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种

2018-01-15

种业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中科院种质油菜

我国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成功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种“阳光131”,在江西吉安、湖南衡阳等表现出良好的极早熟和高产优势,解决了我国三熟制油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双季稻区是我国油菜面积潜力资源最大的区域,双季稻冬闲田油菜面积潜力达4600万亩,占我国油菜面积总潜力近80%。由于缺乏配套的高产早熟油菜新品种,三熟制油菜亩产一般仅70公斤左右,费工费时且效益偏低,种植面积潜力难以利用。

在科技部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长江中游油菜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油料所经过10年攻关,成功克服了早熟油菜单产偏低、抗病性差和抗倒性差三大技术难题,选育了能满足双季稻区冬季生产的极早熟油菜新品种“阳光131”,实现了三熟制早熟油菜单产突破。该品种单产达到147.7公斤/亩,比传统品种翻了一倍,2014-2016年连续三年居早熟区试第一名,比对照品种增产达45.1%,平均生育期仅173天,品质达双低油菜标准,抗菌核病能力强,抗倒伏适宜机收,2017年9月获得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中国农科院网)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培育出突破性大豆新品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培育的高油高产突破性大豆新品种“东生79”通过审定。该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24.16%,填补了黑龙江省自1966年以来审定的485个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没有突破24%的空白。该项目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A)“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资助。“‘东生79’大豆新品种的育成,不但实现了黑龙江省审定大豆品种脂肪含量新的突破,而且为大豆高油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大豆品种资源。”

(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中国种子植物两个新属和5个新种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发现中国种子植物两个新记录属和5个新记录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土耳其植物学》杂志。

依托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运行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下简称种质库)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旨在对我国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战略储备。截至2017年12月,种质库通过采集保存种子的方式,已保存了我国野生植物种子9837种,占我国种子植物总数的1/3。

种质库采集人员分别于2016年7月和9月赴新疆开展种子采集时,收集到几号鉴定困难的种子。经过详细的形态解剖、查阅相关植物志与国内外相关标本及咨询类群专家后,确认为我国尚未记载的物种,分别是紫草科土库曼狼紫草、十字花科天山糖芥、菊科犁形棘头花、茜草科盾苞茜和轮叶拉拉藤,其中盾苞茜属和棘头花属为我国新记录属。

种质库除对本次新发现的盾苞茜、轮叶拉拉藤、天山糖芥等3个中国新分布物种的种子进行了收集保存外,还通过与国内的教学科研机构及保护区合作,使得近年来新发表的物种如黄花牛耳朵、竹溪风毛菊、竹溪繁缕、希陶木、七齿珍珠菜等的种子得到妥善收集和保存。

(科学网)

我国科学家获得新型水稻雄性不育材料

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漆小泉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水稻萜类代谢调控新型湿敏雄性不育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获得的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成为继我国早期发现的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之后又一新型的条件雄性不育材料。该研究团队在最近研究中就发现水稻三萜合酶(OsOSC12/OsPTS1)催化2,3-环氧鲨烯产生一种二环三萜化合物“禾谷绒毡醇”。此外,研究发现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望获得小麦、玉米、大麦等禾本科作物的湿敏雄性不育材料。据悉,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

猜你喜欢

中科院种质油菜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研究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