50例肺癌患者, 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传统组和胸腔镜组, 各25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胸腔镜组行微创胸腔镜术治疗,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6%低于传统组的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 P<0.05)。胸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0~Ⅰ级20例、Ⅱ~Ⅲ级5例;传统组0~Ⅰ级9例、Ⅱ~Ⅲ级16例, 胸腔镜组0~Ⅰ级疼痛发生情况明显多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4, P<0.05)。结论 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肺癌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程度轻, 患者恢复快, 临床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微创胸腔镜术;传统开胸术;肺癌;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17

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致死率在癌症中占居第一位, 肺癌早期诊断困难, 到确诊时多已发生远处或局部病变转移, 医学上通常采用手术方式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目前其治疗主要包括微创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术两大类[1-4]。本文旨在探讨微创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优越性, 特选取2015~2016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肺癌患者, 其中男26例、女24例, 年龄55~78岁, 平均年龄(66.51±8.56)岁;病理分型:鳞癌17例、腺癌23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9例;分期:Ⅰ期19例、Ⅱ期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对应手术治疗指征, 排除有化疗史、TNMⅢ期、合并慢性疾病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传统组和胸腔镜组, 各25例。

1. 2 方法

1. 2. 1 传统组 给予开胸术治疗, 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 取健侧卧位, 术中常规给予止痛药、限制性液体, 在胸外后侧开切口, 皮肤、背阔肌、前锯肌等逐层切口后常规切除病变部位, 清扫后置引流管。

1. 2. 2 胸腔镜组 患者在胸腔镜辅助作用下展开微创术治疗, 麻醉方式及常规补液等同传统组, 患者取健侧卧位, 健侧单边肺组织通气, 患者腰桥抬高, 在腋中线向下第七和第八肋骨之间处行1~2 cm切口, 将其作为胸腔镜术观察孔;根据病情需要再开操作孔, 若是肺上叶切除, 小切口位置确定在腋中线第四、五肋间, 若是下肺叶切除位置确定在腋中线第五、六肋间, 再在旁边行5~8 cm的另一小切口;胸腔镜术器械及常规手术器械进入切口, 经过肋床(或肋间)进胸腔内, 探查肿瘤大小、具体位置、有无胸腔粘连以及浸润情况等;撑开器撑开肋间, 保证电视胸腔镜操作窗口视野良好;核实病灶并切除, 取出快速冰冻切片检验;区域清扫肿大淋巴结, 止血, 胸腔冲洗;置管缝合。术后根据病理检查及肿瘤分期进行对应化疗或(和)放疗[5-7]。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术后疼痛程度分为0~Ⅲ级, 0~Ⅰ级疼痛程度轻于Ⅱ~Ⅲ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对比 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1.4)cm、(177.2±55.4)min、(309.2±52.9)ml、(3.3±1.4)d、

(10.9±3.4)d;传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2±4.4)cm、(172.3±48.9)min、

(388.5±49.8)ml、(7.6±2.5)d、(15.9±4.6)d, 兩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胸腔镜组切口疼痛2例、肺漏气1例、胸腔积液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传统组切口疼痛4例、肺漏气1例、胸腔积液3例、静脉血栓栓塞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4%, 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胸腔镜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 P<0.05)。

2. 3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胸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0~Ⅰ级20例、Ⅱ~Ⅲ级5例;传统组0~Ⅰ级9例、Ⅱ~Ⅲ级16例, 胸腔镜组0~Ⅰ级疼痛发生情况明显多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4, P<0.05)。

3 讨论

肺癌是原发性肺组织恶性肿瘤, 目前肺癌主要治疗方式采用手术治疗, 而目前医学常见手术方式一是微创胸腔镜术, 二是传统开胸手术, 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但切口大, 对患体损伤程度深, 术中出血量多, 破坏了人体胸腔生理结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还具有剧烈神经牵扯疼痛、术后恢复慢等缺点, 患者上肢活动严重受限, 对后期疗效有直接影响作用。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已经寻找到了一种更优的手术方式, 微创胸腔镜术医生在电视图像的直视作用下, 可掌握胸腔全貌, 切口短[8-10], 且明显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短、肋骨不切断、生理结构损伤小、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16%低于传统组的4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 P<0.05)。胸腔镜组术后疼痛程度0~Ⅰ级20例、Ⅱ~Ⅲ级5例;传统组0~Ⅰ级9例、Ⅱ~Ⅲ级16例, 胸腔镜组0~Ⅰ级疼痛发生情况明显多于传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4, P<0.05)。

综上所述, 微创胸腔镜术治疗肺癌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同传统开胸术相比优势显著, 因此患者在符合该手术治疗指征的情况下可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 马建强, 杨绍军, 李旭, 等. 全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的临床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9):76-80.

[2] 马建强, 杨绍军, 李旭, 等. 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比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6, 16(9):802-806.

[3] 吴云舒.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中国实用医刊, 2014(13):55-57.

[4] 王小文, 黄春, 葛明建, 等. 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前瞻性对比研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3, 29(1):4-7.

[5] 李向军, 刘晓飞.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6例临床观察. 医学临床研究, 2012, 29(2):341-342.

[6] 郑斯杰. 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4, 38(3):235-236.

[7] 范逸松. 对比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66-67.

[8] 白山. 原发性非小细胞性肺癌胸腔镜微创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15):1276-1280.

[9] 马震. 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8):22.

[10] 石帅, 罗于海, 文光瑞, 等. 单向式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式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 中国内镜杂志, 2013(8):

828-831.

[收稿日期:2017-09-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肺癌效果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长期吸烟容易患肺癌吗?
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