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深才能叶茂

2018-01-15杜金婷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52期
关键词:界限子系统自主性

杜金婷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涯中,面对着无数的学生,这无数的学生背后是无数的家庭,而这无数家庭背后有着无数的家庭互动形态。在这些家庭模式中,有的家庭像一棵茁壮的大树健康蓬勃的生长着,有的家庭互动模式出现种种问题,他们的孩子就像一颗营养不良的果子,出现问题种种。那么,身负教育之职的教师,应该给予这些茫然的家庭什么建议,才能让这些家庭也像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一样健康地成长呢?从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想使千千万万走在教育之路上的家庭更加健康,特别要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一、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划清界限

界限是家庭系统的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子系统或系统同外部分开的无形的边界线,是一种情感的屏障和距離。界限规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子系统之间、家庭与外界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它在维持所有家庭子系统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有助于保证每个子系统的自主性。有问题的家庭系统,普遍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这不仅存在于问题儿童的问题家庭,也同样存在于看似健康的家庭系统。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们对家庭的团结、互助、融合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文化又让人们对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不慎重视,儿童在很多家庭被看做是成人的附属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类的传统观念给予父母无上的权威,父母是绝对正确,而儿童是绝对服从的。在界限不清的家庭,儿童没有自主性,父母作为儿童的监护者经常以爱的名义对儿童发号施令,包揽儿童的大事小事,儿童失去相应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殊不知,此类家庭的父母已经把自己的触角深入到儿童生命成长的内部,阻碍、替代了儿童的成长。因此,健康的家庭应该划清父母和儿童的界限,给儿童留有个人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选择,去发展兴趣。相信人性本善,只要给予相应的爱和温暖,儿童自会长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样子,展现大千世界生命的丰富多彩。

二、看见即救赎,通情才能达理

看见是最深的救赎,看见儿童心中对爱、对尊重、对平等、对关怀的需要,看见儿童歇斯底里背后绝望的呐喊,看见儿童过激行为背后的无奈,看见儿童拖延冷漠背后对自由的向往,看见儿童叛逆背后对尊重的渴求。儿童问题行为背后都藏着深深的对看见的需要,他们在呼唤:妈妈爸爸,请你看见我的一切,看见真实的我。对爱和关注的需求,是人类永不过时的法则。而在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中,自以为是的父母否认压抑了儿童的内心,看不清问题儿童行为背后真正的需求。其实,正是因为父母对爱和关注的漠视,导致儿童用种种问题行为来为这种渴求呐喊。当父母遇到儿童不合理的问题行为时,应该先不要说教、指导、否认、改变,应该努力拨开这层障眼的迷沙,看到儿童内心对爱、接纳、自由、平等、尊重的需求。当儿童出现问题行为时,去接纳儿童的情绪,接纳儿童的想法,接纳真实的儿童内心,此为通情;等儿童发泄完了之后,再去说教,再去指导,再去告诉儿童什么是合理的,此为达理。通情才能达理,看见即救赎。

三、关系大于教育,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我在你眼中看见了我”,一位哲学家如是说。亲子关系是家庭的灵魂,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胜于教育。亲子关系是儿童在生命之初感受到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它是儿童健康人格的源泉。儿童在和父母的互动中逐渐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所以,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要过早地给儿童贴标签,在亲子关系中让儿童感受到爱和自由的气息,这是儿童以后学习、成长、交往的源头。在问题行为儿童的家庭系统中,亲子关系不和谐,儿童在和父母的交往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关注和接纳,因此,儿童就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儿童成长的沃土,在这块沃土中,父母不要界限不清地替代、阻碍儿童的成长,不要随意压抑儿童的情绪,不要漠视亲子关系的构建。这样,儿童就会在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吸取强大足够的营养,去扎根,去发芽,去成长,长成使命中应该成为的样子。不要阻碍儿童天生的生命力,那是一股令人敬畏的、强大的、充满蓬勃和朝气的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界限子系统自主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间隙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过去
破次元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团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材料作文“界限”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