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市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8-01-15叶建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体育设施温州市

叶建强

(温州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公共体育资源是指一个社会用于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要素的总和,一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如体育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体育经费等,还包括各种体育信息、科研、管理制度、政策法规等无形资源[1]。目前,相关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对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立足于人力资源、投资资源和场地设施资源要素,通过对温州市4个辖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的政策选择,加快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可为温州市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提供新思路。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对温州市4个辖区(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洞头区)分管公共体育资源的体育局负责人进行调查,分别发放问卷,了解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

2.方法

(1)问卷调查法。依据全民健身计划评价指标(包含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自编调查问卷。内容涉及体育系统及社会体育组织从业人员、体育组织建设、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

(2)实地调查法。对温州市4个辖区的体育局进行实地走访,收集相关数据,充分了解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3)文献分析法。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面的相关文献及学术著作,为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4)统计法。样本收集并进行有效性筛选后,采用Excel 2007版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现状

(1)体育系统及体育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温州市4个辖区共有常住人口约281.4万人,体育系统从业人员约76人,体育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约376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约7 763人,占温州市总人口的2.8‰(见表1)。据调查,温州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占温州市总人口的35%。

(2)体育组织建设。为顺利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体育组织建设至关重要。温州市4个辖区共建有体育协会87个,社区体育组织247个,晨晚健身点1 371个,健身俱乐部40个,社会体育指导中心3个(见表2)。

(3)体育经费投入。体育事业经费投入是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而体育设施经费投入更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保证。2016年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事业经费投入4 255万元,体育设施经费投入902万元,健身设施人均建设经费、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投入不同,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增长比例、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工作投入比例也不一致(见表3)。

(4)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据2013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情况,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达2.344 8km2,而至2016年底新增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为2.617 4km2。据2016年浙江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统计,截至2017年1月,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场地设施总面积达4.962 2k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76m2(见表4)。

表1 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系统及体育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人

表2 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组织建设个

表3 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经费投入

2.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公共体育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公共体育人力资源是指为满足公众的公共体育需求,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总和。据调查,温州市体育系统及体育社会组织从业人员配置数量不足,而且体育从业人员具备体育学专业和学历背景人员比例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尽管有大幅提升,占温州市总人口的2.8‰,但与《温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3‰的目标仍有差距。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他们能保障社会体育科学健康地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一步落实[2]。据统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在过去15年中有大幅度增加,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率却只有59.11%,远远低于日本社会体育指导员98%的指导率[3]。

据调查,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组织建设相对健全,区街道及乡镇体育组织覆盖率基本上都达到90%以上,但在数量与质量上发展不平衡。备案类体育组织数量发展较快,如社区体育组织、晨晚健身点等;注册类体育社会组织数量增长相对缓慢,如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等,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中心(3个)和健身俱乐部(40个)数量较少,覆盖率偏低(50%左右);许多健身俱乐部没有在体育局注册或备案,管理上存在失衡现象。同时,个别基层体育社会组织还存在无办公场地、无专职人员、无活动经费等问题。

(2)公共体育投资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体育投资资源是指投入公共体育事业的费用,即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包括国家、地区(部门)、社会团体及个人等用于公共体育的全部支出。据调查,温州市4个辖区都投入一定数额的体育事业经费和体育设施建设经费用于公共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彩票公益金也为公共体育投资资源配置提供了财政保障。但由于温州市4个辖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实力的差距、人口规模不同、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投入不均衡,尤其是全民健身投入不足,再加上存在资源浪费和配置不合理现象,从而导致各辖区健身设施人均建设经费、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增长比例等不均衡。如温州市鹿城区尽管在体育事业经费和设施经费投入也不低,但因常住人口数量多,导致健身设施人均建设经费和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不高,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增长比例偏低;而洞头区因人口数量少,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区。

(3)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资源配置有待提高。温州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人均数量仍偏低。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表明[4],截至2013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平均每万人拥有12.45个,场地面积人均1.46m2,而温州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1m2。据2016年浙江省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统计,截至2017年1月,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总面积达4.962 2km2,人均场地面积达1.76m2,与《温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人均1.9m2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另外,目前,温州市还存在体育设施建设项目进展缓慢的问题,如温州市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主体育馆、主游泳馆拓宽等重大建设项目受资金筹措量大、政策处理难等因素影响,工程进展缓慢。体育设施结构布局不合理,各辖区社区周边健身场地不足,个别社区尚未建成体育场,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体育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制度不健全,体育场地运营模式较为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5]。学校和社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缺乏场地设施开放的积极性,开放率实际达不到100%。

表4 温州市4个辖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三、建议与措施

1.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1)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强化社会服务职能,积极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各部门资源整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格局。

(2)加大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随着财政收入增长对全民健身投入的递增机制[6];加强对重点支出项目的保障力度,使更多的财政资金向公共体育设施不足区域倾斜。

(3)积极拓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经费来源。以温州“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和“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为抓手,实施公共财政与市场投融资相结合,拓宽公共服务购买范围,大力推进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创新体育彩票发行模式,扩大体育彩票公益金对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投入。

2.提高体育组织服务水平

(1)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体系。积极推动体育工作网络向乡镇(街道)延伸,扩大体育社会组织覆盖面。

(2)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质量。

(3)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实施体育社会组织培育工程,加大规范引导和服务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举办体育社会组织。

3.提升体育设施供给能力

(1)完善优化场馆规划布局。根据《温州市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1—2020)》,科学构建体育设施网络体系,推动体育场馆设施与城市发展布局协同发展,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享,缩短市民使用公共体育设施的出行距离,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和便捷性。

(2)推进体育场馆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以温州市奥体中心主体育场(二期工程)、温州市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和羽毛球训练基地等为主的市级重大体育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以中国·温州国际赛车场、羽毛球训练基地等专项体育场馆建设,加快社区体育健身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建设,改造扩建健身步道,建成分布相对均匀的体育场地网络体系,解决大众体育活动场馆设施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3)提高体育场馆使用效率。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体育场馆建设运营新模式,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力度,通过政府购买、资金补助等多种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公办大中小学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开放,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要向社会开放,建立市民卡刷卡系统,保证体育场馆安全有序开放[7]。建立体育场馆开放信息和全民健身活动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定期公布开放时间和开放情况,加快构建与“大体育”理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逐步由体育部门办体育转变为全社会办体育,将“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实实在在地落到百姓身上。

[1] 梁金辉.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7-9.

[2] 赵跃.重庆市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体育学院,2013.

[3] 舒宗礼.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6):55-6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R/OL].(2014-12-26)[2017-08-03].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3895927/n4119307/7153937.html.

[5] 李井平.温州市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及优化策略[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30.

[6] 周强,郭祖祺,吕林枫.同步小康征程中江西省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问题研究[J].江西科学,2016(6):891-895.

[7] 胡娟,杨靖三,陈刚,等.江苏县域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水平与影响机制分析[J].体育科学,2016(10):18-25.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体育设施温州市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比亚迪集团扶贫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