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入境朗读

2018-01-15徐瑶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52期
关键词:入境语文课堂文本

徐瑶

读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语言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文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近几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教师都一致认识到: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特别重要。回顾许多教师的教研课,感触也特别多:一些教师为了凸现语文课堂的读,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热闹,注重数量,走形式,摆花俏,使许多的读成为学生机械地读、苍白地读,学生根本没有披文入境地读,使语文课堂本末倒置,使语文教学走形,变味,失去灵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做到有效、高效地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地朗读,让语文课堂中的朗读灵气十足,回归本位,读出原味,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具体地引导朗读

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不错”“很好”“再想想”“你真棒”等这样的评价语言,的确,这些语言有一定的激励性,但久而用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其实这种评价语很空泛,带有很大的模糊性:我真的很好吗?“好”在哪里?我真的好棒吗?又“棒”在何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不清楚自己思维优势的可延续性,所以这些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课堂朗读评价语应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客观、准确、具体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不应拘于一种形式。

二、形象生动地引导朗读

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巧妙的引导,这样才能化平淡为神奇,换取精彩的动感课堂,让学生会读、乐读。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自己去吧》一文时,在组织朗读后,突然一字一顿地说:“XX同学最投入。”学生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教师,这位教师又煞有介事地说:“我发现XX同学在读的过程中,一会儿是小猴,一会儿是小鸭,一会儿又变为了小鹰。”教师一边说,一边把李丽的神态、动作表演出来,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发出一阵轻松会意的欢笑声。再一次朗读时,学生都开心地加上适当的肢体语言,课堂上立马出现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小猴、小鸭、小鹰。如此生动巧妙的朗读评价,对于促进学生了解课文、升华情感、提高朗读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机智幽默地引导朗读

指导朗读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机智的方式和引导语言,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比如,教学《奇异的琥珀》第五自然段:“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趆来趆近了。”一开始,学生读得认真整齐,虽然声音琅琅,但是平铺直叙,教师就调侃学生:“像你们这样读,苍蝇肯定早被你们吓跑了,世界上一定没有这块奇异的琥珀诞生了。”学生都开心地笑了,再一次读时,学生虽然没有练读,可读出来的感觉很到位,特别是“慢慢地爬”“小心地划动”“越来越”这几个地方,处理得非常巧妙。

四、激活生活经验引导朗读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对语文教学来说,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只有读好了,才能把语言文字运用的精妙之处演绎得淋漓尽致。”平常课堂中,常听到“读得轻一点”“这个词要重读”“这里要缓”等这些偏向于技巧的引導朗读的语言,但学生却总是启而不发,不能领会,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只是在机械地练读,没有与文本产生感情共鸣,没有真正地与文本对话。这时,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联系生活经验用心去读,学生的读书声自然会“口而涌,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

五、找准感情基调引导朗读

中高年级在正确、流利的朗读基础上,还应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而引导学生找准感情基调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把“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从朗读基调方面,就应该很好地引领学生悲伤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自主参与到文本的内涵中。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语言应该优化,光是简单的“你真棒”是不够的。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如果想让语文课堂中的读灵气十足,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读出原味,那就应该在引导学生朗读时,运用精准的评价语言,催开学生心灵的花朵。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境语文课堂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警查證截獲非法再入境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