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效率SBM 的我国物流行业效率分析
2018-01-15刘婷
刘 婷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1 引言
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物流业在长期运营中暴露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管理分散、效益较低、企业基础设施不配套、网络化程度低等问题,呈现出物流总量发展快,但成本居高不下的特征。2006-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即从59.6万亿元提高至230万亿元,10年之间提升近三倍之多。而2016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虽然降至15%以内,但仍比美、日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新零售”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用户增长和流量红利逐渐饱和,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神经末梢”,物流业的运行效率不仅关乎本行业的发展,还会对制造业、零售业等相关产业产生极大影响,如何提高物流企业经营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对物流业效率的研究多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测度,较早的研究多采用传统的CCR和BCC方法,而随着DEA方法的不断拓展和演进,对物流业效率研究的方法也日益丰富和科学。基于此,本文选取超效率SBM方法,选取2011-2016年43家覆盖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物流上市公司效率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物流企业经营效率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物流业效率及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超效率SBM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一种通过投入与产出情况评价各个决策单元(DMU)相对效率的非参数分析方法,由于具有无需假定函数关系、非主观权重以及可分析决策单元无效因素等诸多优点,已成为效率评价的主流技术工具。根据规模报酬是否可变的假定,可分为规模报酬不变(CRS)的CCR模型和基于规模报酬可变(VRS)的BCC模型。但传统DEA方法在应用中逐渐显示出两个不足:一是当多个决策单元(DMU)的效率值均为1时,无法对这些DMU的效率进行进一步测度与评价;二是传统的方法并没有将投入产出的松弛性考虑在内,造成效率测度时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偏差。
为了弥补不能进一步对有效DMU排序的局限,Anderson和Petersen(1993)[1]建立了超效率DEA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评价决策单元时,分别将有效决策单元排除在集合之外,度量每个有效DMU到新的生产可能性集合(PSS)的距离。而对于无效的DMU,由于其原本就不在生产前沿面上,是否将其排除不会引起生产前沿面的变化,因此其超效率与传统DEA模型计算出的效率值一致。
为了改进传统DEA模型无法将无效DMU的松弛变量考虑在效率值测算过程的局限,Tone(2001)[2]提出了一种基于松弛变量的非径向的效率测度方法的SBM模型,虽然SBM模型与传统的CCR模型密不可分,但是SBM模型直接将松弛向量加入目标函数中,效率评价时更加偏重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以s-和s+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的松弛变量,以对松弛变量的优化为目标函数,SBM模型可表示为:
Tone(2002)[3]将超效率模型和SBM模型进行融合,提出了超效率的SBM模型,既考虑了投入产出的松弛变量,使效率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又解决了对诸多有效单元进一步比较和排序的问题。
3 研究对象和数据
3.1 对上市物流公司的划分
2001年我国出台第一个《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目前“物流”仍未作为单独的行业分类出现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相关研究多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代表物流行业。2013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13)将物流企业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及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三类,结合中国证监会2016年对上市公司的分类标准,本文选取51家上市公司纳入物流企业范畴,但基于一致性的考虑,只保留了研究年份内一直存在于上市公司列表的企业,最后选取43家上市公司进行效率评价,见表1。
表1 上市物流企业的划分
3.2 指标和数据
本文相关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各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在对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进行评价时,合理选择投入和产出指标十分关键,既要保证完整性,同时又要避免信息冗余造成的干扰,才能全面精确地反映其实际效率。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研究,选择总资产、主营业务成本和应付职工薪酬作为投入变量,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产出变量,建立包括3个投入变量和2个产出变量的DEA评价体系。其中,总资产代表企业占用的有形资产,主营业务成本代表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应付职工薪酬代表人力方面的投入。在产出指标中,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对应,反映企业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产出水平,净利润反映公司的盈利情况。
4 我国上市物流公司运行效率评价
通过Dea Solver Pro5.0软件,以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作为产出变量,以主营业务成本、总资产和应付职工薪酬作为投入变量,对2011-2016年43家物流上市公司效率进行测算,TE、PTE、SE分别为代表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见表2。
2011-2016年,本文选取的43家物流上市公司中运行效率呈现出较大的异质性特征,各项效率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明显,但由于组内标准差逐年缩小,说明各企业的运行效率差距正在缩小。在总效率方面,各上市物流企业普遍有所下降,南京港、连云港、恒基达鑫下降幅度相对较大,深赤湾A、盐田港股、飞马国际在各个年份的总效率相对较高。在技术效率方面,各物流上市公司普遍有所提高,中储股份、飞马国际、恒基达鑫提升幅度较大。在规模效率方面,各上市物流公司普遍有所下降,南京港、恒基达鑫、连云港下降幅度较大。由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2011年-2016年,我国上市物流公司的技术效率>总效率>规模效率。从趋势来看,虽然纯技术效率有所提升,但我国各物流上市公司的总效率仍然呈轻微下降的趋势,主要由于规模效率的下降导致,具体趋势如图1所示。
表2 2011-2016年我国上市物流企业效率
图1 2011-2016年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效率均值
根据表2测算结果,以PTE和SE均值作为划分标准,将我国上市物流公司分为四类,第一象限为PTE和SE均高于均值的企业,第二象限为PTE小于均值而SE大于均值的企业,第三象限为PTE和SE均小于均值的企业,第四象限为PTE大于均值而SE小于均值的企业,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大部分企业处于图中的第四象限,即具有相对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和相对较低的规模效率,如招商轮船、中储股份、中远航运和大部分港口企业;另有一部分处于第一象限,即同时具备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如深赤湾A和深基地B;少数处于第二象限,即企业规模效率较高而纯技术效率较低;只有极少数的企业两种效率均较低,如恒基达鑫和南京港。
图2 2016年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效率四象限分类
参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13)对物流企业进行分类,得到运输型、仓储型和服务型物流企业的效率如图3所示。2011-2016年,服务型物流企业效率逐年提升,并在2013年超过仓储型物流企业,而运输型物流企业效率在年分内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2016年,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行情况较好,效率均值已经超过0.75,而运输型物流企业效率均值已跌至0.6以下,并且仍然显示出继续下降的迹象。
图3 2011-2016年各类型物流企业总效率
5 结论和建议
本文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将43家上市物流企业归类,并对其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上市物流公司运行效率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差距逐年缩小;总效率水平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均值从2011年的0.68下降至2016年的0.61;大部分上市物流企业呈现出技术效率较高而规模效率较低的特征;服务型物流企业效率高于运输型和仓储型,运输型物流企业效率下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1)优化物流企业规模,促进大小企业互利共生。通过效率测算结果可以看出,上市物流企业规模效率普遍较低,部分企业甚至低于0.5,规模效率成为了阻碍物流业总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鼓励物流企业内和企业间的资源整合,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网络化”发展,从而打造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同时,通过规模化经营,提高物流企业一体化水平,形成大小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改善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不强,小则偏弱”的现状。
(2)保持技术效率增势。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企业的技术效率近年来普遍有所提高,甚至部分已经近似达到1的水平。应巩固目前技术效率增长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借力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广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以继续带动物流业总效率的提升。
(3)重点提高对运输物流业的支持力度。为缓解运输物流业效率下降的趋势,应加大对运输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包括土地政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同时完善运输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运输方式发展,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1]Andersen,Petersen,Christian N.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93,39(10):1 261-1 264.
[2]Tone K.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130(3):498-509.
[3]Tone K.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super-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43(1):32-41.
[4]姜瑶,金中坤.运输物流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J].物流技术,2016,35(1):59-62.
[5]王燕,吴蒙.我国港口上市公司效率研究—基于两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5):53-61.
[6]汪旭晖,徐健.基于超效率CCR-DEA模型的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效率评价[J].财贸研究,2009,20(6):117-124.
[7]姜瑶,金中坤.运输物流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分析[J].物流技术,2016,35(1):59-62.
[8]储节旺,储伊力.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Super-SBM与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