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15刘夫益王阳龙卜震张同领徐焕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刘夫益 王阳龙 卜震 张同领 徐焕成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LIHR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创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疼痛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 观察组为7.14%,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LIHR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创口小、术中失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1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inguinal hernia LIU Fu-yi, WANG Yang-long, BU Zhen, et al. Jiangsu Xinyi Dongfang Hospital, Xinyi 22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LIHR)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inguinal hernia. Methods A total of 56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tension-free herniorrhaph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HR.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wound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hospitalization time, numbere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drug use and pain score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shorter operation time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ntrol group ha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8.57%, which was 7.1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IHR has advantages of small wound,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fast recovery time and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guinal hernia; Clinical efficacy

腹股溝疝发于人体大腿与腹壁交界的三角区域, 是最为常见的腹外疝[1]。腹股沟疝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修补被认为是唯一的根治方法[2]。目前, 大多数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 该治疗方法创口较大, 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并常伴有血清肿、阴囊肿胀等并发症, 对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而言, 自身身体条件相对较弱, 严重影响康复速度。在推行微创手术的大背景下, LIHR被引进到腹股沟疝的治疗中, 但腹股沟疝治疗具有易复发、并发症多等特点, 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LIHR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本科室就诊的5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8例。对照组中男24例, 女4例;年龄62~79岁, 平均年龄(68.28±4.43)岁。观察组中男23例, 女5例;年龄61~76岁, 平均年龄(70.73±5.14)岁。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腹股沟疝患者;②年龄>60岁;③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有下腹部手术史的患者;②精神病史的患者;③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 于腹股沟处作切口, 再逐层切开, 在腹股沟管的后壁放置补片, 并进行缝合。观察组采用LIHR进行治疗, 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平卧位, 在脐下缘作切口, 将补片覆盖于腹股沟疝位置, 补片不需要固定, 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住院时间等指标, 对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疼痛分级法进行评定, 得分越高程度越重, 并详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对照组患者创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疼痛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 观察组为7.14%,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腹股沟疝分为直疝和斜疝, 其中斜疝比例较高, 占85%~95%, 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腹股沟疝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常以单侧出现, 少有双侧[3]。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①患者自身肌耻骨孔区较为薄弱, 腹横筋膜松弛;②较高强度的腹内压, 挤压内部脏器, 致使其向外突出。在治疗过程中, 腹股沟疝具有易复发、并发症多等特点, 随着生活质量改善, 降低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并发症发生率, 加快恢复速度成为医患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直接在患者下腹切口, 将补片覆于疝气缺口处, 再将其缝合固定, 该方法需要的操作空间较大, 切口长度相对较大, 对组织损伤较为严重, 常引起血清肿、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LIHR是在下腹作微小的切口, 利用腹腔镜进行监视, 对腹股沟疝进行修补。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创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疼痛得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HR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这与LIHR操作复杂程度有关, 随着医护熟练度的增加, 手术时间还可以进一步缩短。

腹股沟疝治疗过程中, 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血清肿、慢性疼痛、异物感等[4-6]。本研究中,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 观察组为7.14%,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是由于手术切口越大, 感染几率就相对增加[5, 7-10]。血清肿是组织间血性液积累导致, 在直疝、疝囊较大的斜疝中较为常见, 手术时应充分止血, 且减少组织出血, 血清肿在手术后可自行吸收。

综上所述, 采用LIHR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创口小、术中失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 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探讨.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4, 34(5):386-388.

[2] 陈永军, 卢榜裕, 江文枢, 等. 腹腔鏡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2):282-284.

[3] 夏明, 张建先, 马俊. 腹腔镜腹股沟疝治疗现状. 浙江创伤外科, 2012, 17(6):859-861.

[4] 赵俊, 张晓东. 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分析及治疗.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2):31-32.

[5] 李润铭, 曾隆桂, 陈琼驹.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当代医学, 2011, 17(3):100-101.

[6] 张云, 郝晓晖, 李健文, 等.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 15(10):967-971.

[7] 钱晓东. LIHR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研究. 医药前沿, 2014(31):112-113.

[8] 杨岳, 孙冬林, 陈学敏, 等.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16例临床观察. 交通医学, 2010, 24(5):530-531.

[9] 王汉宁, 向国安, 肖金丰, 等.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附48例报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4):776-777.

[10] 李健文. 开放式修补术与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式选择.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0, 4(5):3-5.

[收稿日期:2017-09-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临床疗效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