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相关性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
2018-01-15尹云玉修光辉凌斌孙洁
尹云玉 修光辉 凌斌 孙洁
作者单位:650021 云南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脓毒症一直是医疗界的难题,尽管目前有良好的监护措施和诊断方法,但近数十年来,脓毒症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病死率高达25%~30%,发展为脓毒性休克的患者的病死率高达40%~50%[1]。脓毒症病因较多,感染、创伤、休克等均可诱发。脓毒症爆发后,机体呈现出炎性因子大量释放、免疫功能紊乱、凝血功能异常的状态,甚至诱发脏器的损伤,包括脑、肺、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若不及时合理采取治疗措施,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增加治疗难度。
BMSCs来源于骨髓,是一种区别于造血干细胞的多能干细胞。BMSCs不仅具有干细胞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更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性,因此移植BMSCs用于治疗疾病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既往大量研究显示,BMSCs能有效修复创伤、毒物、缺血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器官损伤,改善器官功能。有研究发现,BMSCs能高效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1受体(sTNFR1),阻断炎性因子TNF-α的作用,降低血清促炎因子IL-1、IL-6的水平,减轻脓毒症相关性凝血功能障碍。另外,BMSCs还能迁移归巢至受损组织或脏器,参与其修复,降低脓毒症死亡率[2,3]。有学者发现,BMSCs可减轻不同类型的脓毒症动物模型的器官损伤,其治疗效果应尤其体现在对受损的肺、肾、肝[4]。本研究就近年来BMSCs治疗脓毒症相关性器官损伤的相关报道作一综述。
1 肺损伤
肺部血流丰富,毒素、细菌容易到达肺部,因此,肺是脓毒症患者较常见的受损脏器之一。同理,静脉移植的BMSCs也容易归巢至肺部,发挥其治疗作用,修复受损肺组织。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动物的肺部往往出现肺大泡、肺间隔增厚、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充血水肿、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等病理改变。及时给予BMSCs移植治疗,可明显降低肺大泡发生率,减轻肺间质充血水肿,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数量,增加肺部气体交换率[5]。BMSCs对肺损伤的治疗机制为:①上调受损肺部Claudin-4的表达水平,预防肺水肿[6];②表达表面活性蛋白质-C(SP-C),保护肺泡上皮和内皮细胞屏障,提高肺泡结构的稳固性[6,7];③减少胶原纤维形成,减轻肺纤维化[8];④归巢至肺损伤炎症反应明显的肺组织和气管组织区域 ,并分化为肺泡I型上皮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受损组织修复[9];⑤减弱肺泡巨噬细胞活性,抑制巨噬细胞向I型巨噬细胞极化,使其促炎细胞因子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表达减少,进而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7,10];⑥增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抑制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生成,从而达到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效应,保护肺组织[11]。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复杂,不仅涉及多种炎性介质和效应细胞,也作用于复杂的信号通路网。BMSCs的治疗作用与抑制NF-κ B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也有一定联系[12,13]。
2 肝损伤
肝是体内参与代谢、合成、解毒等过程的重要脏器,易受病原体、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轻者表现为肝损伤,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脓毒症患者往往发生继发肝损伤,严重影响机体代谢、合成、解毒功能,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脓毒症相关的肝损伤往往表现为过度的炎性反应,肝功能的受损及肝细胞的凋亡,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临床上治疗多以抗炎、保肝等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有限。脓毒症小鼠肝脏病理切片显示,库普弗细胞显著增生,肝窦充血,肝细胞空泡样变性,肝汇管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14]。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关于BMSCs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对临床应用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脓毒症小鼠血液检测发现,肝功能指标AST、ALT显著升高,而BMSCs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降低,白蛋白水平增加,提示BMSCs具有保肝功能,且优于常规治疗法。BMSCs移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肝损伤动物给予BMSCs静脉移植后,血清活化的caspase-3水平降低,肝细胞凋亡减少,而生存素(survivin)基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基因表达水平增加[15,16]。这两者的表达产物分别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有丝分裂,此效应有利于肝损伤后细胞修复。此外,BMSCs可降低体内炎性介质HMGB1水平、增加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水平、减少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的渗入等作用,发挥了重要的抗炎和抗凋亡功能,并促使肝细胞再生,延缓病情进展[13,17]。You等[18]发现,BMSCs分泌的前列腺素E2(PGE2),抑制库普弗细胞活性,对过度的炎性反应起到抑制效应。已有大量研究表明,BMSCs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富含Y-RNA-1,可参与肝损伤的修复,保护肝细胞[19]。受损后的肝脏可发生纤维化,影响其功能恢复,BMSCs分泌的BMP7,抵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作用,抑制肝纤维化[20]。
3 心肌损伤
脓毒症发生后,严重的促炎和抗炎因子的失衡,可引起心肌功能受损,甚至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彩超发现,脓毒症大鼠左室舒张末压显著升高,心脏排血异常。血液检测显示,CK-MB及cTnI显著升高。电镜结果提示,脓毒症造模成功后,线粒体肿胀、破碎、形成空泡。心肌纤维则排列紊乱,肌丝断裂、肌节破坏,最终出现心肌功能抑制[21]。脓毒症患者往往具有高水平的TNF-α及IL-1,这两者抑制心肌收缩,激活JNK和NF-κ B相关的炎性反应,产生氧自由基,损伤心肌[22]。过度的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等也是脓毒症大鼠心脏功能受损的重要原因。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改善脓毒症大鼠的心脏功能[23]。BMSCs治疗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的动物,可作用于调控与心肌收缩、血管平滑肌收缩及舒张相关的基因表达,治疗心肌损伤,增强心脏射血能力[24]。保证以冠状动脉为主的血管的血供,是维持心脏功能及心肌存活的关键,丰富的血供也有利于受损后脏器营养和药物的供给。BMSCs可以通过增加受损后心肌血管增生,促进损伤后心肌修复[25]。 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伴有机体免疫反应异常,BMSCs通过激活mTORC2-Akt信号通路,阻断mTORC1-p70S6K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反应,减轻脓毒症相关性心肌损伤[26]。
4 肾损伤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肾小球和肾小管发生结构和(或)功能的损伤。脓毒症相关性肾损伤往往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空泡样变性或者颗粒样变性,近端肾小管刷状缘脱落,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用LPS诱发小鼠脓毒症相关性肾损伤,予以BMSCs治疗后,小鼠生存率增加,肾功能得以改善[27]。研究表明,BMSCs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肾损伤大鼠的BUN和Scr水平,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评分,保护急性肾损伤相关的小管旁毛细血管改变,如内皮细胞的异常、白细胞漏出、低内皮细胞密度等[21,28]。近年来发现,BMSCs分泌的胞外囊泡(MVs)可改变器官局部和系统的微环境。在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体内,囊泡内部分因子可诱导小管细胞增殖,促使肾小管再生,促进急性肾损伤修复。在IRI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期),单独注射纯化的MVs能预防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损伤,可预防急性肾损伤发展为慢性肾损伤[29]。郎宏等[30]发现,BMSCs可阻断TGF-β1/Smad3信号通路,降低PAI-1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累积,平衡纤溶系统,抑制损伤肾纤维化,最终改善肾功能,提高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
5 肠损伤
肠道具有发达的血管网,脓毒症患者往往出现肠道功能异常,如肠道炎症,增加治疗难度。脓毒症相关性肠损伤往往伴有肠道通透性增加,可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紊乱,肠道菌群异位,最终诱发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牵连其它脏器,加重病情。而BMSCs治疗可明显降低这种通透性。病理切片显示,脓毒症相关性肠损伤小肠绒毛减少或断裂,腺体减少,柱状上皮坏死,炎性细胞渗出增多,出现功能障碍。BMSCs移植治疗则可增加绒毛长度,减轻炎症,保护肠道屏障功能[27]。有学者发现BMSCs可通过TGF-β受体信号通路,作用于巨噬细胞,缓解肠道炎症[31]。BMSCs也可增加小肠水孔蛋白1(AQP1)的表达,保护小肠毛细血管内皮屏障[32~34]。
6 展望
干细胞治疗疾病是目前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为脓毒症治疗带来了希望。BMSCs治疗脓毒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修复受损脏器的作用也得到肯定。但BMSCs在体内是否充分发挥其治疗效应还不得而知,有无更有效的方式促使其归巢并发挥治疗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离临床应用的道路还很漫长,相信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脓毒症患者将受益于BMSCs移植。